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最火的事情應該就是川普成功當選美國總統了,而這除了引發全球熱議外,也讓美國的矽谷精英相當不爽。其實這在台灣是不常見的,畢竟科技圈人士還是少談政治為好,那究竟川普做了什麼,能讓他們如此憎恨?
另外大家都知道台灣的市場很小,所以創業團隊一定希望能擴展海外市場,包括東南亞、中國大陸、美國等,而本周亞洲最大創業加速器AppWorks也舉辦了創業成果發表會,值得警惕的是,在政府力推新南向政策時,我們還沒打入東南亞,可他們卻要殺進來台灣了!!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到底做了什麼,讓矽谷精英這麼不爽?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終於落下帷幕,川普笑到了最後。但曾經被認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會寫程式」的矽谷精英們也被捲進了這場堪比美劇的大戰,更引人注意的是,新總統似乎在矽谷這裡格外不受歡迎。
事實上,很多人都認為川普除了會用社交軟體進行總統大選宣傳之外,對於科技幾乎一無所知。他曾經在一場關於如何阻止 ISIS 利用社群網路進行恐怖活動滲透的討論中提出了匪夷所思的建議:讓比爾蓋茨幫忙關掉網際網路,這當然是矽谷精英們無法接受的,但這其中還有一個特例。
AppWorks Demo Day成果發表:東南亞新創竟然已密集來台強攻話題
亞洲最大創業加速器 AppWorks Accelerator 舉辦創業成果發表會,其中有1/4團隊來自「東南亞」和臺灣新創團隊們激盪火花,主題從電商、人工智慧、物聯網甚至VR+重機都有。
頗有意思的是,本次發表會共計 27 組新創輪番上陣,而其中有8組來自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新創團隊,佔比接近1/4,在政府力推新南向政策時,我們還沒打入東南亞,可他們卻要殺進來了!!
別再被銷售數據綁架!破壞式創新之父的新理論:這才是消費者購買商品的真正目的
你有沒有想過,你的消費者是為何而購買產品?因為產品功能很棒?產品外觀漂亮?還是價格低廉?和競爭者有差異化?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提出破壞式創新理論的哈佛大學教授克雷頓.克里斯汀生長年研究驅動顧客選擇的來源,在今年10月推出新書,旋即登上亞馬遜網路書店消費者行為類的暢銷榜。
他在書中提出「完成目標任務」理論(jobs to be done)——消費者並不完全只是購買商品與服務,相對地,他們是「聘雇商品來完成某項任務」。
這一族群超有消費潛力!新創團隊應該打破迷思去面對45歲以上的消費商機
隨著時代進步,許多人年紀越來越大,但在心態上卻越來越年輕,Facebook 智庫也注意到了這個現象。
他們委託了策略專家Sparkler進行了多階段的調查研究,針對2554位45-70歲的受訪者進行對於老化的態度的調查之外,為了能夠調查出不同世代間的細微之處,也另外調查了452位18-34歲間、464 位35-44歲間其他受訪者,以及實際採訪了9位橫跨這三個族群的民眾。
根據調查結果,Facebook IQ也整理出了以下三個重點,希望打破現代人對於45歲以上這個族群的迷思,也提供了許多行銷人們可以參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