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商業模式必須先於情懷!從馬來西亞到花蓮的3位地方創生創業家如何找到永續發展的基礎?

商業模式必須先於情懷!從馬來西亞到花蓮的3位地方創生創業家如何找到永續發展的基礎?
曾令懷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你們都在做自己很喜歡做的事情,但是變成事業後,是否變質了?如何取得理想與商業間的平衡?」這是所有創業家必然都會面臨的問題,但是對投入地方創生的實踐者來說,可能會更深刻。

在地方創生這條充滿情懷的窄路上,熱情從來不是稀缺資源,但能將這份熱愛轉化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才是真正的煉金術。

來自馬來西亞怡保的P Lab地方創生實驗室創辦人卓衍豪、從烏拉圭歸來的蟬說生活執行長馬驊,以及太魯閣族阿改玩生活負責人程廷(Apyang Imiq),在Meet Pacific上給出了一致且犀利的結論:商業模式必須先於情懷,才能確保永續。

2025 Meet Pacific如何讓文化成為地方永續的基石.jpeg
P Lab地方創生實驗室創辦人卓衍豪(左)、蟬說生活執行長馬驊(中)、阿改玩生活負責人程廷Apyang Imiq(右)認為就算是地方創生,商業模式還是必須要先思考的事情。 曾令懷攝影

深度體驗:為何理想不能再「空轉」?

卓衍豪首先分享,過去寫深入旅遊書籍時,親眼見證了許多地方的美好:「雖然我們仍是開發中國家,但這種『落後』反而是一種優勢。這種落後讓許多美好停格在某個時間點,值得重新轉譯出令人感動的地方。」卓衍豪說,馬來西亞擁有彌足珍貴的資源,挑戰則是「這些美好無法永續」。

蟬說生活的馬驊也從僑生角度觀察台灣觀光,發現許多觀光主題並非根植於台灣本地價值,實屬可惜。他指出,國際旅客反而鍾愛在地文化,例如龍山寺或原住民文化內容,且願意為此支付更高的價格。這證明了台灣觀光的本質價值和競爭力其實非常強。

阿改玩生活的程廷則是在返鄉初期進行文史調查時,深怕所謂的文史價值最後只是變成一疊沒人翻閱的紙本計畫書,他坦言,社造補助難以延續,導致好不容易培養的青年夥伴最終仍得回歸現實工作。

為了讓這些美好與本土價值被看見,首要之務是解決「情懷空轉」的窘境。

取得平衡的硬核策略:整合、系統化與「看見」

要讓地方價值成為一個永續商模,就跟其他的創業一樣,都要解決「信任」與「規模化」的問題。

策略一:用長度換取深度

卓衍豪和馬驊都認為,如果能讓旅客停留更久,將是一個三贏的局面。

卓衍豪強調,地方創生最困難之處在於需要「動員大家」,這是一個漫長的教育過程,P Lab 幾乎花了五六年時間來教育地方業者。馬驊則精準地指出,台灣地方創生特色只有兩個痛點需要克服:整合跟數位轉型。他們必須切出可以規模化的部分,並在不影響在地本質的前提下,放大新模式。

P Lab的解方是一個簡單到讓人直接理解的「3P 方程式」:地方(Place)、節目(Program)與人(People)。目標是讓訪客在一個地方透過一個節目認識一個人。如果能促成這三者串聯,遊客願意停留更久,就能創造更多周邊收入,例如旅宿、餐飲與伴手禮。這種體驗設計讓遊客產生 「個人社會責任感」(Personal Social Responsibility, PSR)。卓衍豪形容,他們販售的不是商品,而是人跟土地協作的故事。

蟬說選擇以Glamping(豪華露營)作為體驗媒介,其意象如蟬一樣「深耕在地,然後出來說故事」。馬驊表示,他們主打在地文化與自然,最好的方式就是「住在風景裡」。住宿讓遊客停留時間更久,例如,客人可以體驗泰雅族獵人帶你去打獵等在地日常。

蟬說:溪頭生態露營區
蟬說選擇以豪華露營作為媒介,是希望讓人們住在風景裡的同時理解在地。 圖片來源/蟬說

策略二:理解顧客需求並精準分眾

程廷則表示,地方創生之所以會誕生,就是因為各個地方的生活方式有差異,因此商業模式的利基點在於對「在地資訊掌握程度」。他將族人的生活方式知識化、系統化,例如不在下午去溯溪,因為容易有午後雷陣雨,這在外人看來叫做風險評估,但其實是族人們代代傳承生活方式轉變而來。

另一個重點則是務必掌握顧客需求,不能一味傾訴自己想說的故事。

阿改玩生活對市場和服務對象就做了精準觀察與區隔:國際旅客喜歡勞動與走動體驗、認識在地知識;本地遊客則重視「吃好吃的」與情感凝聚,「對本國籍的遊客的話,通常勞動不要太多,食物要好吃最重要。」程廷笑說。

馬驊也補充,蟬說之所以選擇「豪華露營」作為說故事的媒介,是因為對「豪華」的定義是:以都市人熟悉的形式開始,先降低都市人到戶外的門檻,讓他們在一個能習慣的環境中親近在地,更容易理解在地。

地方創生的「內功」修煉與啟示

在Meet Pacific展會中,藉由插畫、音樂、課程來進行原住民族文化轉譯的藝術新創「基地文化出版有限公司」,也經歷了商業模式打磨的過程。

基地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黃處甯表示,「理解文化」是讓不同背景的人群更順利相處的關鍵,團隊也才會想以藝術的方式訴說台灣各個民族的故事,不過尋找消費者的階段確實不容易,因此團隊目前決定分階段進行,包含:西善原住民族內部的文化傳承、再到主動出擊對不同文化感興趣的「積極者」,最後再擴散到其他人群。

基地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黃處甯.jpeg
基地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黃處甯表示,尋找商業模式的過程中,團隊決定分三階段進行。 曾令懷攝影

卓衍豪認為,如果地方故事講得好,在地人會開始變成你的業務員。當他們看到有人為他們訴說這個堅毅不拔的故事時,那股力量就會捲動起來。程廷則提醒,產業價值很大一部分在於「在地關係成本」,這包含長期的陪伴、信任的建立,以及對在地文化的尊重,部落耆老、協作者,都是這份關係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曾令懷 創業小聚新創線召集人 曾令懷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