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新創再次挑戰法規?路朋科技讓每一台車都是「出租車」,違法行為怎麼解?

新創再次挑戰法規?路朋科技讓每一台車都是「出租車」,違法行為怎麼解?
路朋科技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你可以跟iRent租車,但是更具顛覆性的個人對個人(P2P)的租車模式,卻因法規與信任的高牆窒礙難行。

曾在台灣代駕、悠勢科技(UDRIVE)租車事業體負責人,以及在和泰移動(yoxi)擔任營運、業務與車隊部部長的路朋科技創辦人林鼎鐘,正試圖進攻規模超過1,200億元的P2P共享租車。

這片領域,長久以來受限於嚴格的法規與信任問題。然而,林鼎鐘決心打造一個「車輛版的Airbnb」。他的目標非常清晰:建立一個不持有任何車輛的「全民車行」,將閒置的私家車合法、高效地轉化為共享資產。

這不只是一門生意,更是一場挑戰行業規則、重新定義汽車擁有權的深度實驗。他如何破解難題,將閒置的私家車變為能創造穩定收益的共享資產?

路朋科技如何嗅出新商機?

林鼎鐘的創業歷程,與台灣近年交通創新發展的脈動緊密相扣。從早期為了解決酒駕問題而投入台灣代駕,到後來負責Tesla電動車的租賃平台,他一路走在用車服務的第一線,累積了大量市場經驗,也培養出對消費者需求變化極為敏銳的嗅覺。

創辦路朋科技的關鍵契機,來自他在經營電動車租賃平台時的觀察。林鼎鐘回憶,當時前來租用Tesla的顧客中,有超過一半其實是為了「試乘」——他們正考慮購車,但門市試乘只能短短一兩小時,無法真正感受到車輛自動駕駛系統的表現,更不了解家中充電環境是否合適。

「那時候我們開始做一些電訪,詢問客人為什麼來租Tesla,結果發現有一半的人其實是為了試用、打算買車。」他說:「後來我們也開始思考,是不是未來可以讓車商或賣車業務也一起加入這樣的平台。」

這樣的啟發延續到後來創辦路朋的初期市場研究。他們觀察到:現代人對於車輛這件事的定義,已經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從年輕人的角度來看,他們越來越不傾向買車,寧願把錢花在其他生活體驗上,但同時仍有用車需求。」林鼎鐘說道。

他指出,如今的消費者早已不只是思考「要不要買車」,而是根據不同生活場景去靈活取用各種車款,滿足多元需求。「短期來看,我們好像是車商的威脅,但長期來說,我們其實希望成為一種合作的夥伴關係。」林鼎鐘說。

路朋科技
路朋科技期望打造P2P的共享模式 路朋科技

這份洞察,同時也讓林鼎鐘意識到市場上存在一個巨大的缺口:現有的租車服務,無論是傳統車行還是iRent,都無法滿足消費者對「多樣性」與「個性化」的需求。傳統車行車款單一,而iRent等共享平台也以特定品牌的國民車為主。「今天和朋友出遊可能需要小客車,明天要帶家人出門就需要九人座。」

林鼎鐘舉例,像是這種按需取用的彈性,正是P2P共享模式的最大潛力所在。同時,過去經營平台的經驗也讓他深知重資產模式的沉重負擔。因此,他從創業之初就確立了路朋科技不持有任何車輛資產的核心戰略,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專注於技術媒合與服務串接的輕資產平台,試圖從結構上顛覆傳統的租車行業。

不只比iRent便宜!路朋用OCR技術與車行結盟,打造差異化共享平台

面對iRent、Zipcar等強大的競爭對手,路朋的產品定位與差異化策略顯得至關重要林鼎鐘強調,路朋並非單純地提供更便宜的價格,而是致力於解決傳統租車流程中的每一個痛點,創造更優質的體驗。其中,技術導入是關鍵的第一步。

他指出,傳統租車行在審核承租人身份時,仍高度依賴人工操作,耗時費力。路朋科技則導入了OCR(光學字元辨識)技術,承租人只需上傳身分證與駕照,系統便能在20秒內自動完成資料提取與驗證,包括查詢罰單、違規記錄等,大幅提升了審核效率與準確性。這個自動化審核系統,甚至可以直接賦能給合作的小型車行使用。

路朋科技
路朋科技的車主、使用者租用介面示意圖 路朋科技

除了技術,路朋的另一個競爭優勢在於與傳統車行的關係。路朋並不將車行視為競爭者,而是重要的「生態系夥伴」。林鼎鐘在創業初期,花了大量時間拜訪中小型車行,不但從中找到缺乏行銷能力、金流系統不完善等深刻的行業痛點,甚至還將部分車行老闆轉化為公司的股東。

透過路朋科技,這些社區型車行得以突破地域限制,利用「虛擬雲端站點」功能,將服務範圍擴展至各大交通樞紐與觀光景點,而無需負擔實體店面的高昂租金。這種將傳統業者從競爭者變為合作者的策略,讓路朋不僅擴充了車源,也為平台的初期發展建立了穩固的基礎。

半年磨一劍破解法規!用「R牌車」與日租保險突圍

P2P租車模式在台灣最大的障礙,始終是法規問題,白牌車直接進行營業出租,屬於違法行為。為了攻克這個核心難題,路朋科技在產品開發前,花了整整半年的時間與業界前輩、法律顧問反覆研討。

「讓車主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合法地將車輛變為租賃車,是我們最重要的課題。」林鼎鐘說,他們最終找到的解方是:與合法的租賃車行合作。個人車主可以透過路朋平台,將自己的閒置車輛「靠行」至合作車行,合法地將車牌從個人自用車牌更換為R開頭的租賃車牌,從而取得合法的出租資格。

另一個關鍵突破口是保險。為了解決出租期間的風險分攤問題,路朋與羅賓斯科技合作,引入了彈性的日租型任意險。承租人可以根據租用天數,用每日幾十到數百元的成本自行加保,將風險從車主端轉移至使用者端。這不僅保障了雙方的權益,也大幅降低了車主的固定保險支出。

成功解決了法規與保險這兩大痛點後,路朋的商業模式才得以真正運轉。展望未來,林鼎鐘設定了明確的擴張藍圖:今年在北部地區達到300台車,明年挑戰500至800台,最終目標是達到3900台的車隊規模,並將成功的商業模式,複製到同樣有租賃車法規的日本等海外市場。

對於一個剛上線數月的新創而言,這個目標充滿挑戰,但路朋科技的故事,無疑為台灣的共享經濟領域提供了一個極具野心的範本。它證明了只要能找到破解法規的鑰匙,並以科技賦能傳統產業,再困難的市場,似乎也存在著被顛覆的可能。

創業新聲帶|車輛版 Airbnb!Loop汽車共享平台重新定義用車價值 ft. 路朋科技創辦人 林鼎鐘(Stanley)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賴冠伶 創業小聚採訪編輯 賴冠伶

遊走在人文與科技之間,雖然是個J人,但卻熱愛各種跳出框架、叛逆的人事物。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lauren.lai@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