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當AI成為你的客服員—PolyAI獲千萬美金募資,技術來自台灣之手!

當AI成為你的客服員—PolyAI獲千萬美金募資,技術來自台灣之手!
PolyAI影片截圖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您好,敝姓陳,很高興為您服務。」這是我們致電客服中心時常聽到的第一句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很可能會遇到聽起來一模一樣,但不太需要等、解決問題速度更快地客服出現——「您好,我是AI客服人員,很高興為您服務。」

「對話式服務新創」PolyAI成立於2017年,專門為客服中心打造數位語音助理,幫助公司用更低的價格處理更多的顧客問題,以減少顧客等待時間、增加顧客滿意度及提升回購率。今年九月初,PolyAI在A輪募資中成功募得1,400萬美金,領投的是矽谷創投Khosla Ventures,其他投資者包含Point72 Ventures、Amadeus Capital、Sands Capital Ventures、Passion Capital與Entrepreneur First。加上前兩輪募資,新創目前共募得2,800萬美金,預計將使用資金來加速拓展美國市場。

PolyAI的共同創辦人Nikola Mrkšić、蘇培豪(Pei-Hao Su)與溫宗憲(Tsung-Hsien Wen)皆為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博士,其中蘇培豪與溫宗憲都來自台灣。

三位劍橋博士卸下頂尖學者光環,投奔未知創業路

PolyAI是間人工智慧新創,藉由開發的AI語音助理幫助自動化客戶服務。「我們的術語叫做『多輪對話式AI(multi-turn conversational AI)』,用戶就像跟普通人講話一樣。與目前客服中心相比,PolyAI語音助手讓顧客滿意度增加了40%,且通話時間減少了五分鐘。」共同創辦人之一Nikola Mrkšić說道。目前PolyAI支援五十多種語言,多被歐美銀行業、電信業、零售商、醫療院所拿來使用,在2020新冠疫情全球爆發時,更是緩解了許多被求助電話灌爆的醫療機構壓力。

Nikola Mrkšić、蘇培豪與溫宗憲是英國劍橋大學博士班同期好友,他們長期研究人工智慧對話系統,擁有亮麗的學術成就,卻發現這種非常聰明的技術被實際應用商轉的例子卻不多。在一次的酒吧閒聊中,三位AI學者開始萌生跳脫科研界的念頭,希望透過實際創造AI對話的解決方案,將研究成果確確實實地回饋給社會。數個月後,他們卸下科研菁英的光環,投入了未知的創業之路,PolyAI正式誕生。「人生在世,真的是瞎子摸象,你永遠不知道未來的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而這些少見的黑天鵝,往往才是決定一個人人生走向的關鍵決定因素。」溫宗憲在媒體採訪時說道。

AI大時代來臨,疫情帶來的改變將成永恆

事實上,語音助理在AI應用上並不少見,包含Nuance(近期被微軟收購)、Isoft、Interactions、SmartAction與Replicant都提供與PolyAI相似的服務,不過PolyAI表示,他們的獨門秘方在於:各種不同的強大編碼模型。他們融入劍橋研究室多年的專精技術與學理知識,透過幾十億筆自然語言對話,事先訓練這些模型來因應各種不同的對話場景。「這對語音通話特別重要,因為客戶不是講關鍵字的,他們會講故事、會打岔、會問問題,然後通常會想主導整個對話。」

PolyAI認為自己勝於其他競爭者的地方還包含產品落地應用速度更快、可用的語言種類更多、以每分鐘計價等。「我們的機器學習機制是想增加客服人員的產能,而不是去取代他們⋯⋯我們的AI數位客服需要透過聆聽人類對話來學習。」PolyAI說道。

Customer Service
Photo by Charanjeet Dhiman on Unsplash

話雖如此,隨著AI應用的範圍越來越廣泛、投入公司越來越多、精確度提升的越來越高,很多原本以為是「科技輔助」的工作正變成「科技主導」逐漸消失,包含售票員、聽打員、收銀櫃檯人員等。根據麥肯錫「疫情過後的未來工作」研究指出,疫情影響加速了許多產業的自動化與數位化,首當其衝的便包含客服與餐飲業,光在美國,顧客服務與餐飲服務職位就可能減少430萬份。

至於AI助理們是否真的不會取代真實客服人員? 這個問題可能要靠時間才能得到正確答案。

參考資料:silicon canalsunite.aiTechcrunch天下雜誌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Winnie Wu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Winnie Wu

Winnie Wu is a journalist covering news about technology, business strategies, and startups -- inside and outside Taiwan, in Chinese and in English. She has also cooperated with Advantech and Scientific American.

Deeply drawn to discovering and sharing interesting stories and ideas, she plans to pursue a Master’s degree i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overseas next year.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