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看到的公車裡,每100台就有70台安裝了我們的控制器產品!」科飛數位(KopherBit)共同創辦人暨總經理王詠辰(首圖)分享。
控制器就是控制車身的系統,例如車門的控制器包含遙控上鎖、車窗控制等等。過去車輛的各種控制器由車廠的研發團隊設計,不僅要設計硬體電路板,還要負責軟體程式碼。
隨著走向「軟體化」的時代,車廠品牌在軟體的研發面向變的越來越廣,業務難以聚焦管理。為降低研發成本,車廠品牌開始希望把控制器外包給代工廠。
「只要確保安全,車廠會願意把產品從設計、製造完全外包,但是困境就是過去的代工廠缺乏研發的工具。」王詠辰說。代工廠也想吃下這個業務,進一步擺脫純代工的低毛利困境,但問題是缺乏相關的開發經驗,而科飛數位開發的軟體工具KopherSAR就是為此而生。
代工廠除了製造,也可以生產「好產品」!
為什麼代工要介入研發這麼困難?
每個車廠、車款、年份的發動引擎、車窗、調整座椅的操作方式都不同,而這些不同都是品牌車廠在研發階段早已經決定好的,透過各自獨立的硬體規格來保有品牌「特色」。
但不同的硬體規格也限制軟體開發的函式庫或程式碼,導致之後作業系統的開發商也受限於此。雖然2015年出現車輛開放系統架構(AUTOSAR)作為標準,但參與的162個車廠、零件供應商、開發工具廠商也多是由大廠訂定。
過去代工廠只負責依照車廠給的指示進行硬體的製造:車門電控系統,車廠會決定用什麼晶片、電力系統,如何搭配儀表板顯示等等,到了代工廠手上,只要將這些配件組裝即可。
對代工廠來說,因為缺乏軟硬整合的研發能力與經驗,就算了統一規格也難以直接幫車廠定義好產品。所以當代工廠需要自行研究晶片、電力系統,甚至如何搭配其他車用零件的系統時就會卡關,獲利空間因此受限。
讓代工廠有設計能力,「一條龍」軟體服務是關鍵
要協助協助台灣車業代工廠做轉型,科飛數位在車子控制器的製程中提供了一條龍服務:前端的硬體設計圖的數位化、中端的軟硬整合代碼生成,以及最後的參數微調。
在前端,科飛數位的軟體工具會把車廠的PDF設計圖檔從不規則的數據轉成電腦可以讀取的數據,例如將設計書的硬體尺寸數字一一轉換成表格內的數字,以利後續設計軟體可以直接使用,做到數位化的第一步。
到了中端,科飛數位會將這些數據自動生成為軟體代碼包,也就是幫助代工廠找到合適的軟硬操控方式和韌體,並協助客戶把軟體輸入到控制器硬體裡以進行研發、調配。王詠辰表示,這個階段是科飛數位的競爭關鍵與利器,因為轉換的規則有汽車產業的know-how存在其中,包含法規、車廠需求、產業規則等等。
最後則是控制器的參數調校、驗證的功能。如此一來,代工廠便有能力自己掌握軟、硬體技術,將產品從設計到製造一手包辦,提高利潤。
「中端是最有利潤空間的!」王詠辰分享,大車廠會付鉅額資金向軟體公司買斷和硬體相對應的特許軟體服務,但小車廠、或農業機具、電動巴士、無人機等商用車和特用車的廠商則沒有足夠資本去獲得這些服務,這成為科飛數位思考商業佈局的一個關鍵。
除了騎車外,輕型載具、電動巴士也不可或缺「控制器」
科飛數位以進軍大廠較多的民用汽車市場為終極目標,但因為該市場相較於一般消費電子產品市場更為封閉且要求嚴格,如今公司先專注於農業機具、電動巴士、無人機等商用車和特用車的車輛控制器商機。
又考慮到小車廠可能沒有研發控制器硬體設備的量能,背景為工研院機械所的王詠辰也和團隊跨足研發電路板的硬體設備,供客戶選擇使用。即便科飛數位的商業模式如今仍以買斷為主,但為管理考量,科飛數位希望能逐漸轉為提供訂閱制服務。
王詠辰表示,這個題目並不常見,但是頂著清大動力機械的深厚實力,再加上在工研院已經打造出一套可以商業化的產品,為了將團隊人才留在自己身邊,因而在2022年決定創業,「可能也受家裡影響,我一直有這個創業夢,也希望可以成功。」王詠辰笑著說。
創業快問快答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A:因為汽車市場相較於一般消費電子更為封閉跟要求嚴格,分工嚴謹下很多投資人無法馬上理解科飛數位的核心業務及工作目標,我們通常會以平易近人的例子進行說明,積極與客戶及投資人等外部對象溝通,強化外部對我們的業務理解。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A:具有產業關係鏈的投資者。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A:1. 敞開心胸與工作夥伴討論事情 2.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3. 懂得抓大放小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科飛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22年
產品名稱:KopherBit Development Platform(KDP)
官方網站

2002年生,新聞系,希望文字能代表自己。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