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被巨頭吞並的數十家AI公司,他們如今的處境如何?

網易科技 2016-10-12
被巨頭吞並的數十家AI公司,他們如今的處境如何?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據國外媒體報道,大型科技公司們正在爭相給智慧型手機以及其它的可聯網裝置引入有助於它們像人類那樣思考的軟體智慧技術。

這種努力被認為是計算領域的一大進展,可讓使用者以自然對話的方式與機器進行交互,告知設備處理各種各樣的任務,如訂購商品、查看交通狀況、預訂餐館或者搜尋信息。

這些項目中的人工智慧(AI)組件旨在打造一個人人都有虛擬助手,虛擬助手對使用者的瞭解會隨著互動的增加而增進的世界。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B Insights的最新報告,在打造最佳AI解決方案的競爭中,谷歌、蘋果等美國科技巨頭在過去五年間悄然吞並了數十家人工智慧公司。

CB Insights指出,自2011年以來,有140家從事先進AI技術的私有公司被收購,其中有40筆並購發生於今年。該機構稱,谷歌尤其引人註目,它已經低調收購了11家AI公司。

據另一家市場研究機構Tractica估計,AI市場相當火熱,到2025年它的市場規模將從今年的6.437億美元飆升到388億美元。

以下是幾家大科技公司在該領域的進展:

Google

Google在大舉進軍AI領域,該網路巨頭的CEO稱AI在促進變革上的影響力絲毫不亞於智慧型手機。

Google Assistant軟體正被整合到全新的Pixel手機當中,效仿蘋果Siri,讓使用者能夠整理和利用設備上和雲端的信息,查看電子郵件、最新的日歷事項或者全球資訊,又或者詢問交通信息和天氣數據。

谷歌還通過面向智慧型手機的Allo通訊應用和獨立家居設備Google Home提供AI。Google Home類似於Amazon的Echo,能夠響應語音指令,按照使用者指示執行各類任務,以及提供使用者所需的信息。

三星

通過收購蘋果Siri創始人創立的美國創業公司Viv Labs,該韓國電子巨頭尋求快速推進其AI項目。

三星表示,該本月宣佈的收購,是其在從智慧型手機、電視機再到洗衣機的各類三星設備和產品上提供基於AI的語音助手服務努力的一部分。

三星是全球領先的Android智慧型手機廠商,同時它還擁有自有的Tizen移動操作系統。因此,未來它會如何推行其自有虛擬助手技術還有待觀察。

Amazon

Amazon於2014年推出了Echo聲控音響,該產品由「Alexa」AI程式驅動,可充當家居助手。

使用者可以要求Echo提供最新的新聞資訊,也可以讓它從該線上零售巨頭訂購商品。

Echo還能夠充當智慧家居中樞,可控制相容的電器、燈泡及其它設備。

除了推出Echo之外,亞馬遜還推出了一個較小的音響版本「Dot」,將Alexa整合到了旗下的Fire TV設備。

微軟

微軟的個人助手名為Cortana,已經登錄Windows設備和Xbox游戲主機,還作為應用出現在蘋果iOS和Android設備上。

Cortana誕生於2014年,其命名來自於微軟的熱門游戲《光暈》(Halo)中的一個角色。它能夠響應基於基於語音的請求或者指令,通過利用來自行事曆、聯絡人、線上搜索和其它智慧型手機來源收集到的信息,它能夠像人工助理那樣響應使用者的需求。

Facebook

不少消息稱,正大力投資AI的Facebook正在打造一款代號「M」的個人助手服務。

該社交網路的創始人兼CEO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稱,他想要打造一個真實版的「Jarvis」。Jarvis是驚奇漫畫系列《鋼鐵俠》(Iron Man)中的一個助手。

目前,Facebook正在其Messenger移動通訊應用上推行由AI驅動的聊天機器人(bot),讓使用者能夠詢問問題,以及像與社交網路本身聊天那樣進行文本互動。

蘋果

蘋果最早推出個人助手服務。它早在2011年便為iPhone帶來Siri,此後也一直不斷地對該服務進行改進。

最近,隨著iOS 10的上線,Siri在升級後變得能夠與非蘋果自家應用進行交互,因而Siri使用者能夠通過Lyft打車,也能夠通過Square Cash進行支付。

蘋果還推出了智慧家居工具來連接智慧電器和其它的設備,據稱它也在打造類似於亞馬遜Echo和Google Home的獨立音響設備。

IBM

IBM早在20年前便憑借打敗國際象棋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Garry Kasparov)的軟體而引發廣泛的關註。該公司的「沃森」(Watson)AI也曾在電視智力競賽節目「Jeopardy」中擊敗兩位人類冠軍。

該公司已將沃森應用於提升企業業務系統和服務的智慧程度,尤其是在數據挖掘和應對客戶上。本月晚些時候,IBM將在拉斯維加斯舉辦沃森世界大會,屆時預計將會有數千人參加。

本文授權載自:網易科技

推薦閱讀:

轉職創業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8 個沒人告訴你的新創公司真相!
他們比你想的更多元:千禧世代的消費者除了要求速度,更重視信任!
管理者應該摒除KPI的思想,「社群型」創業公司應該是這樣的!

TAGS: # 併購 # AI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