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從康乃爾出發,Lypid用食品科學技術改良植物油表現,誓言要讓植物肉更好吃!

從康乃爾出發,Lypid用食品科學技術改良植物油表現,誓言要讓植物肉更好吃!
Lypid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植物性蛋白的食品在這幾年愈來愈受到關注,畜牧業排放的溫室氣體、動物福祉以及對健康的重視都是原因之一,植物肉公司Beyond Meat以及燕麥奶品牌Oatly分別在2019以及2021年上市,也印證了這個趨勢。根據GFI和PBFA的的報告顯示,美國2020年植物性食品的總銷售額零售額為70億美元,成長率為 27%,其中植物性肉類的銷售額為14億美元,與2019年相比成長了45%;此外,2020年有57%的美國家庭購買了植物性食品,也高於2019年的53%。

儘管愈來愈多人開始購買植物蛋白的食品,但植物性蛋白食品其實也遇到了新的關卡;以消費成長最快速的植物肉而言,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口感

「過去大家都在強調蛋白質含量的多寡,但是沒有人想過口感的問題,我自己吃起來的感覺,與動物肉實在差太多了,」Lypid創辦人黃仁佑說,他認為正是這個原因,讓植物肉遠遠達不到普及的程度,「其實肉好不好吃的關鍵在脂肪,而植物肉的脂肪只能用植物油替代,這有根本上的差異,也是植物肉要邁入下一個階段的關鍵。」雖然不是資深饕客,但作為一個喜愛嘗試新鮮事物的連續創業家,黃仁佑再次投身新創,而Lypid正是為了解決植物肉的脂肪問題而生。

Lypid植物肉
Lypid官方網站

將技術實力發揮到市場應用,其實是來自康乃爾的滋養

大學時期參加時代基金會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YEF)、且成立了振興獨立書店計畫Readmix的黃仁佑,生來就喜歡嘗試新鮮事物,所以儘管求學時期一直在化學工程領域打轉,但創業的題目卻是五花八門。

「我平常一直在觀察市場的變化,也在尋找可以商業化的技術應用,甚至到美國的原因也是因為創業,」黃仁佑笑著說,從台大化工畢業後,自己就帶著一個知識管理軟體的創業題目參加了Plug & Play加速器,但一山還有一山高,仁佑驚覺自己其實無法分辨別人的創業是好是壞,於是下定決心重回校園以增強自己的技術能力。

隨後進入了康乃爾大學,一切都脫離不了「技術商業化」的氛圍,這對嚮往創業的仁佑來說無疑是個奶與蜜之地;康乃爾強調研究仍須與應用接軌,還為此設立獎學金,鼓勵博士生與企業接軌,而黃仁佑也名列成功申請到這筆獎學金的名單中,身處在這樣的風氣之中,康乃爾大學也成為一個適合尋找創業夥伴的地方。

另一方面,同樣來自台大的李博婷(Michelle)對食品科學極度有熱忱,曾到亥俄州大學修習功能性食品的碩士學位,接著又繼續到康乃爾研讀微膠囊化的食品加工技術,因為同鄉、同校,兩人因此認識,也對彼此的研究很感興趣。

Lypid
Lypid共同創辦人黃仁佑(左)與李博婷(右) Lypid

「快畢業的時候我也在想著我的未來。在研究室待久了,我覺得自己不想再做會被指派任務的工作,既然我有掌握技術的能力,何不去闖一下呢?」李博婷回憶當初創業的契機,因為黃仁佑平時就是個會觀察市場趨勢的人,而自己又握有可能可以改變食品產業的技術,兩人的技術背景也可以相容,於是決定攜手在2020年成立Lypid。

「不以複製動物脂肪為解方」才是Lypid關鍵優勢

植物肉與動物肉最大的差別就在於脂肪的組成,植物肉僅能以植物油取代動物脂肪,然而植物油大多是不飽和脂肪,與動物脂肪相比熔點低了許多,所以在常溫下呈現液態,這在烹飪的情境中會引發一個問題——植物油很快就會氣化,因此目前市面上的植物肉都會加入非常大量的植物油來增添其口感;但是若長期食用,很可能造成健康問題。

李博婷解釋,其實植物肉的脂肪替代問題有不少人在想辦法,但是市面上幾乎都是以「複製動物脂肪」為解方,然而其細胞養殖的方式會耗費大量時間與成本,並不符合植物肉正在成長中的市場需求,而她博士研究中的微膠囊化技術則在此時發揮價值。

「其實微膠囊化並不是新技術,坊間常見含有益生菌的養樂多就有用到這個技術,」李博婷說,困難的地方在於包覆植物油的成分如何組成,才可以讓植物油能承受烹煮時的高溫,進而讓油質穩定,她提到一個關鍵:「其實動物脂肪裡面也有水,不全然都是脂肪,所以我們在包覆的成分中也摻入了水,一來可以起到穩定油質的作用,二來也不會用到那麼多植物油。」除此之外,其他微囊化的組成成分也會影響到整體的味道、外觀、保存期限等等,李博婷在康乃爾大學期間與食品廠合作研究的經驗,此時全部成為Lypid的養分。

入選IndieBio加速商業化,也在台灣徵才中

Lypid強大的技術,使得他們順利入選了2021年夏季的IndieBio加速器。IndieBio是一個專注於「功能性食品」和「生物醫學」的種子加速器,由投資機構SOS Venture(SOSV)在2014年成立,在台也成立有一個國際加速器MOX。

IndieBio除了提供Lypid經費購買研究儀器跟場地之外,也協助他們與產業對接,理解到產業中不同的問題與痛點。藉著這些寶貴的經驗,目前Lypid的商業模式將會分成兩部分進行:植物油技術與自己研發的植物肉產品,「我們目前已經跟十間食品廠洽談合作,我們正在研究如何將我們的植物油放到他們的植物肉內。」黃仁佑說,至於自己研發的植物肉產品,則會以在美國受歡迎、接近肉的原型的培根為首選,預計將在明年開始量產計畫。

Lypid
Lypid

儘管目前都是以歐美為主要市場,但是Lypid已經悄悄在台灣成立了實驗室、準備徵才,「其實台灣的素肉製造很強,但是一直沒有被視為一個產業,這很可惜,」黃仁佑表示,雖然這為他們帶來了一些困難,但是他們仍看好台灣人才的能力,也期許台灣可以成為亞洲的植物肉研發中心。

創業快問快答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A:1. 深入暸解市場,並與關鍵廠商和夥伴建立連結 2. 快速推動並翻新產品開發 3. 直接從國際市場出發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A:如何量產。我們正在評估尋找適合之合作製造商。

Q:長遠來看,公司想成為一家何種類型的公司?下一步的目標是什麼?你們如何完成?
A:開拓高油脂食品的領先者,我們想要做出培根或是和牛類的產品.利用我們獨特之植物脂肪關鍵技術。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活優科技(Lypid)
成立時間:2020/10/22
產品名稱:alternative protein
上線時間:2021/7/15
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曾令懷 創業小聚內容採編 曾令懷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