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用體驗經濟翻轉產業不能只有浪漫!鳴日號、山鄰山林幕後推手的務實設計學

用體驗經濟翻轉產業不能只有浪漫!鳴日號、山鄰山林幕後推手的務實設計學
曾令懷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一間裝滿臺鐵高層的會議室,氣氛像台北潮濕的二月天一樣凝重。柏成設計的邱柏文站在簡報前,試圖將一輛老舊的火車轉化為移動的五星級饗宴—「鳴日號」和「鳴日廚房」,當他描繪著乘客如何在車上享受雞尾酒、品酒,甚至在廚房旁進行「主廚餐桌」的畫面時,會議室爆發出掌聲。

然而,下一秒各個部門長官幾乎同步舉手,讚揚這個夢想的同時,卻又紛紛表示「做不到」。

這是空間轉型的挑戰:當新創或創業家或造夢者試圖重新定義舊有產業時,最大的挑戰往往不是美學或創意,而是來自體制內不變的保守力量。在Meet Pacific展會中,邱柏文與經營玉里青旅「山鄰山林」的磐鈺營建機構負責人張立杰進行對談,分享如何在「設計 vs. 現實」的角力中勝出,並創造出活化產業與空間的體驗經濟。

移動的國門與黑手的魔術

對邱柏文(首圖左)來說,火車站、機場或旅館,都是一個國家的「國門」,它必須在抵達和離開的瞬間,用最精粹的在地精神、元素和文化,向旅客說聲「Hello 與 Goodbye」。

邱柏文從2019年寫一封公開信給臺鐵,開啟了他的鐵道設計之旅,出發點是對台灣鐵道在生活中扮演「陪伴」角色的觀察。但要將這種浪漫想像落地,必須直面傳統工程與官僚的現實,為了推動設計,邱柏文的團隊需要「非常非常多的證據」來證明他們天馬行空的構想是可行的。

「鳴日號」的成功,不僅在於它榮獲了國際大獎IF設計獎,更在於它打破了鐵路「只是為了從A點到B點」的單一功能限制,從單純的移動變成多層次的感官享受旅程。設計團隊透過實用性與商業前景的數據分析,極力說服業主保留了VIP包廂、高腳吧台和酒櫃等細節,餐食設計上被譽為台灣首輛移動的五星美食車廂。

2025 Meet Pacific
柏成設計創辦人邱柏文(中)提出的台鐵改造構想中,將五星級餐食體驗融入其中。 曾令懷攝影

此外,邱柏文特別推崇台灣的「職人」與「黑手」文化。在車站改造中,他們找到了一位師傅,能將一塊重達 10 噸的舊車站石材,透過挖洞「輕量化」成幾百公斤,最終懸掛在空間中,完成一場近乎魔術般的設計呈現。這塊石頭不僅是裝飾,更是與當地文化連結的精神元素。

當旅館只是載體,「山鄰山林」成為承載地方的核心

故事場景轉換到東台灣的花蓮玉里,一個距離磐鈺營建台中總部開車需要7小時的地方——為什麼磐鈺營建還有投資玉里的老旅社?

新興大旅社是玉里一間擁有 50 年歷史的老旅社,在外人看來,這筆投資或許是個不符商業邏輯的「燒錢」行為。

張立杰直言,他們的順序其實是先有了這個資產,才來開始想像要怎麼設計,「因為這個旅館它只是一個載體。」張立杰說,團隊花了一年的時間進行田野調查與改造探討,並與無印良品的空間改造團隊合作,將其翻修成「山鄰山林青年文旅」。

經營四年後,「山鄰山林」已不再是單純的住宿,而是玉里的在地發聲平台,透過舉辦市集、手作課、講座、小鎮走讀等活動,深入挖掘玉里的故事。商業上的驗證也隨之而來:他們成功將當地赤柯山烏龍莊園的茶品銷售至國際舞台,甚至在國際機場上也能看到他們的產品。

花蓮玉里_山鄰山林
花蓮玉里的「山鄰山林」經過「為在地發聲」的經營理念後,已經成為當地重要的文化傳承核心之一。 圖片提供/山鄰山林

從在地資源出發,不能只想著自己想做什麼

花蓮學生團隊「於是轉身向山裡走去」,則試圖以遊戲的方式實踐體驗經濟,不過他們試圖翻轉的不單單只是一個空間,而是一整片生活場域。

於是轉身向山裡走去的「林田山實境解謎遊程設計」,透過懸疑故事的劇情設計與解謎任務,讓玩家於解謎過程中可以更認識林田山的老建築、鐵道、自然與歷史文化。

這種設計的核心,是將在地生活細節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有感體驗」。團隊成員劉亭妤強調,讓更多人認識一個地方的關鍵是要讓體驗者「沒有負擔」,因此打造輕量化的遊戲架構,只要掃描QR code就可以進行體驗。

團隊成員黃琬喬則指出‘困難點:「結合地方內容與關卡是難的,必須拿捏平衡。」因此從在地資源開始發想,而不能一味地思考「自己要做什麼」相當重要,例如團隊透過田野調查,將在地居民分享的小時候生活故事和「米店進貨時程表」等細節,設計成遊戲關卡,就成為一個成功結合的案例。

2025 Meet Pacific於是轉身向山裡走去
學生團隊「於是轉身向山裡走去」將當地人的孩童記憶,轉化成為體驗經濟的一環。 曾令懷攝影

創業者的告白:夢想與痛苦的平衡藝術

當被問及如何給予那些沒有建築或營造背景,但充滿熱情的「小白」建議時,兩位大師不約而同地回歸到創業最本質的「生存哲學」。

邱柏文的建議充滿了設計師的浪漫:「要是你今天是把錢投入最愛你的東西,其實那就不叫燒錢,那叫把夢想成真。」他鼓勵創業者將最愛的元素放進空間,讓空間成為你熱情的延伸,這樣就不會過度計較成本。

張立杰則給出犀利的商業警世:「創業絕不是開心,創業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他提醒年輕人,必須先盤點兩大資源:資金與人才。在資金規劃上,至少要抓一年的運行費用,而不是三個月。

最關鍵的是:必須要選擇做你自己不願意、不快樂的事情。創業者必須去補足自己的弱點,比如銷售、企劃、市場或財務觀念。張立杰以自身經驗為證:他曾在海軍陸戰隊服役,從只會畫一條線的菜鳥,利用休息時間苦學,最終成為工程署主官。他以過來人的姿態強調:「執行力」才是王道。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曾令懷 創業小聚新創線召集人 曾令懷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