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不搞笑、不耍騷還有什麼招?知識型網紅的崛起

冒牌生
冒牌生 2016-10-17
不搞笑、不耍騷還有什麼招?知識型網紅的崛起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前陣子吳宗憲在金鐘獎列舉了幾位台灣知名的網路紅人,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拍攝網路搞笑影片又或者直播而紅的。這跟台灣民眾對網路紅人的認知差不多,不外乎兩種,拍搞笑影片,又或者因應時事,媒體造神的活動而崛起。

螢幕快照 2016-10-16 上午9.47.32.png
唐立淇粉絲團

但在中國有個《羅輯思維》的網路節目,主持人羅振宇曾是央視主持人,在2008年辭職,2012年底推出《羅輯思維》,一周推出一段50分鐘左右的單人脫口秀,以及一天一則60秒的微信語音,三年多的時間凝聚了一群年輕人思考與收聽,追蹤人數數百萬,網路影片累積近4億的觀看人次。

《羅輯思維》創立四年,估值人民幣13.2億(折合台幣66億),他鼓勵會員制,內容付費、賣書、辦演講,喊出的口號是:「愛,就供養,不愛,就觀望。」

賣得不是搞笑,也不走惡搞,這位自稱羅胖的中年大叔更不是像金城武那樣的熟男帥哥,他主持的網路節目沒有華麗背景,不下個猛藥,更沒有搞怪地做什麼出閣的事,一鏡到底長達50分鐘,只見一名憨厚的中年胖大叔端坐在桌前,對天南地北的事情侃侃而談,提倡獨立思考並探討各種理論、議題。

我曾和一些朋友討論過《羅輯思維》,拍攝技術不難,難在羅胖持續上千個日子,每日一更的毅力;以及羅振宇口述的腳本更是重中之重的精髓所在,不知道得需要多少次千錘百鍊的敲敲打打,才能把原本枯燥無味的知識,內化成如此精彩又不落俗套的論述。

螢幕快照 2016-10-16 上午9.36.46.png
《羅輯思維》主持人羅振宇。 YouTube

有些大陸媒體曾評論《羅輯思維》這檔節目之所以能爆紅,是由於年輕人對提升自我內心、對知識缺乏的強烈渴望,反應社會大眾求知結構的通俗化現象;羅胖的橫空出世,正巧填補年輕人的心靈、知識空缺,甚至形成某部分青年群眾的的盲目崇拜效應。

這段話說得精闢,卻也證明羅胖作為自媒體的成功,影響力之大連傳統媒體都不得不對此現象進行分析。

其實,什麼叫做好的內容呢?

點閱數不是唯一,按讚數高也不見得能代表什麼,但不可否認的它們確實是兩個很重要的指標。還有,一件事情的是非對錯孰是孰非到底該怎麼區分呢?也許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就是正確的答案。

《羅輯思維》探討的各類議題也是如此,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切入的角度不同,和你認同與否。只是,不可否認的,羅振宇的觀點透過網路傳播,充分體現自媒體結合網路產生了無遠弗屆的影響力,也由於一小群人對於傳遞知識的堅持和努力,漸漸感染更多的年輕人,也提供另一個角度讓我們看到網路的多樣性和自媒體的更多可能性。

本文授權載自:數位時代

推薦閱讀:

連馬雲都在關注的方向,未來這 5 點可能會改變世界!
轉職創業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8 個沒人告訴你的新創公司真相!
他們比你想的更多元:千禧世代的消費者除了要求速度,更重視信任!
管理者應該摒除KPI的思想,「社群型」創業公司應該是這樣的!
明明是自家的主打業務,可為什麼馬雲會說「電子商務」這個詞可能很快被淘汰?

本文作者 冒牌生 冒牌生

青年作家、企業講師、社群經營達人,系列粉絲團破150萬按讚數,曾獲《數位時代》個人粉絲團冠軍。更多討論請看《冒牌生的社群診療室》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