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節省70%用水、85%農民工時,蓋婭智壤科技的仿生地下灌溉系統獲得SIC投資

節省70%用水、85%農民工時,蓋婭智壤科技的仿生地下灌溉系統獲得SIC投資
侯俊偉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一直以來,「從地面澆水」被認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不過蓋婭智壤科技認為從地底下澆水是更好的做法。

蓋婭智壤科技的「仿生地下灌溉系統」獲得了5項發明專利肯定與國家科技農企業菁創獎,近期更獲得SIC永續影響力投資高雄分會的資金挹注。

從地底下澆水,有什麼好處?

運用仿生技術,讓地底佈滿極具韌性的「血管」

最簡單的答案,就是省水。蓋婭智壤科技的「仿生地下灌溉系統」,最多可以節省70%的灌溉用水。

所謂的仿生,也就是仿效生物與生態的演化和自然機制的科技,被視為是永續發展的關鍵之一。

「我們的灌溉系統就是仿生概念,融合了植物生理學。」蓋婭智壤科技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林盈表示,蓋婭智壤科技遵循植物從根部吸水的原理,所以設計了在地底下給水、肥料的灌溉系統,「其他(灌溉系統)都是從地表澆水,萬一天氣悶熱、濕氣無法蒸散,植物也會像人一樣中暑,而且潮濕更容易有病蟲害。」

蓋婭智壤科技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林盈
蓋婭智壤科技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林盈。 侯俊偉攝影

從「地表」換成「地底」給水聽起來並沒有什麼特別,地底實則是「暗潮洶湧」。

林盈解釋,地底內部因為石塊、植物根部盤根錯節等原因,所以壓力並不均勻,甚至可能造成輸送管阻塞,而蓋婭智壤科技克服的關鍵也跟仿生概念有關:人的血管相連達到10萬公里長、可以繞地球兩圈,為什麼始終保持穩定輸血?因為每條血管都有自己的任務、相互分工,所以蓋婭智壤科技也將輸送管設計成類似主動脈、靜脈、微血管等不功能,有些僅負責運輸、有些則負責滲透。

蓋婭智壤科技
蓋婭智壤科技的「仿生地下灌溉系統」仿照人體血管。 蓋婭智壤科技提供

「我們這就好像是土壤裡的血管。」林盈笑著說,因為這樣的設計,蓋婭智壤科技的管線韌性極強,即使一個地方破掉了不會影響全體運作,所以可以模組化修理,降低了工程修理的成本。

節省70%用水、農民85%的工時

模組化的設計除了降低維修成本外,另一個好處是導入成本較低。

「農民的使用方式其實就像是打開水龍頭一樣,可以節省85%的工作時間。」林盈說,相比先前許多人討論的AIoT灌溉技術,農民必須將自己的農作知識與AI結合,就要學習使用AI的方式,不過蓋婭智壤科技的灌溉系統則讓農民維持仰賴自己的經驗進行灌溉,但是因為無需大面積行走灑水,所以可節省不少工時。

這並不代表蓋婭智壤科技的技術不夠智慧,也不代表蓋婭智壤科技與其他AIoT的業者是直接競爭關係。

林盈表示,蓋婭智壤科技的灌溉系統可以跟AIoT合作,公司的定位是負責高效率送水,而AIoT則是精準知曉送水的時機與水量,相互配合下,更能實踐精準且高效灌溉的理念,以節省70%的灌溉用水。

目前蓋婭智壤科技的收費方式以面積跟管線用料計算、一次下買斷的收費模式,考量到市場大小,菲律賓等東南亞海外市場是蓋婭智壤科技的主力市場。

鬼門關走一回,才開始重視健康

地下灌溉和仿生技術,和蓋婭智壤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楊洵的背景有關。

楊洵大學時則是念醫學院,在仿生學課程中受到人體血管結構與功能的啟發,才打造出地下灌溉系統的雛形,在2004年時就取得地下灌溉系統技術等5項專利,甚至有輸出到菲律賓的經驗,更應用在家中本就實踐永續農法的農場。

蓋婭智壤科技團體照
蓋婭智壤科技以東南亞為主要市場。 蓋婭智壤科技提供

楊洵與林盈兩人則是高中同學,會一起創業則是林盈一次鬼門關的經驗。

林盈過去在運動行銷產業,努力工作的結果卻換來了肺炎,進出台大急診至少3次,「我當時整個皮膚都是藥味,甚至到了C型肝炎。」林盈回憶,生病真的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那時候不想出門也毫無生氣,因此高中同學們決定推自己一把:在楊洵家中約了飯局。

原本胃口不好的林盈吃了楊洵家的有機食物後,突然有了胃口,成為轉念契機。

「我覺得我好像是被這個食材救了一命,如果我的能力能幫助他讓更多人,老天留我一命應該是為了讓我做這件事情。」林盈說,後來恰逢楊洵回老家接班需要人手,一個擁有農法技術背景,一個則是行銷背景,兩人從原本的農場到整廠技術輸出的蓋婭永續農場,再到現在將技術化為產品的蓋婭智壤科技。

林盈表示,在這些起伏與轉折過程中,創業給自己最大的收穫,就是要專心一致,尤其早期階段缺乏資源時,更只能「做好一件事」。唯有專心深耕,新創才能衝出瓶頸。

創業快問快答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A:最常被投資人問到的問題是第一個是「為什麼要做灌溉系統?」第二個問就是我們「跟以色列滴灌有什麼不一樣?」 這二個問題我們可以一起回答:農業可以一天不施肥,但是不能一天不澆水,如果澆水不夠或方式錯誤,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這樣農業必須的技術,在水資源稀缺&氣候衝擊的時代,以色列滴灌一年有10,630億美元的產值。而我們是繼滴灌發明以來這80年間唯一的灌溉技術創新。新加坡媒體AsiaOne報導這是一個「sustainable upgrade」!雖然不是AI或IoT,但是我們專業程度都可以協作支援AI與IoT. 讓雲端與數位技術,更接地氣更永續的協力選擇。我們還附帶土壤照顧、支援碳匯、女性賦權等等永續大禮包!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A:蓋婭在目前檯面上農業創新技術裡,是少有兼具「第一線實作實證、科學化數據分析、針對氣候衝擊、軟硬體模組化」四合一的程度。我們有第一線成果的把握,但是我們主要需求市場在海外,我們很需要快速進攻海外規模的資源(人力、規模、供應鏈)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A:創業讓我明白了,當一群理念一致的人聚在一起,會產生多麼巨大的力量。在蓋婭,我們的團隊、我們與國際合作夥伴和那些認同我們理念的農民們,一起為共同的目標而奮鬥。我們分享彼此的夢想和希望,在每一個困難面前,互相扶持,並肩前行。這種理念一致的合作,不僅讓我們在工作中成為夥伴,更在心靈上成為朋友。這份友情,讓我們的創業之路充滿了溫暖和感動。這也是我們繼續往前很大的動力!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蓋婭智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24年
產品名稱:AgriGaia® 科技
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曾令懷 創業小聚資深內容採編 曾令懷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