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學習平台知識衛星以課程精品化為核心,成功創下募資額突破千萬元的紀錄,並且連年營收破億。
成功的背後,是知識衛星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游弘宇2次創業失敗、1次因不合而離開團隊的經驗所堆疊出來的。
創業總不是一帆風順,游弘宇做了哪些事?又學到了哪些寶貴經驗?
兩次創業失敗,為後續的創業成功奠定了基礎
游弘宇的創業起點並不在教育領域,是在他文大推廣部工作時的side project——物品交換平台。2014年,游弘宇與幾位夥伴創辦了XWAP,運用共享經濟的概念,透過地理位置讓用戶透過線上配對交換生活用品,一方面解決物品浪費問題外,還能促進社交互動。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挺骨感的。」游弘宇坦言,XWAP的發展遇到了技術難題,尤其是外包團隊無法及時交付產品,再加上資金有限,最終導致這個平台無法商業化。
「要做一個產品的時候,如果你要跟工程師合作,需要一些PM的技能,才能把想法和實際執行銜接起來,這樣才有辦法做出一個好的產品。」游弘宇強調,這次經驗讓他明白,創業不僅需要好點子,還需要對技術和產品開發有深入的理解,這也為他後續的創業奠定了扎實的產品開發和技術管理知識。
這次失敗後游弘宇並沒有停下腳步,他很快進入了第二次創業。在受到美國平台Backstage的啟發後,他創立了Showcase,一個幫助導演和製片人快速尋找合適演員的媒合平台。
「演員市場其實是M型的,規模大的演員不會來使用這樣的平台,而小演員往往無法負擔付費服務。」游弘宇分析道,這個平台再次因為市場結構的限制而未能達到預期。
「不是說你的解決方案比原本的解決方案好一些,他就會有機會採用你的解決方案。你的解決方案可能要比原本的10倍好,大家才會願意付錢。」游弘宇發現市場需求不僅僅是提供一個稍微改進的解決方案,而是必須提供一個具有顯著優勢且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產品,才能吸引到用戶並且實現商業上的成功。
營收翻倍,成功的關鍵為何
經歷了兩次創業的失敗,游弘宇並沒有氣餒,反而汲取了寶貴的經驗。
這次他離開了文大推廣部,將目光轉向教育科技,並加入仍處於起步階段的線上教育平台YOTTA。游弘宇觀察到許多線上教育平台雖然投入大量資金和資源,但由於製作成本過高且回收困難,無法實現盈利。因此,他採用群眾募資的方式來降低風險,這一創新策略提高了講師參與的意願。
在他的領導下,YOTTA迅速崛起,並在短短4年內達到破億的營收。可惜的是最終因股東之間的意見分歧,游弘宇決定離開YOTTA,並再次創業創辦知識衛星。
「我們不再單純追求建立平台,而是回到產品本身,聚焦於市場需求,解決用戶的實際問題。」游弘宇憑藉過去的經驗,迅速找到了市場痛點。這次,他將產品本質作為知識衛星的核心策略,而非以設立平台為終極目標。他指出,雖然市場上已有許多線上教育平台,但大多數平台並未真正理解用戶的需求。
「我們首先推出的是語言學習的英文課程,從用戶訪談、研究到課程設計,所有環節都必須確保符合市場需求。」游弘宇分享,他與團隊進行了大量的市場調查和用戶研究,確保每門課程都能精準解決學員的痛點。
知識衛星在短短數年內迅速壯大,營收幾乎每年翻倍成長。這樣的成功源於游弘宇對市場和產品的精準把握,尤其是他採用 「精品課程」的理念,優化課程設計流程,降低開發成本,並提高了課程品質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度。
若要打入國際市場,就先從提升創辦人的國際視野開始
隨著知識衛星在台灣市場的穩步成長,游弘宇開始著眼於國際市場的拓展。他決定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國際視野,並於2023年進入哈佛商學院的高階領袖課程學習。
「亞洲的教育科技產品在全球市場具備競爭力,但要真正進入歐美市場,創辦人的國際視野與背景是關鍵。」游弘宇表示,進修的目的是希望將台灣的教育科技推向全球舞台,並透過哈佛的國際人脈與資源,為知識衛星開拓歐美市場打下基礎。
目前,知識衛星已經開始韓國及東南亞的夥伴進行合作,並計劃在不久的將來進軍歐美市場。游弘宇強調,透過建立國際化的團隊與多元的課程合作,知識衛星將能夠在全球教育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喜歡喝飲料的話多人類。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