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晶片大神」Jim Keller親赴台灣!為何他成立的新創Tenstorrent要來台設點、招募AI工程師?

「晶片大神」Jim Keller親赴台灣!為何他成立的新創Tenstorrent要來台設點、招募AI工程師?
王聖華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SEMICON Taiwan 2025大師論壇上,台灣半導體產業迎來一位重量級嘉賓——有「晶片大神」之稱的凱勒(Jim Keller)。

在論壇中,凱勒不僅談到AI晶片產業的趨勢,更直接宣布,由他擔任CEO的美國新創Tenstorrent將在台灣設立辦公室,對台招募晶片工程師與軟體工程師;同時他也表示,期待與台灣供應鏈建立更緊密的合作。

消息一出引發關注:Tenstorrent是間什麼樣的公司?凱勒又打算在台灣推動什麼計畫?

Jim Keller是誰?為什麼有「晶片大神」之稱?

凱勒在半導體業界之所以被稱為「晶片大神」,是因為他一次次在關鍵世代扮演推手角色,改寫產業格局。

Jim Keller
Jim Keller在半導體業界有「晶片大神」之稱。 截圖自Twitter

1990年代,他參與RISC架構微處理器「Alpha系列處理器」的設計開發,打造出當時全球最快的處理器;隨後在超微(AMD)主導Athlon(K7)架構,讓AMD首度在效能上正面挑戰英特爾。之後,他在新創SiByte開創雙核心設計概念,這項技術很快普及至PC與伺服器。

2008年,隨著蘋果收購P.A. Semi,Keller加入蘋果並帶隊設計A4、A5處理器,成功讓蘋果擺脫外部晶片依賴。2012年,凱勒回鍋AMD,主導Zen架構設計,這一成果在2017年問世,被視為AMD東山再起的轉折點。

隨後凱勒投入車用AI,加入特斯拉擔任自動駕駛副總裁,兩年內完成自研晶片。2018年,他短暫效力於英特爾,2020年則加入新創Tenstorrent,將目光聚焦在小晶片處理器的開發。

「晶片大神」凱勒曾任職英特爾、AMD

公司名稱 職稱 在職時間
Tenstorrent CEO(及前CTO) 2020年至今
Intel 資深副總裁(Silicon Engineering) 2018–2020
Tesla 自動駕駛硬體副總裁 2016–2018
AMD 首席架構師(Zen架構主導) 2012–2015
Apple 架構設計團隊成員(A4/A5主導) 2008–2012
P.A. Semi 技術副總裁 2004–2008
Broadcom 架構師 2000–2004
SiByte 首席架構師 1999–2000
AMD 處理器架構師(Athlon/K8) 1998–1999
DEC 處理器設計師 1982–1998

Tenstorrent願景:打破輝達壟斷,讓AI平價化!

Tenstorrent成立於2016年,總部設於加拿大。公司專注於AI處理器設計,希望挑戰當前由輝達(Nvidia)主導的昂貴、封閉市場。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凱勒指出:「很多小公司不想花兩萬美元買一張Nvidia GPU。」因此Tenstorrent的策略,是提供更低成本的替代方案,讓更多人能夠自行打造AI電腦。

黃仁勳_2025-05-19_侯俊偉攝影_ (2).jpg
Jim Keller成立新創Tenstorrent,意圖挑戰當前由輝達主導的昂貴、封閉市場。 侯俊偉攝影

凱勒在論壇上直言:「AI的世界正在急速改變。現在所有東西都變得越來越龐大、越來越昂貴,還被少數人緊緊掌握。我不希望未來只有這一條路。我們的目標,是打造更便宜、更快速、更靈活的晶片,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這場革命。」

凱勒同時指出,大型晶片的設計週期往往需要數年,成本甚至動輒上億美元,一旦完成,若要因應AI模型的快速演進,就必須重新投入龐大的時間與資金。他認為這種模式過於僵硬,不利於瞬息萬變的AI生態。這正是他推動小晶片(chiplet)設計的原因。

Tenstorrent硬體核心策略:拒絕HBM,走小晶片模式

Tenstorrent推出的代表性產品是Blackhole晶片。這款晶片採用台積電6奈米製程,內含140個AI運算核心與16顆RISC-V處理器,此款晶片的開發成本約8,000萬美元。與主流路線不同,Blackhole最大的特色是不使用昂貴的HBM,而是搭配GDDR6 DRAM與分散式軟體架構,以此達成效能與成本的平衡。

基於Blackhole,Tenstorrent打造出Galaxy系統,能整合多顆晶片,同樣搭配DRAM記憶體,並支援Scale-Up與Scale-Out架構,能夠藉由乙太網路連結多個系統來堆疊出更高算力。公司聲稱,Galaxy系統效能比Nvidia DGX高三倍、價格僅約三分之一。

Tenstorrent
Tenstorrent

這些小晶片、系統能靈活組成不同規模的運算平台,無論是中小企業的輕量部署,還是動輒數千顆晶片的模型訓練,都能在同一套系統下完成。凱勒也透露,其中一款晶片已經出貨給LG,應用於智慧電視晶片。

為什麼「晶片大神」相中台灣?

除了硬體,Tenstorrent積極推動軟體開源,他們推出完整的AI軟體堆疊,全數公開開源,任何人都能下載使用。凱勒認為這種透明與開放的做法,不僅吸引了大量工程師參與,也降低了新創與研究團隊的進入門檻。

為了推動完整且開源的小晶片生態,公司成立了Open Chiplet Architecture(OCA)聯盟,目標是讓不同公司設計的小晶面或系統都能夠自由組合,目前已有30至40個企業夥伴加入。凱勒表示:「我想要建造的,是一個人人都能參與的電腦工廠。只要你有想法,就能在這裡找到工具,組合出屬於自己的AI。」

凱勒強調,台灣不僅擁有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更聚集了大量優秀的工程人才,這正是Tenstorrent選擇在此設立據點的原因。他也提醒,未來晶片的開發週期將持續加快,唯有保持敏捷,才能在AI革命中占據先機。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作者:王聖華,原文標題:「晶片大神」Jim Keller是誰?宣布在台設辦公室、找台灣工程師,他創立的Tenstorrent看中什麼?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數位時代》王聖華 《數位時代》王聖華

清大人社畢業。記者之路由新竹地方創生產業起始,曾參與多本地方刊物與專書撰稿,擅長田野調查與深度採訪。如今踏上探索產業創新的旅途,依然相信文字是能乘載最多想法的媒介。

karina.wang@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