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新創掛牌日本市場的終點JPX,其實是一家「自己也要營收成長」的上市公司?

新創掛牌日本市場的終點JPX,其實是一家「自己也要營收成長」的上市公司?
JPX FB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最近在整理過去寫過的文章中,才注意到我沒有寫過JPX日本交易所集團的介紹,明明寫過很多上市新創公司,卻一直漏掉這個最重要的遊戲場的東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們每天看到的東京證券交易所(TSE),背後的「母公司」本身其實也是一家上市公司。

沒錯,日本證券交易所自己也在市場上被交易,股票代號是 8697。這個安排不只是趣味的制度設計,而是日本資本市場的一個象徵:JPX 不只是「市場的運營者」,更是整個金融系統裡維繫信任的關節。它既負責把舞台搭好,也必須以身作則,站到聚光燈下接受同樣嚴格的市場檢驗。

日本證券交易的歷史:從分立到統合的百年軌跡

日本的證券交易制度可以追溯到 1878 年。為了推動現代化,明治政府相繼設立「東京株式取引所」與「大阪株式取引所」,前者以大型企業與金融機構為重,象徵資本匯聚;後者憑藉商人文化與商品交易基因,逐步發展出日本最早的衍生性商品市場。

為了推動現代化,明治政府相繼設立「東京株式取引所」與「大阪株式取引所」.jpg
《Taisa的對策》

戰後,日本重建金融秩序,股票市場在高速成長期迎來繁榮;但到 2000 年代初,面對全球交易所整合潮,日本「東京/大阪雙核心」的分散結構暴露出效率與系統老化的問題。於是,在政府與市場參與者的共識下,2013 年兩所正式合併為 JPX,把股票、ETF、期貨、商品、清算、結算等流程納入一個體系,日本終於擁有統一且可升級的「資本市場中樞」。

JPX 是什麼樣的公司?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 JPX(日本交易所集團),那就是:它是日本資本市場的「中樞神經」。旗下整合了六個主要職能,從企業上市、投資人交易,到清算交割與資訊發布,整個流程都在這個體系中完成。

JPX.jpg
《Taisa的對策》
  • 東京證券交易所(TSE):負責股票、ETF、REIT 等現貨市場
  • 大阪交易所(OSE) :主理期貨、期權等衍生性商品,像是日經225期貨與國債期貨
  • 東京商品交易所(TOCOM): 承接原油、貴金屬、能源與農產品等商品期貨
  • 日本證券清算機構(JSCC): 負責資金與證券的清算與結算
  • JPX 綜合研究所 :負責指數運算、數據分析與市場資訊等數位服務
  • JPX 自主規制法人: 擔任市場裁判,負責上市審查與交易監督,確保市場公正。

換句話說,JPX並不只是「一個交易所」,而是一個將制度、技術與數據結合起來的完整市場平台。它既是日本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入口,也是一套維繫整個市場信任與秩序的營運系統。

從「東證一部」到「三大板塊」:JPX 市場的新架構

過去,日本股票市場主要分為「東證一部、二部、Mothers、JASDAQ」四個板塊。但隨著市場擴大,「東證一部」內同時存在大型跨國企業與中小企業,規模與治理水準差距過大,讓分類的指標性逐漸失效。

JPX板塊架構.jpg
《Taisa的對策》

為了讓市場結構更透明、投資人能明確理解企業所屬層級,JPX 在2022年4月4日進行全面改制,將市場重新劃分為三個板塊:

  • Prime市場:面向機構投資者與海外資金,適用於具一定市值與流動性的大型企業。上市公司需具備高水準的公司治理與資訊揭露能力,並與投資者維持建設性對話,是日本代表性企業的主要舞台。
  • Standard市場:面向以國內資金為主的中堅企業,重視穩定經營與持續成長。企業需具備公開市場應有的治理體制與財務透明度,但在規模與要求上較 Prime更靈活。
  • Growth市場:面向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新創與創新型企業。即使尚未穩定獲利,只要具備明確的事業計畫與成長潛力,即可透過公開市場籌資,是支持新創生態的重要平台。

這項改革的核心目的,是讓不同階段、不同特性的企業都能在適合的市場中發展,同時讓投資人能清楚辨識投資標的的性質與風險,進而提升整體市場的透明度與信任度。

JPX 的營收結構:靠「手續費」與「信任」賺錢

JPX的商業模式極為純粹:不做投機、不靠投資評價獲利,而是藉由維持市場穩定運作收取服務費。收入主要來自四個引擎:

JPX商業模式.jpg
《Taisa的對策》
  • 交易相關收益(約40%):投資人透過券商在 JPX 系統撮合成交,交易越活躍,手續費越多;就像一條 7×24小時的金融高速公路,車流愈大、通行費愈可觀。
  • 清算相關收益(約21%):每筆成交都要安全交割,由JSCC履行「最後的信任承諾」,對金融機構收取清算費,確保資金與證券可靠流轉。
  • 上場相關收益(約11%):企業掛牌與每年的維持費,依市場板塊與市值計算,性質近似「進場門票+會員年費」,提供穩健、可預期的現金流。
  • 資訊相關收益(約20%):JPX每日產出龐大的報價、成交、指數等市場資料,授權金融機構與資訊平台使用,這是高毛利且具規模經濟的成長事業,本質上出售的是「可行動的市場智慧」。
JPX營收費用.jpg
《Taisa的對策》

以2024年度為例,JPX營收約1,620億日圓、營業費用約750億日圓。主要支出落在系統運維與人件費,角色有點像「日本資本市場的電力公司」:不喧嘩,但必須永遠穩定供電,讓經濟引擎不熄火。

日本股市的循環:從泡沫高峰到新的時代頂點

把日經平均與日均成交金額放在同一張長期圖上,幾乎就是日本經濟的心電圖。1989年12月,日經指數衝上38,915點,房地產與股市估值脫離現實;泡沫破滅後,市場進入漫長的調整,1990–2010年間成交低迷、投資意願不足,被稱作「失落的二十年」。

日本股市循環.jpg
《Taisa的對策》

轉折出現在2013年之後:治理改革、貨幣政策配合、外資回流與NISA擴大,帶動市場重新活躍。到2025年第一季,日均成交金額已超越1989年泡沫時的峰值。差別在於,這次不是信貸與地產堆出的幻象,而是制度、信任與流動性共同鞏固的高點,市場體質更扎實。

讓更多人「成為投資者」

JPX相信,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不只是企業募資與投資人交易的場所,更應該是全民都能參與的學習場。近年來,日本的個人股東人數已突破三千萬、證券帳戶超過3,500萬戶,這背後的推手之一,正是 JPX 長年推動的金融教育。

JPX金融經濟教育提供.jpg
《Taisa的對策》

透過NISA制度,家庭資金從「儲蓄」轉向「投資」,而JPX則在東京設立了「東証Arrows」、在大阪設立「OSE Gallery」,讓金融教育從抽象的觀念,變成可以親身體驗的現場。學生、上班族乃至家庭都能參加參觀導覽與模擬交易課程,實際理解股票、債券與市場價格背後的運作邏輯,學會如何以長期視角看待資本市場。

除此之外,JPX也透過「マネ部!」、「專屬YouTube頻道」等方式,提供面向不同年齡層的理財講座與人生規劃教育,將金融知識融入生活。這些努力,讓「投資」從過去被視為專業人士的行為,逐漸變成全民都能參與的學習文化。

中期經營計畫2027:邁向「綜合金融・資訊平台」

JPX 近年的姿態,已從「把市場管好」轉為「把市場做大、做強」。在《中期經營計畫 2027》中,它把方向說得很直白:以資本成本與股價為意識的經營。這並非要求企業追逐短線,而是迫使公司面對資本效率、溝通機制與長期價值的真相。

JPX中期營運計畫方針.jpg
《Taisa的對策》

如果2013年的JPX是「把日本市場統合起來」,那2025–2027年就是「把日本市場重新定義」。策略有三個支柱:

  1. 開啟日本股市新時代:持續加壓治理改革、強化少數股東保護、擴大投教與海外宣傳,讓更多長期資金願意進場。同時成立 「東証Asia Starup Hub」,作為連結亞洲新創與日本投資人的平台,提供募資、IPO 支援與市場導入等服務,讓新創企業能以日本市場為起點,邁向國際資本舞台,台灣也有幾家優秀的新創公司入選。
  2. 邁向綜合平台化:不只股票,還要做大金利衍生品與 OTC 清算,推進通貨期貨與能源商品(電力、LNG 等),提供企業更完整的避險與資產配置工具。
  3. 共創數位創新:把資料當成下一個成長引擎。由 JPX 綜研推動高頻即時的資料服務與雲端整合,並在審查與清算流程導入 AI/DLT,讓交易所從「商業媒合場」升級為「知識工廠」。
入選 2025 東証Asia Starup Hub的亞洲企業.jpg
圖片是入選 2025 東証Asia Starup Hub的亞洲企業。 《Taisa的對策》

市場的信任機構,也是一門持續進化的生意

JPX的特殊之處,在於它同時具備「公共基礎設施」與「上市企業」兩種角色。它的獲利並非來自金融操作,而是來自讓市場更安全、更透明、更高效率的制度設計。換句話說,JPX的商業模式,就是把「信任」轉化為一門可持續運作的事業。

每一次制度改革,都指向同一個目標——讓投資人更願意長期留在日本市場。這也是日本資本市場能重新被全球資金關注的關鍵:治理標準的提升、資訊揭露的強化、以及讓投資教育深入社會。

如今,日本股市已走過泡沫與停滯,回到一個以制度支撐的成熟高點。JPX 不只是市場的後台,而是整個體系運作的中樞。當它把制度、數據與科技織成穩固的基礎設施,日本資本市場也因此能持續呼吸、穩定成長。

參考資料:株式会社日本取引所グループ会社説明JPX 市場構造の見直しJPX 中期経営計画2027東証 アジア スタートアップ ハブ2025年支援対象企業のご紹介

本文授權轉載自《Taisa的對策》,原文標題:日本交易所 JPX 的進化:從市場運營者到亞洲金融的中樞

TAGS: # 日本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Taisa的對策》 《Taisa的對策》

大家好,我是Taisa,熱愛收集資訊的日本產業資訊搬運工,目前任職於一間日商顧問科技公司擔任事業開發。對於日本市場的變化與發展有濃厚的興趣,2022年10月開始以「#Taisa的對策」為標題在個人FB上連載日本企業的介紹文章,整理日本市場各產業、企業的最新資訊與案例分析。 透過搬運、彙總及加工一些個人的觀察與洞見,期望可以透過這些資訊,給對於日本市場有興趣的朋友們提供一個更全面的了解。歡迎您追蹤「#Taisa的對策」,一同探討日本市場的最新脈動。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