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拆解招股書】二手衣是門好生意?Rent the Runway怎麼靠「拯救衣櫃」登上那斯達克

周芷安
周芷安 2021-12-22
【拆解招股書】二手衣是門好生意?Rent the Runway怎麼靠「拯救衣櫃」登上那斯達克
Rent the Runway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2009年成立的時尚服飾租賃平台Rent the Runway,於今年10月底宣布以「RENT」為代號於那斯達克掛牌,預計銷售1,500萬股普通股,每股價格為18~21美元,最高籌資約3.15億美元。截至12月20日,RENT的股價約為8美元,是近乎腰斬的成績。

曾被稱為「時尚界Netflix」的Rent the Runway,主打訂閱制共享衣櫃,掛牌應是新里程碑的開始,卻在疫情下翻車,截至今年1月的營收幾近腰斬。當人們開始對共享經濟抱持懷疑,Rent the Runway如何嘗試在疫情壓力下,重新尋找生機?

本文為3,500字的深度分析文章,閱讀時間約為5分鐘,本文將讓你掌握以下重點:
- 用1分鐘了解Rent the Runway
- 創立宗旨:讓女性們塞爆的衣櫃活起來吧!
- 與陌生人穿同一件衣服?如何說服市場接受衣物租賃?
- 品牌商不是敵人,是共享經濟好夥伴
- 租衣也能幫助環保?雲端衣櫃模式有利時尚業擺脫惡名
- 號稱「時尚界Netflix」卻在疫情下翻車,Rent the Runway怎麼求生?
- 從Rent the Runway看共享衣物商業模式的未來

Rent the Runway logo.png
Rent the Runway logo Rent the Runway 招股書

1分鐘了解Rent the Runway

成立於2009年的Rent the Runway是時尚服飾租賃平台,讓消費者「以租代買」,解決衣櫃爆滿的困境,同時減少時尚產業過度生產對環境造成的負擔。

作為租賃平台,Rent the Runway看似與銷售時尚服飾的品牌商是競爭關係,可能會直接減少消費者的購買額度,但其實兩者更像是互利共生。

品牌商與Rent the Runway有2種合作模式:大量銷售與寄租。

品牌商可以將同款、不同尺寸的服飾大量銷售給Rent the Runway,獲得銷貨收入,那些曾因為時尚服飾價錢太高而卻步的顧客,也能有機會透過租賃穿上這些設計款,喜歡的話甚至可以親民價格購買二手衣,推升品牌服飾的曝光與銷售。

品牌商也可選擇在Rent the Runway寄租衣服,每次的租賃都能獲得抽成,熱門款式所帶來的租金收入甚至有機會超過販售收入。

目前Rent the Runway提供750家以上的設計師品牌,擁有超過1.8萬種款式的衣服,知名設計師Jason Wu(吳季剛)、Marc Jacobs都是合作對象。

時尚服飾租賃的商業模式看似完美,但對Rent the Runway來說,購買與管理服飾是沉重的資本負擔。特別在新冠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的衝擊下,消費者對於共享衣物的疑慮大增,衣服租不出去,使Rent the Runway截至今年1月底的營收幾乎腰斬,從去年同期的2.5億美元下滑至1.5億美元。

Rent the Runway仍設法挺住。平台原有超過8成收入是來自消費者的每月訂閱,疫情爆發後開始鼓勵用戶轉向暫停而非取消,以減少訂閱收入損失。管理層也決議減少向品牌商的大量採購,提高寄租的比例,降低會計帳上壓力。隨著疫情趨緩,活躍用戶也在近幾季度看到顯著回升。

Rent the Runway舊金山的實體店面,現實體店已全數關閉.png
Rent the Runway舊金山的實體店面,現實體店已因疫情全數關閉 Rent the Runway招股書

創立宗旨:讓女性們塞爆的衣櫃活起來吧!

你每天都花費多少時間從衣櫃中挖出要穿的衣服?每個月又花了多少錢買新衣?如果時間與金錢都能省下來,還能天天都新衣上班,不是很棒的一件事嗎?

Rent the Runway的創辦人之一Jennifer Hyman畢業於哈佛MBA,她的姊姊就如同所有愛美的消費者一樣,喜歡買漂亮衣服,也是活動上最耀眼的趴踢女王。在閃耀的背後,卻是一張張刷爆的信用卡帳單。Jennifer希望姊姊能退掉一些衣服來償還欠款,卻獲得了這句回應:「我的衣櫃已經死了!」

望著姊姊衣櫃中一大堆尚未拆牌的全新服飾,「如何能讓女生們的衣櫃活起來,花費最少的錢又能穿上最美、最新的衣服呢?」Jennifer想到了時尚服飾租賃的點子,畢業後與朋友Jennifer Fleiss共同創辦了Rent the Runway。

與陌生人穿同一件衣服?Rent the Runway如何說服市場接受衣物租賃?

二手衣雖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Rent the Runway卻發現了一群用戶非常願意嘗試這樣的服務。這些用戶有90%為女性、35%聚集在大城市,年齡約在18~45歲,家庭年收在新台幣300萬元左右。這群人的生活非常忙碌,每週有2次以上的社交需求。

這些用戶多半是希望可以快速找到合適自己的時尚服飾,因此Rent the Runway與一般的二手租衣平台最大的不同在於數據推薦服務。在瀏覽APP時,Rent the Runway會自動依照消費者的身形進行推薦,也會建議可以搭配租借的時尚配件。

Rent the Runway也設計了彈性的付費制度。大多用戶選擇使用訂閱制,可依照需求選擇件數方案,最低89美元/月,且不限歸還時間,有需要也可追加當月運送次數。

如果不想訂閱,也可選擇單次租賃。單次租賃有日期限制,單件100美元左右可借用4~8天。消費者租了之後如果真的喜歡,還能以零售價的最低1.5折便宜買下。50%的活躍用戶在Rent the Runway至少買了一件服飾。

Rent the Runway顧客使用流程概覽.png
Rent the Runway顧客使用流程概覽,平台會依照顧客的身形資料,推薦合適的衣服、配件、尺寸,並且可參照其他用戶的評價。 Rent the Runway招股書
Rent the Runway服務價值說明.png
訂閱RTR的服務,一年預計可省2,000美金,但所獲得的衣服價值可達所花費的1,800元的20倍。 Rent the Runway招股書

便利的租衣模式讓Rent the Runway擁有一票死忠粉絲,截至今年9月,活躍訂閱用戶接近10萬人,且平均每位訂閱用戶一年約有83天都穿著Rent the Runway的衣服,換算下來一週至少會穿一次,顯示Rent the Runway在訂閱用戶的衣櫃之中,擁有了一席之地。

用戶之間互相介紹也成為Rent the Runway的獲客關鍵。當看到周遭朋友都在穿Rent the Runway,用戶對於二手衣物的接受度也會提高許多。根據平台統計,大約88%的客戶是通過口耳相傳或自行上門,讓Rent the Runway省下了一大筆廣告費。

有趣的是,當被問到如何找到這麼漂亮的衣服時,多數消費者回答的竟是「Rent the Runway」,而不是該服飾的生產品牌。

品牌商不是敵人,是共享經濟好夥伴

Rent the Runway的橫空出世,的確改變了消費者在治裝上的消費行為,60%的訂閱者表示,訂閱Rent the Runway後,他們每月在衣服上的支出減少100~500美元,然而這對時尚業者來說,卻可能不是好消息。

Rent the Runway也明白,平台本身需要有足夠的品牌資源支持,才能吸引消費者,因此積極與品牌商串連。

先前所提到,Rent the Runway會向品牌商大量採購衣物,獲得較高的折扣,或是提供品牌商寄租的服務。除此之外,Rent the Runway也會分析消費者數據,直接向品牌訂製獨家款式。

在合作的過程中,品牌商也發現,為Rent the Runway提供衣服其實可幫助他們接觸到過去較難觸及的消費者,91%的合作品牌認為跟Rent the Runway合作能有效認識新客戶。參與到共享租衣的商業模式,甚至能夠幫助品牌商跟快時尚競爭,因為消費者能以更便宜的價格接觸時尚大牌。

Rent the Runway飛輪圖
Rent the Runway飛輪圖,品牌商、平台、消費者互利共生。 Rent the Runway招股書
Jason Wu 也在 Rent the Runway
Jason Wu也在RTR上提供時尚衣服租賃。 Rent the Runway 招股書

租衣也能幫助環保?雲端衣櫃有利時尚業擺脫惡名

Rent the Runway引起關注的另外一個原因則是「環保」。因時尚產業的是極耗費能源的產業,以2015年數據為基準,全球每年要花費12億噸二氧化碳造衣,遠超過當年所有國際航班和海運的碳排量總和。紡織需要的用水量也相當驚人,年用水10億立方公尺,相當於200萬個游泳池,也讓時尚產業常常被環保人士詬病。

共享服飾租賃如何達成環保.png
根據Green Story和SgT等第三方顧問機構所做的調查,使用衣物租賃對用水減省、能源使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減低都有助益。 Rent the Runway招股書

根據第三方機構調查,如果使用共享服飾租賃的模式,對用水減省、能源使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減低都有助益。

有趣的是,調查也顯示租借不同的衣服,能省下的資源其實也有所不同,如禮服與毛衣用借的可顯著省下水與能源,牛仔褲則差別不大。Rent the Runway也稱,自2012年來已經為地球省下大約1.094億天的飲用水、4,250個美國家庭的年用電量,以及14,329次往返Newark(位於紐澤西州)和達拉斯之間的航班。

號稱「時尚界Netflix」卻在疫情下翻車,Rent the Runway怎麼做?

消費者以更便宜的價格、更快的速度找到喜歡的衣服;品牌能有機會接觸新客戶;Rent the Runway作為平台又能賺錢,還能幫助環保,看似是一個三贏的商業模式。

但疫情卻打亂了一切。

Rent the Runway原先在美國擁有5間實體店面,分別坐落於紐約、芝加哥、洛杉磯、舊金山和華盛頓,本來是寄望虛實整合,能將線下與線上消費者相互導流。疫情讓消費者不但減少購物,更擔憂跟別人共享衣服會導致染疫,Rent the Runway截至1月底的2021財年營收因此較去年減少39%,甚至開除了33%的員工以降低固定成本。

Rent the Runway營收結構.png
Rent the Runway 2020與2021財年營收成本結構。在後疫時代仍持續虧損,營收較去年衰退39% YoY,RTR因此大量減少服飾採購,降低資本投入壓力,同時也減少行銷費用,更開除了33%的員工。 Rent the Runway招股書

為了留住客戶,Rent the Runway宣布用戶可選擇「暫停訂閱」,將取消訂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截至2020年3月,平台的總訂閱用戶(包含活躍與暫停用戶)僅有疫情爆發前的64%,5間實體店也接連宣布關閉,公司宣布未來將走回線上服務加上實體歸還箱的運作模式。

Rent the Runway也減少向品牌大量採購,但提升了寄租的佔比。寄租原先僅佔32%服飾進貨總量,疫情爆發後提升至54%。對品牌商而言,維持在平台上的曝光仍有助於銷售,但Rent the Runway本身可以不需要買斷這麼多的產品。

Rent the Runway後台衣物整理流程
RTR積極向顧客保障每件衣服在標準化清潔之後,都會經過高溫蒸氣殺菌程序,並且會用塑膠套袋,減少運送過程中與服飾的直接接觸。 Rent the Runway招股書

從Rent the Runway看共享衣物商業模式的未來

隨著美國疫情復甦,Rent the Runway的活躍訂閱用戶也從谷底的5.3萬人不斷攀升,近幾季的成長速度甚至大於疫情前,顯示出共享衣物的需求雖然下降,卻並未隨著疫情而消亡。截至今年9月,暫停訂閱的用戶約佔總訂閱戶的30%,相較上季約佔43%的數據,也顯示用戶需求有所好轉。

Rent the Runway也發現用戶對於租借衣服的偏好有了顯著的改變,比起全身打扮的美美的,許多用戶現在更專注於「鍵盤裝扮(keyboard-up dressing)」,也就是只需要裝飾好自己的上半身以參加線上會議,下半身仍穿著休閒服飾,因此平台也增加了更多休閒服的選擇,然而消費者對於休閒服租賃的需求是不是如同禮服或其他上班服飾?不少分析師也對此有所存疑。

Rent the Runway活躍用戶數季度變化
Rent the Runway活躍用戶數季度變化 Rent the Runway招股書

最後,共享衣物在世界各地都不是新鮮的創業題目,除了Rent the Runway,專做美國男性服飾租賃的Taelor,以及台灣各大學內的校園創業,都常常見到二手衣交換或拍賣的點子,不過這樣平易近人的創業點子,要做到成功,卻存在一定難度。以Rent the Runway來看,創業10年以來,卻仍未獲利,主要問題仍在衣物採購與管理的成本難以下調。

目前Rent the Runway有2個大的倉儲中心,分別位於德州與紐澤西,可存放超過200萬件服飾配件,平台沒有自建車隊,而是與美國當地的物流商合作,預計可在2天內送達67%顧客所在地。

這麼大的倉儲中心也須搭配完善的管理流程,Rent the Runway目前是採用RFID標籤管理,為衣物進行標準化清潔與分類,故具有一定的固定成本。此次疫情來臨時,Rent the Runway也受限於此,只能以調整與服飾供應商的合作方式、關閉實體店並資遣部分員工來應對難關。

然而Rent the Runway已經是相對成功的案例,經營10年營運現金流卻尚未轉正,又遇疫情讓股價暴跌,再次顯示時尚租賃產業看似風光,要真正賺錢,恐怕也是不如想像中容易。

資料來源:招股書Rent the Runway官網CNBCSeeking Alpha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周芷安 周芷安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