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挑戰馬斯克Neuralink!新創Paradromics完成腦機介面人體實驗,助身障者順利表達

挑戰馬斯克Neuralink!新創Paradromics完成腦機介面人體實驗,助身障者順利表達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腦機介面新創公司Paradromics近日成功完成其首次人體植入實驗,成為繼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Neuralink之後、另一家達成此里程碑的企業。這項手術由密西根大學神經外科醫師Matthew Willsey博士主導,在一名接受癲癇治療手術的患者大腦中,植入了名為Connexus的微型裝置,並於約10-15分鐘後安全取出。

Connexus裝置比一分硬幣還小,搭載420根極細針頭電極,可插入腦組織中記錄單一神經元活動。這次測試驗證了裝置能夠成功捕捉大腦電信號。Willsey博士表示:「裝置被安全地放置下去,而且確實能從大腦記錄到訊號。」

Connexus.jpg
《科技新報Tech News》提供

Paradromics執行長Matt Angle解釋這次手術的低風險性:「當有人正接受重大神經外科手術時,會出現一個獨特機會。顱骨已被打開,部分腦組織即將被切除,此時測試腦植入裝置的邊際風險其實非常低。」

自2015年成立以來,Paradromics已募集1.4億美元(約新台幣42億元)資金,並獲沙烏地阿拉伯Neom投資基金支持。公司在人類測試前,已在數十隻羊身上進行測試,其中2隻羊的裝置已穩定運作超過兩年半。Angle表示,他的目標是打造一款可在大腦中持續運作10年以上的裝置。

Paradromics的主要目標是幫助患有脊髓損傷、中風或漸凍症(ALS)等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恢復溝通能力,將神經訊號轉譯為合成語音、文字及游標控制。腦機介面並不直接「讀取」思想,而是解讀與動作意圖相關的神經訊號。例如,癱瘓患者無法說話,但嘗試做出說話動作時,大腦仍會產生獨特訊號,這些訊號可被解碼成語音。

腦機介面領域競爭激烈,已吸引超過20億美元(約新台幣600億元)投資。目前Neuralink已為至少5位患者做過植入,而Synchron的裝置則已應用於10位患者。

Paradromics計劃今年底展開臨床試驗,在兩個研究中心招募10名患者進行長期研究,經FDA批准後,將持續監測一年,評估安全性及訊號穩定性。Angle認為,未來這類裝置不僅可用於神經退化性疾病,也可能用於心理健康疾病,「同一種腦機介面,既能讀取說話或移動意圖,也能讀到情緒或疼痛感受。」

本文授權轉載自《科技新報Tech News》,作者:Cindy An,原文標題:Paradromics 初次人體實驗腦機介面,Neuralink 有新對手了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科技新報Tech News》Cindy An 《科技新報Tech News》Cindy An

報導有價值、有意義的資訊,同時也會有具備全局觀點、個人觀點的意見或評論刊載,為市場和業內人士關心的趨勢、內幕與新聞。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