You are now offline.

咖啡店開業哲學:來吧Cafe' 如何將老舊房屋變成文青咖啡館?

台灣東販出版/學研PLUS 2019-06-21
咖啡店開業哲學:來吧Cafe' 如何將老舊房屋變成文青咖啡館?
台灣東販出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本文摘自《咖啡店開業哲學:看特色店家如何在理想與現實中取得獲利平衡》,台灣東販出版

總有一間咖啡廳,為你點亮那些夜晚,為你守在那轉角,順勢遞上一句溫馨的「來吧,我們還在這兒呢!」。創辦人之一Jason說,進行裝修時,每天下班一有空就跑來監工盯進度,有天發現地下室燈光從邊窗溜了出來;整屋的暖黃從一格又一格寬容的玻璃窗緩慢傾倒,灑滿鄰近街廓,活脫脫像是一個盛滿光的酒吧,給了他們一個起名字的靈感─Light Bar!進一步取其諧音成了中文的「來吧」,兩字道出咖啡廳友善與親切。

「當初這棟房子是這帶的神祕怪宅, 空了25年都沒人住,但我們一看就很喜歡。」獨棟三層樓的優勢,不規則狀的格局,在他們看來簡直是無懈可擊的夢想實踐基地。除了樓梯以外,能敲就不留,天花拆到牆面再拆到地板,連電箱也考量老舊問題而重新安裝、牽線。

Jason笑說:「原本對裝修一竅不通的大家, 經過這回,瞬間全懂了!」在上海從事建築業的弟弟,還特別飛回來丈量畫圖,有了3D圖,搭配和股東們討論過無數次才拍版定案的PPT裝修寶典,籌備三年的咖啡夢終於落地,於焉成形。

比照千層蛋糕每層精心烘焙

金黃色餅皮相互交疊、口感細膩滑順的千層蛋糕,淑女般端莊地坐在入門後旋即映入眼簾的蛋糕櫃裡,是Jason的太太Nicole花費多年學習西點烘焙的成果展演; 每到晚上八點,這裡就會化身「深夜烘焙坊」,耗時費工地煎著一張張的薄餅,直到店裡滿溢著奶油的香氣;除了堅持手作甜點,Nicole更視客人為「家人」,為滿足他們在品味甜點前有鹹食墊胃的心願,提供少鹽、少油的特製輕食(Light food),根據時令調整菜單,呼應LightBar Cafe'的Light精神。

而來吧Cafe'的分層設計,也宛若千層蛋糕般層層精緻,為不同客群調配出最恰到好處的舒適格局。一樓設下L型開放式「 內場」, 將廚房、櫃台、飲料製作吧三合一,窗邊吧檯位子留給在外洽公的上班族或寫報告的學生;二樓除了靠窗吧檯,後方擺放圓桌、方桌和沙發,適合三五好友午茶談天;地下室植入co-workingspace概念,以大張長桌搭配投影布幕,方便SOHO族遊牧工作或行動會議包場,週末假日更準備幾張兒童椅,招呼想要大小一起泡咖啡廳的family。種種泡咖啡廳的情境, 來吧Cafe'都貼心地預備好了,還想什麼呢?來吧!

多元設計吸引顧客駐足

外觀設計

舊有外牆重新粉刷成清爽不沉重的灰色,保留原本的開窗位置,拆除已經鏽蝕的鋁門窗,更換成隔音效果良好的氣密窗,白天可以汲取周邊巷弄風情,晚上與附近鄰舍分享溫暖的燈光。

來吧Cafe’1.PNG
考量現代人外帶咖啡的需求,把咖啡製作區安排在末端,設計對外開放的推窗,在黑色遮雨棚留下醒目的白色TAKE AWAY字樣。 台灣東販出版

吧檯設計

一樓的L型開放式「內場」,長邊走道外側設置蛋糕櫃和結帳櫃檯,內、外場人員可直接與客人親切互動,內側則規劃一字型料理區,設置多功能的義大利蒸烤箱、爐具、沙拉檯、飲料區;短邊靠窗位置規劃為咖啡製作區,可直接服務需要外帶的客人。

座位區設計

善用大面積窗景,在一樓和二樓沿著玻璃設計吧檯座區,並貼心地在桌上設置插座,方便客人在此使用電腦,如果久坐還能達到「廣告效果」,吸引路過的行人目光,展現店內的人氣盛況!

家具選搭

為了打造地下室的co-working概念空間,訂製一張210×100cm的長桌,造型仿造學校課桌,打造校園活力氣息,寬度比一般咖啡廳長桌還多10cm,讓對坐在兩側的人,彼此的筆電不打架,有更寬敞的使用空間。

氛圍營造

一樓以深藍色打造紳士般的風格,地坪以水泥粉光展現率性低調的性格,在樓梯轉角處吊掛乾燥花,把空間的顏色轉化到花藝設計中,藍、白相互接續,彼此對話,成就來吧Cafe' 的溫婉柔美基調。

延伸閱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