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小聚想要讓你知道:
1. 零售業OMO未來七大發展要點,其中CRM是熱門關鍵詞
2. Heyday看準各式社群聯絡管道是經營電商不可忽視的一環,而台灣也有提供此服務的新創團隊
3. Heyday與Shopify同為加拿大企業,美加市場是難以分割的一塊
自網際網路興起以來,零售一直是業者們的主要戰場,從集中式的電商平台,到 Saas 服務的自建站,但如今的無頭式電商一直是線上的焦點,線下零售市場的競爭也不惶多讓,從 O2O 流量引導到 OMO 閉環與會員經營一直是品牌關注的重點,更是所有零售業共同面對的挑戰。
美國零售業領導協會(RILA, Retail Industry Leaders Association)也因此與麥肯錫(McKinsey&Company)合作深入研究零售業,並探討數據應用、消費者意向、和未來零售供應鏈,統整未來零售業的七大發展要點:
- 消費者需要點對點、無縫式的體驗
- 品牌各個通路都須達個人化服務程度
- 在電子支付暢行下,30%的消費者希望下單當天能收貨,因此零售商需要投資供應鏈和佈局物流系統
- 消費者越來越重視 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環境、社會、公司治理) ,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會停止購買違反理念的品牌;71%的受訪者則表示,若品牌將獲利凌駕核心價理念之上,將會對該品牌失去信任
- 面對數據為王的未來趨勢,過去以勞動力為主的策略,應轉為專注提升品牌技術層面的建置
- 應和相關品牌建立夥伴關係,建構生態系能加速品牌發展,即便資源不足,也應了解如何與之競爭或共存
- 零售業為提高銷售,應考慮數據分析和自動化的投資
從個人化服務、數據為王、自動化投資等等,CRM 更是其中持續熱議的關鍵字,數位行銷工具除了透過大數據分析消費者的喜好外,顧客的溝通體驗和客服也成為了會員經營的重要指標。
加拿大蒙特婁 AI 聊天機器人新創 Heyday於2021年3月宣布獲得種子輪融資 650萬加幣(約莫510萬美金)。
共同創辦人暨 CEO Steve Desjarlais 接受 Techcrunch 採訪時表示,Heyday 的目標是希望帶給零售業者更自動化、消費者更個人化的服務。另一位共同創辦人兼營運長 Etienne Merineau ,形容 Hayday 的聊天機器人服務是:「全方位的顧客意見平台。」
整合各個管道消費者意見,AI線上即時回覆幫助解惑
消費者無論是透過臉書 messenger 、WhatsApp、Google 商家評論、或是單純透過 e-mail 回饋,Heyday 都能整合訊息至單一個訊息管理儀表板(dashboard)上,接著透過 AI 分析訊息屬性為顧客服務或是訂單查詢,再以自動化回覆系統為顧客解惑。
目前 HeyDay 聊天機器人能和 Salesforce、 Shopify、Magento、Lightspeed 和 PrestaShop 等整合,除了提供顧客自動化回覆外,也能提供即時訂單處理更新,必要時也能連接回覆路徑至真人客服中心,補足 AI 無法涵蓋的問題。
協助顧客解決問題是新的銷售策略,優化顧客體驗成關鍵
「協助顧客解決問題是新的銷售策略(Helping is the new selling)。」Merineau 表示,Heyday 將服務和銷售結合,相信提供顧客絕佳的服務體驗,能刺激銷售成長。Desjarlais 補充說明:「我們反對單一化的解決問題方案,每位客戶和品牌間的關係需要時間經營,才能為品牌創造更高價值。」
成立於 2017 年的 Heyday ,2020 年下半經常性收入翻漲一倍,其客戶包含法國體育用品公司迪卡儂、丹麥服裝品牌 Bestseller、食品消費品牌 Dannon 等。Merinea 認為,疫情對零售商帶來的是暫時性的衝擊,未來品牌應保有彈性隨時能順應時局變動,做出應對計劃。
Heyday為Shopify合作夥伴,預計拓展美國業務並成立分公司
根據 Crunchbase 的數據,Heyday 在此次募資前,曾於 2019 年 4 月募得 200 萬美元,當時團隊只有 20 名成員,如今已擴大 3 倍。這次融資來自現有投資人 Innovobot 、 Desjardins Capital,以及魁北克投資局和天使投資人,包含 Novacap 顧問 Etienne Veilleux 和前 Reebok 歐洲行銷長 Yan Martin。
Merineau 表示,這筆錢將協助 Heyday 擴大美國業務規模,並於2021年下半在美設立分公司。作為 Shopify 合作夥伴,Heyday 服務已遍及 20 幾個地區的 70 幾個品牌商,大部分集中在加拿大和歐洲地區。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