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對投資人千萬不可有膜拜的想法!他們的期望可能會和新創團隊不一樣

startupbeat(香港) 2016-09-23
對投資人千萬不可有膜拜的想法!他們的期望可能會和新創團隊不一樣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跟一些年輕的創業家聊天,不難發現不少都對能夠融到風險投資基金的錢,顯得十分積極及嚮往。

「膜拜」思維未必好

有些新創公司老闆更認為有VC入股,對企業在財務上及各種發展的資源上有很大的幫助;再加上過去幾年資金泛濫,以及各地政府為了減低年輕人失業情況,大力扶持新創公司,一輪又一輪的VC投資的確讓不少創業家產生人有VC投資,我的企業也要有VC支持的概念,甚至筆者也聽聞一些中國大陸的大型VC基金經理在決定投某企業時,居然可以從企業拿到回扣的奇怪交易!

這種「膜拜」VC的思維當然對VC是好事,畢竟使VC有更多投資機會。然而,從新創公司的角度,過於「神化」VC的投資,則未必是好事。事實上,不少VC投資大量新創公司後,並非對每間企業都提供創業家期望的大量資源,很有可能往往就只是給錢,以及要求企業在一段時間內達到各個KPI的要求。

創業家的股權被稀釋之餘,拿了VC的錢,接下來就要思考怎樣去「燒」才「燒得有意義」。

的確,一些新創公司其實拿VC錢的時候,已經或多或少確立了一個可行的生意模式,VC的錢便能幫助企業更快把生意擴大,獲得一定的市場佔有率,並在錢燒完之前找到另外一輪投資者。

然而,更大部分的新創公司在融VC錢時,還在摸索可行的生意模式,拿了VC錢後便開始大幅度增加企業的Burn Rate,本來一個月燒50萬元,現在拿了VC錢,卻開始每個月燒200萬元,可惜,很多情況是業績沒有相應的提升,導致錢很快就燒掉,並且在接近「乾塘」之前,由於業績一般,沒能引起下輪VC投資機構的興趣而死在第二輪的融資之前。

走上正軌才燒錢快

其實,不少成功的新創公司,在肯定生意模式之前,也不會融很多的資金,一旦企業走上正軌後,才融資燒錢加速增長,交出足夠的業績以便吸引下一輪投資機構。

另外一個VC的問題就是限制新創公司退出的形式,原因是VC背後的投資者一般要求的回報不低,VC往往追求最少兩三倍的回報。

VC故此對被投的新創公司的退出方式也有一定限制:例如一個2億美元的VC基金,大概投20個新創公司,其中三分一左右預計全虧掉,三分一打平手,那剩下來的三分之一,就需要變成6億美元的錢(基金原本額度的3x回報),變相要求每個新創公司要變成一個大約1億美元的明星企業。

故此,以VC的架構,不少新創公司都會被VC股東要求再成長、估值再高點才去IPO或賣掉,否則,企業賺一點點對基金來說並不吸引;但是,對新創公司來說,能以5000萬美元、就算1000萬美元賣掉企業,都是已經對新創公司一個很不錯的回報……。

本篇圖文轉載自:startupbeat,原文標題為〈VC基金與企業家期望不一樣〉,Meet創業小聚獲授權刊出。

延伸閱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