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iKala滿10歲了!將在第四季成立日本分公司,更喊出10億元營收目標

feature picture
iKala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到現在還有人會問我:線上卡拉 ok 的業務疫情間應該很不錯吧。」iKala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首圖左)於今(9)在 iKala 10 週年的記者會上說。

iKala 創立於 2011 年,以直播技術為核心推出線上卡拉 ok、直播平台等服務,在 2015 年轉型成為 B2B 的 AI SaaS 企業,自轉型後營收成長 78 倍,今年營收預估將突破新台幣 10 億元。

除此之外,iKala 也分享了其他營運的數據,包含 10 年間團隊成長了 10 倍、研發投資比例成長 3 倍、打造了超過 12 種 AI 和機器學習服務,協助數位轉型的客戶數超過 400 家,其中不乏多家《財星》500 大的企業,更有超過 1.5 萬家品牌、17 萬家東南亞社群商家與企業選擇 iKala 網紅行銷與社群電商服務。

雲端成長50%、商務2.5倍,iKala 2021年目標營收10億元

iKala 旗下有 2 大主力產品:雲端與商務。

雲端方面,iKala Cloud 以多雲基礎設施和 CDP(顧客數據平台,Customer Data Platform)協助企業接軌數位轉型,在疫情間的詢問度也相當高,現已擁有 400+ 家客戶,包含信義房屋、均一教育平台等。

另外一個產品則是 iKala 商務,包含網紅行銷平台 KOL Radar,以及社群電商服務 Shoplus。KOL Radar 已囊括超過 10 萬筆來自台、港、馬、泰、日等國家的網紅資訊,數據更橫跨 Facebook、YouTube、Instagram 及 TikTok。

Shoplus 則是社群電商工具,協助品牌主快速整合 Facebook、Instagram 等社群銷售通道,在直播時可立即管理訂單並進行顧客管理。原先 Shoplus 在東南亞推出,獲得不錯的好評,在泰國單一國家的 GMV 達到新台幣 22 億元。今年 6 月底,iKala 攜手全家在台灣推出「Shoplus 商店家」,由全家提供物流、金流,來服務台灣的商家,現已有 1,800 個商家註冊使用。

延伸閱讀:Shoplus回台灣!iKala攜手全家推「Shoplus商店家」推社群電商服務,看中什麼商機?

iKala

喊出 2021 年目標營收 10 億元,程世嘉透露,雲端現在還是 iKala 主要的營收來源,未來 3 年設定的複合年成長率為 50%;商務部分,未來 3 年每年的複合成長目標則是 150%。

至於已經 10 歲的 iKala,如董事簡立峰(首圖右)所說:「不可以再稱自己是新創。」問道未來是否有上市的計畫,程世嘉則說目前沒有太多可以說的部分,但在近期軟體公司於台灣上市後取得相當不錯的表現,「如果上市,絕對會慎重考慮家鄉(台灣)。」

海外部分,除了新加坡、泰國等分公司之外,iKala 預計於第四季開設日本分公司,加速東北亞的拓展。簡立峰也表示:「400 年前的台灣,航海是沒有國界的,所以台灣人可以四處航行;數位也沒有國界,台灣所處的地點微妙,有中國大市場的刺激、東北亞成熟品牌的經驗,以及東南亞龐大的市場。只要穿透任何一點,就不會有市場太小的問題。」因此,他也勉勵台灣新創勇敢出海。

推高年級AI實習生計畫,提升銀髮族數位能力

除了 10 週年的回顧與展望,iKala 也宣布投入企業社會責任(CSR)計畫,根據國發會的數據顯示,2020 年台灣老年人口已達 16%,預期在 2025 年提前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每 5 個人就有一位是 65 歲以上的資深市民。除了老化,城鄉發展失衡、嚴重高齡少子化,產生「數位落差」侷限在地商家發展也成衍伸問題。

iKala 推出了「高年級 AI 實習生」網紅行銷及 AI 社群電商能力培育課程,提升銀髮族數位能力。另也將推出「iKala 在地特色商家數位轉型專案」,投入千萬輔導 3,000 家台灣特色小農和在地商家轉型社群電商。

程世嘉也不諱言地說,這些投入將會兼顧商業價值,因為唯有如此才有機會達到正向的發展。他舉了一個例子,是開發出蘋果麵包的劉麵包公司,老闆已是超過 90 歲的高齡,iKala 也在接洽當中,嘗試協助將產品透過線上管道更有效地銷售出去。

而展望未來,程世嘉有非常遠大的目標:「被丟到游泳池可以在岸邊休息,但是被丟到海裡就一定要學會游泳。iKala 航向海外市場,希望我們立足台灣、放眼世界,把台灣的 AI 技術、網路軟體人才,帶到更多東南亞,甚至是南美洲的國家。」

責任編輯:蕭閔云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作者:陳君毅,原文標題:不能再自稱新創!iKala滿10歲了,喊10億元營收目標、第四季成立日本分公司

TAGS: # AI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數位時代》陳君毅 《數位時代》陳君毅

《數位時代》主編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