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9年的研究顯示,病人接觸後的電梯按鈕存有新冠狀病毒(COVID-19)的機率超過40%。因此在疫情期間,用鑰匙、手機,甚至隔著衣服按電梯成為新常態,到今天仍有許多人改不過來。這個行為卻很容易損壞電梯面板或電梯按鈕。
雖然市面上已經有非接觸式按鈕的出現,但並不利於使用者操作,也常常有誤觸的問題。邁啟科技為了解決這些不便,利用多種感測器與AI技術,提升非接觸式按鈕的精準度、改善使用者體驗,還要讓電梯在後疫情時代的體驗更節能、更智慧化。
不同領域人才組成優秀團隊,致力打造全新電梯搭乘體驗
邁啟科技創辦人陳鴻文(首圖後排右二)表示,這個創業題目其實是在疫情期間搭乘電梯時產生的想法。
市面上常見的非接觸式解決方案有語音辨識、AI人臉辨識以及紅外線感應等方式,然而這些非接觸式按鈕並不利於使用者操作,「當時就看到許多誤觸的情況發生,還有聲控上的不便利。」陳鴻文說。
以語音辨識而言,會有音量上的限制、背景音的影響,以及規定的說話模式。「使用者一定要說『到六樓』,如果說『去六樓』,系統就沒辦法辨識。」邁啟科技主要客戶經理呂庭宇(首圖後排右一)提到。
臉部辨識則需要內建資料,難以適用於公共場合,也無法操控開關按鈕,實用性相對低;紅外線觸發容易發生誤觸,還需要換掉電梯面板,重新於按鈕內部裝設紅外線感測器,成本較高且精準度低。
如果可以研發出一種防止接觸病毒感染,並讓使用者在公共場合利於操作的非接觸式按鈕,且不必擔心在擁擠的電梯內,會有包包、手掌誤觸的問題,將會大幅改善使用者的電梯搭乘體驗,開拓出一片新市場。
邁啟科技的團隊以光學檢測與AI影像辨識的技術背景,與擁有業界的工作經驗以及清大跨院博士班等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的團隊成員相輔相成,投入技術的開發。「市場上其他非接觸式按鈕的出現都還不夠完善,我們的技術可以解決其他非接觸式按鈕的問題。」陳鴻文說。
克服艱難感測環境,解決市場痛點
相較於一般非接觸式按鈕只運用單一感測器,邁啟科技為了防止誤觸問題,運用了多種感測器,同時抓取不同的特徵,例如溫度、濕度、明暗等變化,讓按鍵可以更精準地被觸發。「在多個感測器中,要知道抓取哪些連續動作的數據並不容易。」研發工程師胡承維(首圖右一)提到,他們從多個感測器中抓取連續動作,並成功找出最準確的組合條件,這也是團隊的護城河之一。
邁啟科技還結合AI演算法,讓感測的精準度再提升。「電梯其實對感測而言是相當不友善的環境,每組電梯的明暗、溫度、濕度都不相同。」陳鴻文說。邁啟科技利用AI演算法調整不同數據的參數,以克服電梯各式不同的感測環境,提升產出結果的品質。透過多種異質感測器結合AI演算法的雙重保障,讓技術再升級,解決市場上目前非接觸式按鈕的問題。
邁啟科技的感測器只需要直接外掛在原來電梯面板的上方,不需要重新更換電梯面板,而且在3小時之內就可安裝完成,降低重新裝修的時間與金錢成本。如果電梯原本設有門禁系統,也不會因為安裝感測器而對系統有所影響。
「安裝完成」不是服務的結束,而是服務的開始
邁啟科技的商業模式現階段為買斷制,目前已實際導入清華大學、淨新口罩辦公大樓以及台南某旅宿業者。目前也正在與醫療院所、商辦大樓、社區大樓以及電梯大廠洽談中,「下一波疫情仍會襲來,最好的方式是防範未然,而且不是只有COVID-19這種傳染病,」陳鴻文說,「還是要做最壞的打算。」
目前,邁啟科技正致力於發展智慧化電梯。「我們計畫推出場域人流數據分析、電梯預派車系統、預測性維護以及節能省電模式等功能。」呂庭宇說。未來,邁啟科技也可能轉換商業模式為訂閱制。
現階段,邁啟科技以增加市場曝光為目標,希望透過參展或者是安裝在指標性建築等方式,讓更多大眾看到他們的技術,也期望招募更多的人才進入他們的團隊,並以防疫補助較多、且為觀光型國家的日本為發展重點。
「我一直在想像一個畫面,就是去搭電梯的時候看到邁啟科技的字而竊笑,雖然其他人可能不知道我在笑什麼,但是我知道團隊做的東西被大家通用,會讓我覺得很自豪。」陳鴻文說。
創業快問快答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A:
1. Thinking out of the box,在疫情期間,我們發現許多非接觸式解決方案都著重於按鍵本身的設計,但我們跳脫框架且以使用者體驗為出發點,發想出可以通用於不同廠牌新舊電梯的解決方案,才能將此技術實現、應用於國內外所有的電梯上。
2. 擁有優秀的團隊成員,我們成員中有豐富的業界工作背景、清大跨院博士班的學生,以不同背景的專業能力、相輔相成激發出創新又可以實際落地的產品。
3. 展現極高的團隊彈性,我們願意並能夠根據市場的反饋進行滾動式的策略調整。我們持續進行市場調查,主動詢問不同背景的人,甚至親自拜訪終端客戶,依據得到的回饋靈活調整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策略,以確保在與合作廠商、經銷商和代理商合作時,我們的產品能持續滿足客戶的需求並維持競爭優勢。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A:下一個目標是將我們的 「m’AI Touch 非接觸式AI防疫技術」推廣到更多的公共場所,使更多的人能夠受益於我們的產品,並與按鍵保持完美的社交距離。
目前,最缺乏的是 布置到更多場域、更多電梯的機會,讓更多的人使用到我們的技術,現階段我們已推廣到教育機構、飯店產業、國家口罩隊,未來希望導入更多國內外場域,以降低傳染病的風險。我們也希望能找到更多相關經驗的銷售夥伴及策略型投資人。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A:廣結善緣且與人為善的重要,主動建立良好的關係、願意幫助他人。在創業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很多幫助,透過各領域的導師帶領,學習到商業模式、業務拓展、電梯業的文化等。
另外,多元領域的整合能力也很重要,我們是從清大跨院博士班的實驗室出來的,因爲團隊有不同領域的專業背景,才能一起開發出這項產品,加上清大很支持學生創新創業且提供多元的學習場所,透過學校的支持、提供我們第一個實際落地的案例,大幅降低我們創業初期的困難。
團隊資訊

有點矛盾的ISFJ,喜歡用巧克力牛奶開啟新的一天。沒事喜歡聽聽歌,颳風下雨都還是要打排球。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