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創業容易守業難,為何缺乏優秀領導者是創投圈的「老大難」問題?

獵雲網 蔡妙娴 2016-08-11
創業容易守業難,為何缺乏優秀領導者是創投圈的「老大難」問題?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我們的時代不缺乏天才的想法,新科技的不斷湧現與運用,解決了許多全球性問題,促進了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繁榮發展。然而,我們卻在矽谷看到了一個怪異的現象:優秀的領導者正成爲稀缺資源。

創業家們發現,吸引愛崗敬業的員工很容易,找一個德才兼備、奮發努力的行政人員才比登天還難。走進矽谷你會發現,領導者的缺乏不僅是各個公司在擴張道路上的核心障礙,從大方面講,也是矽谷能否繼續保持在全球影響力的核心問題。

在矽谷人眼裏,「領導者」這個詞形容的是那些能夠高效運營、管理公司的人。但是優秀的領導者,無論是商業、政治、學術還是組織宗教領域,都不僅僅意味著高效的管理。

在我看來,科技行業的領導者們尚未培養出一種文化,一種堅守勇敢、榮譽、責任和謙卑之心的文化——或許我們也可以稱之爲美德文化。古之思想家告訴我們,手上握有權力的人,必須心懷責任,爲手下的人考慮。

我最喜歡的關于領導的一篇文章來自孫子,孫子說:將者五術,智,信,仁,勇,嚴。僅有智慧會造成手下人的反叛,無條件的仁義會帶來軟弱;一味信任是愚鈍,頑固于力量會招致暴力;過度嚴厲會演變爲殘忍。一個人只有同時擁有上述五種美德,並平衡好它們之間的關系,才可稱之爲一名領導者。

創業成功不代表領導力傑出

打造一家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不容易,但更難的,是成爲一名傑出的領導者。它需要你掌握好對股東及員工的承諾之間的平衡,同時兼懷愛國之心,心系同胞甚至全世界。一個真正的領導者必須爲全人類的進步而奮鬥,但他也會記得,自己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對于敬仰他的那些人來說,都有無比重要的意義。傑出的領導者必須懂得,如何才能讓這些美德和諧共存。

傑出的領導者會激起跟隨者和下屬的忠誠之心。在公元6世紀時,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曾說:「臨之以莊,則敬……舉善而教不能,則勸。」這句話的意思是:在上位者威嚴而仁慈,他們就會尊敬他;如果他不能推舉並教育賢德的人,他就應該受到勸告。

在矽谷,並沒有多少人能讓他人發自內心地跟隨他。我們總是在科技行業看到,許多人茫然若失,換了一次又一次工作,在努力成爲最好的自己的同時,卻沒有一份爲共同理想而奮鬥的熱情。許多自稱領導者的人,被自己立下的承諾壓垮,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他們只能顧得眼前的利益,哪裏還管得上榮譽、德行?

在沒有既定的領導者文化及同行的督促時,處于高壓之下的矽谷創企高管們往往衝動做事,埋葬了他們身上的領導力潛能。

自然,優秀領導者也是有的,大批追隨者也是真的。的確有大公司都敢于追求高難度的目標,敢于直面挑戰,做出正確的決定。但是,這樣的男男女女在科技世界中實在是太少了,鮮有人能了解他們自身的價值,更不用提去實現了。

于是我們也就明白了,爲什麽企業家們在獲得成功之後,常常四處炫耀自己的財富,或不公正地對待他人,好像他們的員工或從前的同事,僅僅是他們用以賺取更多個人財富的工具。

創企之間的鬥爭是非常激烈的,因此,一種「我們VS他們」的思想觀念應運而生。假使這種觀念被發揮到極致,我們就會在創始人身上看到一種冷酷的自私,一種赤裸裸的爲滿足個人野心而沒有遠大目標的自私。

這種世界觀的紊亂折射出了創企文化亟需的一個元素:強有力的領導者。我想起從前波斯帝國著名統治者居魯士大帝曾說的一句話:「成功需要寬宏、慷慨,然而大多數人,往往沈溺于小我,而視之爲滿足其貪婪之心的途徑。」

傑出的領導者不代表工程技術也一流

在培養傑出領導者的過程中,我們所要鏟除的一大攔路虎就是所謂的「工程師中心論」。我們的行業文化強調了精通計算機科學及相關領域硬件開發和技術的重要性,任何一家偉大的公司,都有閃耀的科技文化,都有一支精英計算機科學家團隊。

與此同時,優質領導的無形作用卻被隱藏了起來。在年輕的數學、科學人才身上,我們越來越難看到與之同步的領導能力。對此我們只能猜測說,在當今的情況下,想要成爲一名高級工程師,需要學習的內容實在太多,于是年輕一代根本沒有時間來學習如何成爲優秀的領導者,如何從政治、哲學的角度衡量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甚至說,年輕一代都沒有時間做團體性運動。

創辦一家行業領先的公司不需要創始人有長遠眼光,只需開發出一個爲市場所歡迎的産品即可,但培養一家立志改變世界的公司恰好與之相反。管理學理論的先驅Henri Fayol在19世紀之交曾寫道:技術中庸卻擁有傑出的管理能力的領導者要遠勝于技術傑出卻只有中庸的管理能力的領導者。

爲什麽呢?因爲領導者需要盡可能全面地把握當下的環境,即使有時候無法做到精益求精。借用20世紀英國哲學家Isaiah Berlin的話來說,優秀的領導者需要具備一種「本能」,要能以憑直覺的猜測影響到他人,爲他們描繪出一幅美好的願景。

華盛頓、富蘭克林、丘吉爾都擁有這樣一種跨學科、從廣義上看待世界的能力,而這種從各個角落彙集信息的能力也讓他們成爲了舉世無雙的領導者。在各行各業的巨頭企業中,我們也見到過擁有這種能力的CEO,如卡內基、洛克菲勒、喬布斯等等。

對于一個精通編程的工程師來說,想要登上純粹的領導崗位,需建立一套全新的世界觀,以及學習人際交往的技巧。

矽谷需要好好面對這一領導者稀缺的問題。首先,我們可以通過在各類討論會上提出這個問題:科技峰會、大學會議以及私人討論會等等。想要成功的年輕工程師們應當認識到,領導力是他們必須掌握的技能,雖然這個概念聽起來可能太寬泛含糊。

對于已經坐上領導崗位的人來說,我們必須進行反思,做出改變。在思考如何趕超曆史上卓越的領導者的同時,我們也要致力于培養年一代領導者。

如何成爲更好的領導者?如何將這些價值觀植入到公司和新生代人才之中?在矽谷進一步影響世界的時候,希望我們也能坦誠地談論一下這些問題。

本文授權載自:網易科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