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林帝文以及吳家宇兩位台灣人創立的全球人力資源平台新創Worca宣布獲得150萬美元(近新台幣4,500萬元)的種子輪資金,投資者包括Mucker Capital、Hyphen Capital和Gaingels等,本輪資金將用於拓展Worca在東南亞地區的業務規模。
隨著疫情衝擊,遠端工作成為不可逆的趨勢,國際人才的招聘與管理成為新興市場,Worca的一站式招聘服務,不僅可以處理從招聘到後續管理的服務,還讓美國企業以低於4%的流動率,快速找到合適的全球優秀技術人才來建立團隊,就連台灣人才也能選在家鄉為國際企業工作。
從招聘到管理,看準遠端工作的不可逆趨勢
「疫情之前的跨國員工,很多是以約聘的方式合作的,缺乏保障,但是疫情之後越來越多員工要求成為正職。」Worca執行長林帝文表示,美國企業已經認為遠端工作是不可逆的趨勢了,因此國際人才的加入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元的競爭力,但是相對的,前期的招聘流程與後續的薪資管理等,成為一個負擔。
Worca運用一站式的自動化人力資源流程SaaS系統,以「名義雇主」(EoR,Employer of Record)的方式,完成從招聘、薪水、法律合規到公司福利的服務,目前平均每個月能夠僱到10名專業人才給美國企業。
林帝文提到,美國有許多Workday這類的人才管理系統,但是只能做到後續的人力管理,前端的招聘媒合並無法顧及,更遑論找到國際人才,而Worca則同時具備這些功能,希望可以成為美國企業的人資系統首選。
「例如說台灣員工的勞健保制度與表格,都內建在我們的系統內了,美國公司無需再花費時間、人力與成本細究。」林帝文進一步舉例,家具管理服務公司Doorstead與人物搜尋引擎Spokeo都使用過Worca的服務。
從前次創業找到新需求,勉勵台灣人才放眼國際
找到合適的人才,最關鍵的優勢在於對於「求職網絡」的靈敏度,而這有賴於3位創辦人的人脈與經驗。
Worca由擔任過多間新創技術長的林帝文和前Intel工程師吳家宇創立,2人深受矽谷的創業文化影響,希望可以把該地的創業帶回台灣,曾在2017年創辦MVP Fastlane,除了人資業務以外,還包含產品開發與資金的協助等等服務,因此累積了許多人脈網絡。
「2021年8月開始,我們發現美國在國外找人才的需求大爆發。」林帝文說,這促使他們3人決心開發人資服務的新產品,並以台灣為據點拓展向東南亞,希望讓亞洲人才能與美國企業對接。
不過,美國企業來到台灣尋才,還是因為成本考量嗎?林帝文則表示,台灣人才的薪資早就已經到達最頂層的水準了,會來台灣尋才真的是因為台灣人才的技術實力,「所以我們希望透過Worca的服務,讓人才可以留在台灣,同時又能得到美國企業的器重與賞識。
目前來說,台灣、新加坡與越南的人才是Worca已經可以協助的地區,下一步計畫則是運用新一筆的募資進軍馬來西亞。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