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Pop Up Asia創辦人陳小麥、獨立音樂產業推手陸君萍:在音樂與文創的路上,我們都需要書的幫忙

feature picture
創業小聚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6 月份的每個週五,創業小聚在誠品信義店陪大家一起夜讀!新24小時書店「誠品信義店」與「創業小聚」以「夜讀業讀」為題,訴說新創家與創業推手在日以繼夜地追尋夢想旅程中,如何從書中獲得他們想要的解答?

繼上一週「冒險解答,從書中找到實現創業的路徑」後,第二週的「夜讀業讀」以音樂與文創為題,邀請到過去十二年都在音樂產業、現為策展顧問及作家的陸君萍,以及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執行製作人陳小麥分享,自己在追求理想、開創生活風格的路上,「閱讀」帶來了什麼力量,又為讀者推薦了哪些選書。

夜讀業讀第二場以音樂與文創為題,邀請獨立音樂資深工作者陸君萍以及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執行製作人陳小麥分享 創業小聚

陳小麥:沒人教我如何把熱情變成志業,但是閱讀幫了我

陳小麥畢業於台藝大廣電系,從 2005 年開始專注於手創、手作領域,2008 年成立品牌 CAMPOBAG、並曾進駐大稻埕 URS155 基地,2016 年創立第一屆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提供手創者一個展現自我的舞台,並且為手創圈打造完整上下游產業鏈。

我的人生就是徹底實踐,讓喜歡的事成為生活。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創辦人陳小麥

甫開場,陳小麥就點出自己的理念。大學期間,陳小麥曾經做過許多打工,舉凡從麥當勞到新聞公司都在範圍內,不過並不是為了錢,而是探索自己的興趣所在,「我希望自己可以畢業後就做喜歡的工作,而不是透過不斷換工作來尋找。」2005 年,小麥與打工的同事一同辦了一個創意市集活動,進而發掘自己對於手作創作的興趣,「因為看到創作者在創作手作的時候,眼中散發光芒,他們好像掌握了自己的人生一樣。」

創業小聚

那個時候,台灣對於創意市集的概念還很模糊,但是為了讓更多設計、藝術相關背景的人們有個展現自己的舞台,陳小麥在 2008 成立以手創市集的內容為主品牌 CAMPOBAG,也在 2012 年時進駐大稻埕 URS155 基地,隨後在 2016 年舉辦了第一屆亞洲手創展,將亞洲各地的手創者集結在一起,相互交流分享,也凝聚製造商、材料商、通路商等等,希望手創市集不只是一個活動,而是一個可以具有商業價值、國際性的產業。

然而創業的這十幾年間,小麥不斷思索著自己的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如何讓自己在做喜歡的事情的同時,還可以繼續活下去;尤其是在 2012 年進駐大稻埕期間,小麥遇到了重大挑戰,並且深深體會到自己的不足。

閱讀不只是學習,也帶來新的想法

「那時候我認識到:我不是一個很厲害的創業者。」就好像是當了爸媽之後才開始如何學習當爸媽,創業者也是一樣;小麥回憶,那段時間雖然非常辛苦,但是也開始沈澱自己,「沒有人逼我創業,是我自己決定的。」小麥體悟到,自己必須有所學習,並且開始從書本裡找答案。

1. 《公司賺錢有這麼難嗎》:讓服務成為產品

「那時候看完就覺得,天啊!為什麼不讓我早十年看到這本書!」由於是一間以服務為主要業務的公司,這本書的觀念大大顛覆了小麥對於服務的想法——必須要「讓服務產品化」,亦即先讓消費者付錢,才可以享有服務的價值;另一方面,也有越來越多手作產業將自己的產品開始服務化,例如課程、親手體驗等等,讓消費者感覺到自己買到的是只屬於自己的產品。

2. 《獲利優先》:先預設獲利,才可以減少成本

經營一間公司,部分人第一時間對於獲利的想像是:收入 - 支出 = 獲利,不過這本書卻翻轉了小麥的觀念,書中說應該要先預設自己要賺多少,將收入減掉獲利後,才是自己可以揮霍的成本,如此一來就可以有不斷的獲利,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支出,「以前市集都是以貨養貨,把這一批的收入投入於下一批的創作;但是這本書告訴我:想商業模式的時候,第一天就該獲利。」

3. 《壽司幹嘛轉來轉去》:用漫畫解釋經營公司基本觀念

儘管自己對於數字反感,但是經營公司仍然需要碰到數字,例如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等等,小麥也曾經進修上課惡補過,「但現在仍然是一知半解,」小麥笑著說,在遇上這本書之後,對於公司的運作更熟悉了;因為是以漫畫的形式提醒該注意什麼、公司正在發生什麼事,「很多事情不會是一次就懂的,但也許換個方式會更好瞭解。」她提到。

創業小聚

分享結尾,小麥另外補充了《一人創業》、《OKR 做最重要的事》兩本書,分別可以幫助自己釐清自己的興趣所在以及公司的管理方式,此外小麥為了逼自己保持閱讀與學習的習慣,也另外開了 IG 帳號與大家分享閱讀心得,「希望大家可以讓自己喜歡的事情成為生活。」

陸君萍:為了解決難題,我必須閱讀,就像人生一樣

陸君萍為資深的音樂及創意產業工作者,曾任街聲(StreetVoice)副總經理,舉辦過簡單生活節、Park Park Carnival 等音樂節,並打造經紀品牌「如此」,簽下獨立樂團「那我懂你意思了」、也負責包括岑寧兒、南瓜妮歌迷俱樂部等獨立音樂人/樂團的經紀工作;離開街聲與如此之後,陸君萍加入左腦創意團隊擔任策展顧問,目前也應新媒體「女俠 ina」之邀開設專欄「性愛迷航記」

「人生有許多巧合,過去的經驗推著我走到了現在。」陸君萍早在學生時期就接觸到了所謂的生活節——從陳文茜舉辦的中元普渡藝術節,到一間名為「甜蜜蜜」的酒吧老闆在永福橋下辦的破爛生活節。當時陳水扁當選台北市長,政黨輪替的氛圍讓青年得以走進主流的視野,草根文化逐漸獲得重視,破爛生活節甚至上了報紙全版,也有導演來拍攝紀錄片,她回憶到,當年創意市集的某一句標語,深深影響著今天的許多生活節、創意市集,也就是「創造年輕人的廣場生活。」

「我覺得那是那個年代最重要的一句話了。」陸君萍說,年輕人開始可以在網路藉由部落格表達自己的聲音與意見,也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的廣場上做自己,這是一個時代的大浪潮;年輕人們不再只是一個反抗者,而是一個開創者,這同時也是簡單生活節之所以可以茁壯的原因。

創業小聚

雖然在音樂圈叱詫風雲,但是路途上的大風大浪與載浮載沉,只有自己可以體會,「儘管我不喜歡看工具書,但是為了解決難題,我就會繼續看下去,人生也是如此。」陸君萍說。

《肉體與石頭》:我的工作不只是提供舞台,也提供了感受和溫度

2006 年加入街聲的陸君萍,馬上在當年參與了第一屆的簡單生活節,作為一個民謠品牌,它成功佔據了年輕人的心。不過街聲本身就是一個包容所有音樂類型的獨立音樂孵育平台,因此也曾經在花博公園舉辦過 Park Park Carnival,選團標準甚至僅看樂團的提案有沒有創意。

音樂也是一種廣場生活。我們沒有舞台的界線,主辦方、樂團表演者、聽眾都是平等的。
台灣知名樂評人陸君萍

藉由這些音樂為主的廣場生活,如何讓青年展現自己、表達聲音,成為陸君萍的工作內容之一,同時也是一種挑戰。陸君萍選出已絕版的《肉體與石頭》此書來輔佐自己,「這本書就是在說怎麼處理『創造經驗』這件事情;如何讓進入我們領域的人,得到我們想要提供給他的經驗。」她分享,就如同各種生活節是為了展現與表達自己,如何讓參與的人知道年輕人的感受與想法,就必須透過空間所創造出來的經驗與感受。

《質疑克里希那穆提》:其實所有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所以你最應該先從自己開始了解

2012 年某個微醺的夜晚,陸君萍決定簽下獨立樂團「那我懂你意思了」,並開始了「如此有限公司」這個經紀品牌,之後還陸續簽下南瓜妮歌迷俱樂部、岑寧兒。

不過,那我懂你意思了卻在 2016 年解散,陸君萍陷入了長達三年之久的低迷。「我花了很多時間去度過人與人關係的混亂與哀傷,包含對自己過去的選擇的質疑。」陸君萍說,其實經紀人與藝人、樂團的關係就好像談戀愛一樣,也不會有教科書教你,只能好好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各種牽掛。

《質疑克里那穆希》是陸君萍推薦的另一本書,內容是許多的人生提問,而這本書都在告訴讀者一件事情:觀察自己

「我的工作其實就是在處理人的問題,人永遠是學不會的。」陸君萍說,我們要凝視自己,了解自己的每一個決定與感受是從何而來,也許不用改變自己的感受與決定,但必須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做,這或許有助於解惑過去的悲傷,也可以應對未來的情境,有時候,解答不是在此時此刻的當下,而是在彼時彼刻

《看不見的城市》:如果你想要讓生活飛翔,這本書可以幫助你找到那個樂園

隨著那我懂你意思了的解散,陸君萍在 2018 年離開了街聲和如此,不過很快地被左腦創意邀請作為浪漫臺三線藝術季的顧問,並且同時在新媒體《女俠 ina》擔任專欄作家。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是陸君萍第一個嘗試的非音樂性策展,如何結構整個藝術季、如何創造經驗、如何與政府部門交涉,對陸君萍來說都是一次特別的經驗。

創業小聚

投入創意與創作相關的事業,需要非常多的想像力,但那些依附現實的內容,卻又必須比現實更具吸引力,才有辦法得已存活。

其實創意的來源不一定要是閱讀,也可以透過電影,或是街上的人,也可能是窗邊的風景;這本《看不見的城市》對我有很大的幫助。」陸君萍說,書裡面藉由一個虛構的遊歷故事,講述各個虛構的城市,但是那些虛構裡卻又存在著真實的現代生活樣貌,就算只是單讀其中一篇,也可以幫助自己的想像力遨翔

無論如何,論述要不要抽象乾枯,便經常要有慾望、記憶、驚奇、幻想、感覺、身體的活水灌注。
《看不見的城市》譯者王志弘之導讀

最後,陸君萍說未來人們的擺放空間將會越來越有限,紙本書及固然浪漫,但是那些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就讓他們去流浪吧,也許會讓他遇到其他有緣人,「遇到一本書就像是命運的邂逅,或許可以解決你一個問題。」

現場 Q&A

主持人凱爾:想問小麥,選的書都是比較務實導向,一本談獲利、一本談賺錢,好像有點背離創作者所強調的價值?

陳小麥:我覺得陸君講得很棒,人是很難解決的問題,他們為在意的點就是他們會在意的點,之前跟米奇鰻合作,也會有用情太深的問題,因為同時是朋友,又要處理商業問題,做得好或不好都會兩面不是人,很難拿捏。對我來說現在的做法是,他們也想賺錢啊,誰不想賺錢,而且靠自己喜歡的是賺錢這是很棒的事情,為什麼我們說創業而不說創作,因為創作是屬於自己的,他之所以是創作者是因為,那就是他獨一無二的部分,沒有人可以教他;但創業是可以被學習的,因為是一個很明確的商業模式運作,所以我們為什麼現在說自己是創業的展覽會,因為我可以教你或找會的人教你,商業這一塊在這世界上有很棒的前輩,他們也有自己的專業,那部分就是去學習。

主持人凱爾:無論是閱讀文化創作音樂,在過去的年代顯得越限制越封閉,越是經過衝撞就越精彩,但現在在越開放越自由,卻好像顯得更平庸,你同意這樣的說法嗎?

陸君萍:我覺得是力量流動的方式不同,譬如說在衝撞的年代,會用比較激烈的字眼、強硬的態度去回應生活的環境,以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是一種負面的表達,可是現在是一個我可以的年代,它已經過了前面的鋒利期,現在是溫柔的方式,雖然無法有立即的印象與鮮明的感受,但可能是細水長流的力量,所以很難真的說有創意的高低。

陳小麥:就像陸君說的,破報用一整個版面講這件事情,但現在也沒有破報去講這些事情了,因為現在資訊很多,很容易就會失焦。

主持人凱爾:那是不是更應該懂得識讀呢?

陸君萍:雖然大家講得很容易,但當代年輕人很多東西要看,一堆週刊、雜誌等等,不過的確,看得不夠多就很難辨認資訊的樣貌跟狀態,甚至包含一個消息出來,各種社群網站要看、許多人的論述都要看,偷偷要懶人包還會覺得不好意思,但我是覺得這個能力是無答案的,但是我們可以盡可能表達意見,然後得到反駁,勇於吵架

現場來賓: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卻不知道該怎麼做,有什麼建議嗎?

陳小麥:可以看看是否有可以學習的榜樣,就像閱讀,去找那個領域的榜樣。我覺得學習是幫助你想像,想像如果一切都成真了,會是你想要的樣子嗎?書本可能已經展現你的想像了,所以可以藉由閱讀去顯現你想要的樣子;我找不到答案的時候會去看書,會覺得這根本是寫給我看的吧!我們之前在手創展的時候會刻意在一些角落放書,因為我發現我們不一定是到書店找到自己要的書,而是在不經意的地方發現的,我很喜歡陸君剛剛講的那句話,看過的書就讓他去流浪吧,也許會遇到真的需要他的人。

現場來賓:創業過程的困難點在哪呢?難道只有想過補強,沒有想過要放棄嗎?最後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陳小麥:當然會想放棄。我一開始是自己創業,後來我先生才加入跟我一起創業,然後我每次想放棄的時候就是跟他吵架的時候,就覺得大家一起創業如果放棄的話結局很悲傷。但是因為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所以我沒有猶豫,我願意付出、花時間思考,儘管我不是那塊料,或是需要找很多人幫忙,我唯一堅定的就只有這個念頭。像現在我是中階主管的角色,我老公是老闆的角色,我就覺得這樣很好,我不用過多承擔這個壓力,反而可以更適當做好這個事情;創業過程會發現人生當中適合自己的角色,然後去面對他學習它,而不是硬做自己設定的人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應該是開心的。

主持人凱爾:雖然用情太深是缺點,但是在跟藝人談戀愛的過程中,是否想過放棄?但你的角色是長輩,他們相對脆弱,你做出什麼選擇?已經克服了嗎?過程中得到的學習?

陸君萍:藝人經紀方面,我沒有權利說放棄,但會有我不想再努力的心情,就像愛情一樣,是情感、現實的僵局,你不再用心,那我也不再努力,我就這樣反正也不會有大礙。當然我已經克服,時間會克服一切。其實我是任命運與時間擺佈的人,我很討厭受苦所以無法創業,我國中畢業去打工就有人問我要不要創業,在酒吧打工的時候也有人問我要不要創業,我的命運裡面可能就是個幫助人家完成夢想的人。

參與下一場:【科技創業與書本的對話】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曾令懷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曾令懷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