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Airbnb在中國開始大舉擴張,但它很有可能難逃Uber的老路!

鎂客網 2016-12-10
Airbnb在中國開始大舉擴張,但它很有可能難逃Uber的老路!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Airbnb,可以說是全球共享經濟的標桿企業,從今年8月高調進軍中國市場以來,其擴張的步伐就從未停止過:

  • 10月,與重慶、深圳、上海、廣州4座城市簽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同時還與中國旅游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 11月,宣佈成立Airbnb中國、推出新業務平臺「Trips」
  • 除此之外還有整個中國管理團隊大換血、傳聞收購小豬短租等等。

目前,Airbnb的估值已經達到了300億美元。截至去年,Airbnb已經在190個國家、近34000個城市擁有了200多萬個房源。特別是在上海的房源,短短的一年時間內翻了一番還要多一點。

但是,即使Airbnb的發展如此迅猛,依然不太看好它在中國市場的前景,而是認為它極有可能上演和Uber一樣的結局。

平臺上的參與者都奔著賺錢而來

剛剛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Airbnb,和Uber有著同樣的策略,都是在思考如何維系和地方政府的關系,並且能夠盡量減少政策、法規上可能遭遇的麻煩。只不過他們都忽略了同一個問題:中國大陸信用體系尚未健全,投機主義風氣正在共享經濟領域彌漫。

Uber在進入中國大陸之後,為了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和滴滴展開了一場讓全國人民「震驚」和「喜聞樂見」的燒錢大戰。最終換來的結果卻是:虧損20億美元,將中國業務打包賣給競爭對手。

在雙方燒錢大戰期間,各路媒體報道類似於不良司機和乘客勾結,騙取補貼的新聞屢見不鮮。可以說唯利是圖的作風,帶壞了整個共享出行經濟。而Airbnb在中國,同樣面臨類似的局面。

就在Airbnb進軍中國的這段時間,有很多和這個行業毫不相關的人加入了房東的行列,甚至有的人成為了職業房東,就如同Uber的職業司機一樣。他們隨時關註著仲介發佈的租房信息,一旦有好房源就立刻下手,重新設計裝修之後,成為Airbnb的房東、房子的二房東甚至是三房東。

很多人發現,做Airbnb專職房東的收入遠高於自己工作的收入。

就像當初很多人辭去工作,成為專職的快車司機一樣,Airbnb的專職房東們也是奔著提高個人收入的目的成為了短租房的房東,並非只是將自己閑置的房產出租。而這樣的出發點,是和共享經濟分享閑置資源的初衷相違背的。

中國已有類似平臺,外來的「和尚」並無優勢

一句話:Airbnb來遲了。其實它在去年八月正式進入中國之前,中國短租市場已經有類似於途家、游天下、住百家、螞蟻短租、小豬短租等等公司。而當時中國的線上度假租賃市場交易額已達到42.6億元人民幣,並且預計2017年,整個中國線上度假租賃市場的交易規模將達到103億元。

這些公司當中,小豬短租平臺已經在中國213個城市已有近7萬套優質房源,途家也已覆蓋中國大陸288個目的地和海外及港臺地區1020個目的地,線上房源超過43萬套。Airbnb的房源數量,還難以形成這樣的覆蓋率。

從運行模式來說,中國的短租公司並非單純的模仿Airbnb的C2C模式,而是B2C模式,類似於仲介,這樣的模式更加適應中國的短租市場環境。他們這種通過對線下房源的收集、統一規範化管理,將收入按照比例與房東分成的運營模式,也更加符合中國短租市場的需求。

業務類型屬於政府監管灰色地帶

Uber、滴滴這類的快車平臺,將私家車變身為服務於出行的車輛,在很多人看來是將私家車合法化,而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當時的快車,就處於一個政府監管的灰色地帶。

在Uber被滴滴收購之後不久,相關的監管措施出台,類似於滴滴的共用出行平臺頓時陷入迷茫,不知前路如何。同樣屬於共享經濟的Airbnb,或許也將面臨這樣的困境。

住過飯店的都知道,一般入住之前都有一個身分證登記的流程,做到安全防範的同時,也可以起到監管的作用。而且中國對於旅館業的管理辦法中,也明確規定:

「凡經營接待旅客住宿的旅館、飯店、賓館、招待所、客貨棧、車馬店、浴池等(以下統稱旅館),不論是國營、集體經營,還是合夥經營、個體經營、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經營,不論是專營還是兼營,不論是常年經營,還是季節性經營,都必須遵守本辦法。」

所以說,盡管Airbnb採用的是短租的經營方式,但其依然被定義為旅館。如此一來,就需要遵守相關的一系列規範,包括:工商、消防、公安、稅務等等。而目前來看,這些規範,還並沒有影響到Airbnb。

如此一來,就很可能滋生出很多安全問題,比方說如何保證租戶人身和財產的安全,一旦發生問題,如何賠償損失,在租戶和屋主發生糾紛時,應該如何處理等等。

融入中國,Airbnb還需多加努力

現如今,隨著中國大陸網路約車細則的出台、執行,中國對於共享經濟的監管正在逐步規範化。放眼全球,紐約、巴黎、巴塞羅那、首爾、雅典和多倫多等十座城市的市長已經宣佈結成同盟,對於類似Uber、Airbnb之類的共享經濟公司加強監管。

在Airbnb中國佈局尚未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就很可能面臨強有力的監管,恐怕到時如何生存下來都成問題。

更何況國人利用共享經濟賺錢、中國信用體系尚未完善,Airbnb縱使找到了紅杉資本和中國寬帶資本作為合作者、將阿裡巴巴的支付寶接入平臺、將短租服務接入微信端,恐怕都不足以確保其在中國也同樣成功。

本身授權載自:鈦媒體,原文作者為 鎂客網,微信公眾號:鎂客網,微博@鎂客網。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