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15分鐘驗出230種殘留農藥!汎鍶科藝用光電技術顛覆傳統農藥檢測,還要前進泰國市場

feature picture
侯俊偉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沒有人想吃到農藥,但消費者該怎麼避開?

台北市衛生局日前公布11月生鮮蔬果殘留農藥抽驗結果,高達22%的產品殘留農藥含量超標。也就是說,目前在市面上流通的生鮮蔬果,可能有超過1/5的產品都有農藥殘留量超標的風險。然而,傳統的農藥化學檢測平均需要耗時5~7天的時間,等到檢查報告出來,蔬果可能早已被消費者吃下肚。

汎鍶科藝打造「拉曼光譜農藥殘留快檢系統」,把光電檢測技術用來判斷農藥殘留,只要15分鐘即可完成快檢,還可以直接在田間進行檢驗,從源頭預防農藥超標的作物流到通路中。

汎鍶科藝系統檢測示意圖
汎鍶科藝打造拉曼光譜農藥殘留快檢系統,用光電技術檢測作物農藥殘留,15分鐘即可完成檢測。 侯俊偉攝影

從「源頭」管理農作物,降低健康風險與回收成本

傳統的農藥檢測只能在化學實驗室進行,透過不同的精密設備分析比對,大約需要5天以上才能完成。然而,生鮮蔬果的保存期限較短,農藥殘留量超標的蔬果可能早已流通至市面,不只對消費者造成健康威脅,超標農作物回收的高成本也會成為農會、超市等銷售通路的負擔。

汎鍶科藝的拉曼光譜農藥殘留快檢系統可以直接在田間進行快篩,在作物採收前進行檢測,如果檢測出高風險的農作物,可以延緩採收作物降低農藥殘留量,通路商也可以選擇不進貨該批作物。透過源頭管理的方式,可以直接預防高風險作物流通至市面,降低風險與成本,同時為消費者的健康把關。

奈米結構芯片放大訊號,內建230種農藥資料庫

汎鍶科藝的源頭快篩分為四個步驟。首先,待檢測的作物需要透過特殊溶液進行淋洗,萃取出的溶液會用粉劑淨化,產生化學反應,接著需要將溶液濃縮,提高檢測的靈敏度,最後再將濃縮後的溶液滴到芯片上,放入汎鍶科藝的拉曼光譜農藥殘留快檢系統進行檢測。

汎鍶科藝檢測耗材
作物需要經過特殊的溶液淋洗、粉劑淨化、濃縮,才能進行檢測。 _侯俊偉攝影

拉曼光譜農藥殘留快檢系統採用拉曼光譜原理,拉曼原理利用光照射到物體後的散射現象後所產生的物理訊號,分析物體的分子結構。然而,這些物理訊號通常很微弱,難以偵測作物內的農藥殘留量。因此,汎鍶科藝研發出奈米結構芯片,透過芯片放大訊號,可以將檢測極限由ppm(百萬分之一) 拓展至 ppb(十億分之一) ,偵測出微量的物質成份。

透過奈米芯片放大訊號之後,汎鍶科藝會針對內建的農藥資料庫進行比對。「化學物質都有專屬的特徵訊號,就像人類的指紋一樣。」汎鍶科藝創辦人趙偉忠(首圖右)說。汎鍶科藝的農藥資料庫已經內建230種常見的農藥的特徵訊號,可以根據作物的農藥種類、農藥殘留量,在軟體上計算出該作物的風險指數,將檢測作物分成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等。

汎鍶科藝農業風險值軟體示意圖
汎鍶科藝農業風險值軟體會根據作物的農藥種類、農藥殘留量,計算作物風險指數,將檢測作物分成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等。 汎鍶科藝官網

準確率達八成以上,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

汎鍶科藝團隊表示,他們的快檢系統的準確率可以達到八成以上,這其實是汎鍶科藝團隊花費許多時間與積蓄,才得到的成果。擁有光學技術背景的趙偉忠表示,當初決定出來創業的時候充滿了信心,之後卻發現創業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新的技術成本高,而且要進入市場並不容易。」趙偉忠回憶道。汎鍶科藝經歷了七年的時間進行研發,才成功推出產品。

目前,楓康超市、花蓮縣蔬菜運銷合作社、南投仁愛鄉農會等都是汎鍶科藝的合作客戶。除了國內市場之外,汎鍶科藝也已經與泰國農業科學院、亞洲果菜市場取得合作,拓展國際市場。

創業快問快答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A:創業面臨的幾項關鍵議題,就是技術到商品銷售到生存營運,需要為技術產品找到好的營運模式,對的產業連結,以及支持理念的投資者,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A:發展的快篩技術是否政府承認。我們發展的技術產品與農業部農藥所主管機關暨國家實驗室級共同開發,並取得台灣獨家專屬授權,獲得農業部授權溯源檢驗標章,成為政府認可的自主檢驗建議方法。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A:
1. 建立獨特的deep tech的競爭門檻。
2. 讓傳統檢驗變成數據化及AIOT化。
3. 完成建立雲端數據平台,成為農業大數據中心,可被追溯性不被竄改,成為準智慧農業區塊鏈平台。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汎鍶科藝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2年
產品名稱:RAPID表面拉曼光譜快速檢測雲端系統
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邱楷涵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邱楷涵

有點矛盾的ISFJ,喜歡用巧克力牛奶開啟新的一天。沒事喜歡聽聽歌,颳風下雨都還是要打排球。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