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西班牙新創完成39億元募資推「汽車訂閱制」,跟租車有什麼不同?

西班牙新創完成39億元募資推「汽車訂閱制」,跟租車有什麼不同?
Revel官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汽車也可以採用訂閱制嗎?西班牙汽車訂閱新創Revel試圖開闢這片市場。2023年9月,Revel宣布收到來自投資公司KKR、桑坦德消費金融公司等企業的投資,總計超過1.15億歐元(約新台幣39億元)。

汽車訂閱讓消費者不用花大錢購買就可享受駕車的快樂,甚至無須擔心修繕費用。但如何平衡訂閱數、車輛儲備成本,將是一大考驗——儘管未透露細節,不過Revel表示已經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才能贏得投資人信任並完成這次募資。

revel平台介面
Revel團隊透過數位平台推出線上車輛訂閱服務,企圖為現有的汽車產業帶來全新、更有彈性的營運模式。 Revel官網

將訂閱制引入汽車租賃,企圖改變擁有汽車的方式

這不是Revel共同創辦人Enrique de Mateo及Daniel Marcos首次合作創業,兩人曾共同創立新創Neboola,並推出每月健身訂閱課程Bonofit,Bonofit的成功吸引到德國新創Urban Sports Club的注意,且在2018年收購此服務。爾後,兩人也另創訂閱制的隱形眼鏡品牌新創Loopas,並於2020年出售給西班牙品牌Hawkers Group。

看得出來,他們對於訂閱制有某種執著,這次則是把點子動到汽車上了。Revel於2020年成立,瞄準希望擁有屬於自己的新車,卻因各種現實因素而無法直接購買的消費者市場。由於訂閱制的商業模式給予使用者較大的空間運用或退訂車輛,使得訂閱制的模式成長速度較傳統車輛銷售來得快。

revel創辦人Enrique de Mateo & Daniel Marcos
新創Revel共同創辦人Enrique de Mateo(左)及 Daniel Marcos(右)。 Revel官網

成立頭三年,Revel針對不同類型的汽車訂閱方案進行市場模擬測試。進行市場研究時,Revel注意到現行相關企業大多僅推出3至5年的長期契約,但考量到現實環境及使用者習慣,再加上有許多如汽車配件、保險等項目需額外支付,長期租賃契約對消費者的吸引力逐漸下降。看見問題的Revel結合過去曾提供訂閱制服務的經驗,推出短期車輛訂閱租賃服務,希望藉此徹底改變現有民眾擁有汽車的方式。

享受擁有汽車的好處,卻不須承擔隨之而來的壞處

新創Revel透過月收的方式收費,並推出完全線上化的租賃方式,用戶只需要在先行在Revel網站或應用程式註冊帳號,輸入使用者基本資料及駕照資訊,之後只需選定預租借的車款,並輸入指定的交付地點,便可在一週內收到車輛。訂閱價格將會因車輛的選擇而有所不同,從每月368歐元(約新台幣1萬元)的轎車,至1,245歐元(約新台幣4萬元)的休旅車,消費者皆可依個人需求進行選擇。

Revel團隊主打「消費者只需要負責開車,剩下的由Revel團隊負責」,車輛訂閱租賃的服務下,月費除了包含基本的車輛訂閱服務外,也將如綜合保險、車輛維修等完善的售後服務納入其中。同時,因應Revel團隊採取短期租賃契約模式,消費者可在領取車輛的一年後無條件選擇其餘車款,或取消Revel車輛訂閱服務。

Revel目前所提供的車款已超過40種,因應未來的交通政策,現行提供的車輛中約有五成為電動車。同時也透過與西班牙永續企業CO2 Revolution合作,團隊根據旗下每輛車輛每月行駛的公里數,使用無人機種植相對應數量的種子,並將造林區域命名為Revel森林。

revel提供之車輛
Revel目前所提供的車款已超過40種,因應未來的交通政策,現行提供的車輛中約有五成為環保車型。 Revel官網

近九成新資金屬於債務投資,外媒猜測與車商合作有關

今(2023)年9月,Revel團隊宣布收到1.15億歐元(約新台幣39億元)的投資,其中1億歐元(約新台幣34億元)為促進企業發展的債務投資,剩餘的1,500萬歐元(約新台幣5億元)則是針對業務發展的股權投資。

儘管截至今日Revel團隊旗下的車輛來源始終成謎,Enrique de Mateo表示,為了維持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暫不打算公布相關的資訊。

但據外媒《TechCrunch》報導,從新創Revel收到的債務融資中可以看出,其與車商間或許有簽訂某種租賃契約,藉由車商提供車輛,而Revel提供的車輛訂閱租賃服務則協助車商進行車輛曝光行銷,達成雙贏的局面。

訂閱年代來臨,汽車租賃市場的潛力為何?

在共享經濟和訂閱服務興起的時代,SaaS服務逐漸攻佔影音服務、串流平台領域,而這項趨勢也逐漸吹往汽車領域。

儘管如車輛租借的購車替代方案已存在一段時間,訂閱制卻是其中相對新穎的概念。訂閱制的引入可以視為重新定義汽車所有權的關鍵,傳統的購車方式不僅涉及大量的文書處理,強迫推銷及日後的保養費用也是讓消費者卻步的原因。

對企業而言,訂閱制形式的採用則可被視為開啟汽車業電子商務應用的鑰匙,線上的訂閱方式除了能為企業鞏固既有的品牌忠誠度,也可以藉機進行新款車型的市場調查。以電動車為例,電動車因價格及後續維修而有的高入手門檻,便可靠訂閱制的推出降低門檻,進而促進電動車的採用。

儘管汽車訂閱仍處於起步階段,但以過往其餘訂閱制服務的推出例子觀察,此種商業模式將不會是轉瞬即逝的想法。藉由訂閱模式概念的引入,將有機會讓更多消費者接觸到相關汽車品牌,並滿足消費者對整套汽車產品及售後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

資料來源:TechCrunchAIM GroupZonamovilidad.esGlobal Village SpaceThe Silcon ReviewBoston Consulting GroupAutomotive NewsTomorrow's Journey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羅思涵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羅思涵

手搖飲重度患者,喜歡天空喜歡月亮,處在想被看見卻又害怕被看見的矛盾狀態。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