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已經習慣慶典被取消了。」iKala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笑著說。出生於 1981 年的他,被認為是最慘的大學生世代,開學活動遭逢 921、畢業典禮則碰上 SARS,「10 週年活動改成線上舉杯喝酒慶祝,好像也是人生特別的經歷?」
10 週年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都是值得紀念的一刻,代表走過了掙扎生存的階段,往下一個里程碑邁進。對 iKala 來說亦然。自 2011 年創立以來,儘管創業的題目有過幾次轉換,但終究是在一片新創公司中成為活下來的那一家,並在去年獲得約為新台幣5億元的募資,無疑是對團隊來說最大的肯定。
回到 3,600 多天前創業的那一刻,程世嘉用「太天真了」來形容自己。
轉型、轉型、再轉型
在創立 iKala 之前,程世嘉人人欣羨的學經歷就自帶光環,台大、史丹佛畢業、Google 工程師,更是台灣第一位登上 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的講者。但在 30 歲那年,他正式投身創立了 iKala,從線上 KTV 做起。
「真的太天真了,以為網路公司開了之後就會自己成長,很快可以跟 Google 一樣酷。」程世嘉說,雖說天真,但在而立之年撇下優渥的環境追求夢想,還是跟自我期許脫不了關係,「30 歲,好像想要試試看扛起責任,如果我選擇繼續當一個工程師,所經歷、遇到的事情一定會少了很多。」
也許也跟家庭環境有些關係,他的外祖父是矽品集團創辦人,父親是眾達科技創辦成員,「所以對我來說,創業好像不是一件很不尋常的事情,底線是不要影響到家庭的經濟、不要壓全部的身家進去。」
儘管擁有創業家的基因,iKala 沒有少過顛簸,但次次都能化險為夷。從線上 KTV 開始,遇到棘手的版權歸屬問題,轉型做直播平台 LIVEhouse.in,因業務拓展速度追不上昂貴的頻寬,只能忍痛關閉,之後與 Google 合作,成為 Google 雲端的代理與開發商,再轉向切入商務領域,開發出網紅媒合平台 KOL Radar 與社群電商工具 Shoplus。
「外界看來,iKala 的創業題目不斷改變,但對內部來說,早期我們靠著串流技術轉型直播平台,也讓我們在 Google 雲端時期可以給客戶更多不同的串流產品,轉進切入網紅與社群行銷,則是靠我們一直緊抓在手上的資料分析與 AI 的技術。」程世嘉說,掌握核心技術、小步快走,是 iKala 撐過轉型的關鍵。
但轉折、轉折、再轉折,還是有很多沮喪與痛苦的時刻。
感性的理工人,理性的文化人
怎麼排解痛苦、消化沮喪?
「在公園走來走去。」一時之間有點不確定是真是假,但程世嘉緊接著說,「有段時間因為太常去散步,整個人都曬黑了。」另外,就是看漫畫,他最喜歡的漫畫是《JoJo 的奇妙冒險 星塵遠征軍》(第三部),「這是第一部有『替身』的 JOJO!」
替身是《JoJo的奇妙冒險》中的超能力,由精神力所產生,具有強大力量的影像。如果程世嘉也有替身,感性或許會是他的替身能力。不管從學歷、經歷、或 iKala 堅持的 AI 領域來說,程世嘉是絕對理工人,卻沒有想像中的理性。
「我真的是一個過度感性的人。」
像是員工的去留就曾讓程世嘉大為感傷,「轉型 LIVEhouse.in時,有 1/3 的員工選擇離開,這真的很痛。」程世嘉說,「真的非常難過,我個人的感情放得太深,每一個員工的離開,都讓我覺得自己被否定了。」但新手執行長隨著時間成長,現在程世嘉已經會用更寬廣的角度,看待員工的來來去去,「路很長、人生也很長,未來說不定還能合作,至少維持著良好的關係吧。」
在《JoJo的奇妙冒險》之後,程世嘉分享了更多不那麼理工人的一面,「我很喜歡看書,特別喜歡看歷史書籍,追劇,科技人狂推的《星際大戰》、《星際迷航記》我都覺得還好,更喜歡闡述歷史、大時代脈絡的劇。」
但為什麼會念理工?
這時候程世嘉理性的一面就回來了,「那時候覺得理科比較有前途啦,我從小就喜歡數學,尤其上大學的時候,資訊革命就要開始了,所有人都在討論寫程式。」但很快地又為了自己既理性又感性的個性補了一句,「可能跟我是雙子座也有關係?」
在營運穩定後,企業文化則是程世嘉體現理性與感性並存的具體事項,他期待文化是 iKala 基礎設施的一環,「我們要想辦法把文化具體化、具象化,不是突然丟出一些文化條文,而是把自由與責任真正當作最高的做事原則。」
但飄忽不定的文化,要具象化並不容易,iKala 透過紀錄、實際的案例,把理念傳達給員工。10 週年之時,iKala 也預計出版一本「文化書」。其中有一個讓程世嘉記憶深刻的案例:2013 年時,有一位工程師覺得公司應該要採用協作工具 Slack,「他寫了很長的分析報告,詳細撰述、分析我們為什麼應該要導入這個工具,這是一件小事,但是是扁平的象徵,我在收到之後就決定全面導入 Slack。」
iKala的未來:一間沒有我也能營運下去的永續企業
採訪到了最後,話題回到了 iKala 的 10 週年,如果 iKala 是一個小孩,也到了即將面對小學後段的歲數。
「iKala 跟我教育小孩有點像,你永遠都希望小孩子獨立自主、適應世界、過得平安快樂。我也希望 iKala 是一家這樣的企業,能夠永續、適應力強,而且員工過得開心,面對外界的變化不會感到焦慮。」程世嘉停頓了一下,「所以一定要放手啊,我希望打造一家不需要我的企業那才是真正永續的基礎。」
10 年,距離永續還有很大一段距離,但距離人類的「成年」已經走了超過一半的時間,8 年、10 年後再來看,iKala 是否能做到獨立自主、適應世界,將會是一件相當有趣的事情。而且《JoJo的奇妙冒險 星塵遠征軍》的主角空條承太郎,也是在約莫成年之時打敗了最後的大魔王啊。
程世嘉
出生:1981 年
學歷:台大資管系、美國史丹佛大學電腦科學所碩士
2011 年創立 iKala(愛卡拉),於去年 5 月獲得緯創領投約為新台幣 5 億元的投資。目前專注於雲端業務與網紅、社群行銷等商務事業。目前員工數約為 140 人。
責任編輯:蕭閔云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