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科技公司創辦人,正在讓世界更美好?」
當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時,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能回答出一兩個大家熟悉的名字:馬克·祖克柏、伊隆.馬斯克、賴利·佩吉和謝爾蓋·布林,等等。
他們當中的每一個人,儘管身處不同的行業和領域,都有著一個用科技去改變世界的願景。
有的想用社交網路去連接全球,說明人們找到所屬;有的想令互聯網上的一切資料都被索引和隨時獲取,讓資訊的傳播可以不受阻礙;有的想要利用清潔能源給地球留一條生路,並建造火箭和太空船,實現讓人類成為太空居民的偉大想法。為了實現這些願景,他們用超乎常人的能力、毅力、他們願景的支持者的錢,重塑了這個世界。
顛覆者——他們和所創辦的公司被這樣稱呼。這種對舊有系統和勢力的顛覆,自本世紀的頭二十年以來備受人們的推崇。而「凝望深淵的人,深淵也在回望你。」是尼采的名言。感謝科技創新的力量,多年之後,最初的顛覆者已經再無對手,已經成為了曾經想要顛覆的存在。
在這些公司的身上,開始出現它們曾經對手的特質:龐大、遲緩、不思進取和拒絕改革;那些光環加身的創業家和 CEO 們,也表現地越來越像矛盾體,一邊繼續佈道著偉大的理想,一邊以顛覆為名給世界帶來新的傷疤,對人們發出的指責與抗議不理不睬。
曾經的野心,成了不顧一切也要維持的奢望。挑戰惡龍的勇敢少年,如今已經變身惡龍。
伊隆.馬斯克:刻薄的矽谷「鋼鐵人」
南非出生,先後移居加拿大、美國,伊隆.馬斯克 (Elon Musk) 的第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被康柏以3億美元收購,第二家公司 X.com(後來的 PayPal)被 eBay 收購。無疑的是,這兩次創業的成功都足以令他功成名就。但他對此並不感到滿足。
在馬斯克看來,有三個技術領域足以影響人類在未來的發展:網際網路、太空和可再生能源。然而,這條成為矽谷「鋼鐵俠」的道路,馬斯克走得並不順。
2001 年,先後兩次在俄羅斯火箭供應商吃了閉門羹之後,馬斯克痛下決心,用自己的老本行,軟體行業更熟悉的垂直集成和模組化方式生產火箭,不但發射成本能夠控制在當時行業水準的十分之一,利潤率也能維持在七成左右。今天,他創辦的民營航太公司SpaceX已經晉身為美國宇航局的重要供應商,成功負擔了多次估計空間站和其他國營、民營衛星的發射任務。
2007年,親眼看著馬丁・艾伯哈德 (Martin Eberhard) 即將搞砸自己鉅資支持的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作為主要投資方和董事長的馬斯克終於坐不住了。當時的特斯拉正在開發第一款緊湊型電動跑車 Roadster,和蓮花簽訂了採購協議。馬斯克卻發現了一個嚴重的預算問題:Roadster 的銷貨成本遠高於特斯拉定下的、市場可接受的最終銷售價。
他做出了一個在當時創業者至上的矽谷看來些許卑劣,但事後被證明極其正確的決定:強勢進入公司,宣佈自己為聯合創始人,驅逐了艾伯哈德。不得不做的事情做完之後,特斯拉總算是扛過了 2008 年的金融海嘯。在馬斯克本人傾家蕩產的注資,以及豐田、賓士的參股之後,特斯拉總算是活了。但特斯拉仍然活得很疲於奔命,因為一直在虧損。
這樣的公司,歷來備受空頭的「呵護」。在 Twitter 上,幾乎每隔幾天,都能看到馬斯克帶著他的忠實擁躉對著做空機構隔空喊話。與此同時,因為盈利無望,馬斯克能證明自己的只剩下提高產能。
他在一次採訪中告訴 CNBC,為了節省時間、達到每個季度的分析師預期,他一度需要住在 Model 3 的工廠裡,睡在車間沙發上。「過去的幾個月的確很艱難、痛苦。我感覺壓力很大。」
但是,巨大的壓力,並沒有擊垮他,卻無疑在他的身上留下了印記。他開始擺出一種堅不可摧、佛擋殺佛的姿態,而這只讓他的擁護者因此更加崇拜他。
鋼鐵人大爆走:宣佈將以每股 420 美元的價格將特斯拉私有化
在 2018 年五月的特斯拉財報電話會議上,一位華爾街分析師要求公司提供更加具體的財務資料——一個合理的請求。在電話上,馬斯克明顯感覺到對問題的反感,直接告訴他「無聊、愚蠢 (bonehead) 的問題我不會回答的」。
同一個月,受夠了來自媒體對特斯拉負面報導的馬斯克,宣佈將會上線一個網站,給媒體的客觀性、可信度打分。在此之前,包括 CNBC 在內的媒體剛剛報導了特斯拉電動車在 Autopilot 模式下的撞車事故、交付延遲以及加班等勞工問題,很明顯馬斯克並不認可這些媒體正常報導活動和監督功能。
2018 年八月,有史以來的最大的一出「馬戲」上演了:馬斯克突然無視監管風險,在 Twitter 上(隨後也發表了部落格),宣佈將以每股 420 美元的價格將特斯拉私有化,並表示已經獲得了足夠的資金支持。特斯拉股票立即高走,矽谷「鋼鐵人」無所不能。
然而事實上,馬斯克並沒有一個完全落到書面的特斯拉退出市場計畫。並且,董事會其他成員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當月底,特斯拉董事會宣佈私有化計畫終止,隨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以涉嫌證券欺詐為名起訴了馬斯克,指責其發表的推文誤導投資者。
幾條推文,代價是總共 4,000 萬美元的罰款(用於賠償被影響的投資者),以及馬斯克失去的特斯拉董事長地位。被壓得喘不過氣的馬斯克,終於完全釋放了。
鋼鐵人馬斯克,其實跟東尼.史塔克相去甚遠
在著名主播喬.洛根 (Joe Rogen) 的節目影片中,馬斯克卷了一根大麻,肆無忌憚地抽了起來。「你不應該這樣做吧?因為股東(負責)?」洛根問他。「憑什麼不能,不是(在加州)合法了嘛?」馬斯克回答他。
的確,消遣用大麻在加州剛於 2018 年初合法。但是,他的行為還是觸犯了美國政府下設一個部門的條例:他的公司 SpaceX 是美國宇航局 NASA 的重要承包商;而 NASA 的上級美國空軍太空司令部,屬於聯邦機構,對於承包商員工有著嚴格的安全合規要求,規定不得使用違禁藥品,否則完全可以取消合約。
更加詭異的是:「鋼鐵人」和他的公司不僅沒有因為馬斯克的大麻事件被取消承包商合同,而且沒有支付任何形式的、哪怕一分錢的賠償。據美國媒體 Politico 的最近報導,太空司令部要求 NASA 對其供應商進行一次嚴格的工作環境合規檢查,SpaceX 和波音都完成了相應的配合工作。
這次檢查的費用達到了 500 萬美元,因為事情是因馬斯克而起,本應該由 SpaceX 支付。不知道為什麼,NASA 最終和 SpaceX 簽訂了一個新的補充協定,同意為 SpaceX 報銷這筆錢。也就是說,因為馬斯克在公開場合抽大麻違反了聯邦條例,反而要美國的納稅人為此負責。
在去年泰國清邁的少年足球隊被困灌水溶洞事件中,包括泰、英、中、美多國上千名人員參與了長達半個月的救援,最終全員救出,但有一名泰方特種部隊退役軍人因缺氧逝世,獲得了極大的讚譽。
就在人們感激奇蹟的發生和祭奠死者的同時,馬斯克和其中一名英籍救援專家的口舌之爭已經持續了一年之久。直到今天,馬斯克仍然不願意為稱呼對方「戀童癖」而道歉並徹底收回自己的言論。
在漫威宇宙中的鋼鐵人,是復仇者聯盟的門面,連接來自不同派系、種族、國家和星球的成員。鋼鐵俠在光輝時代風流倜儻,在至暗時刻更能扛起大旗。即便去掉虛構的鋼鐵俠身上的科幻光環,托尼.史塔克仍是一位優秀的團隊領袖、精神圖騰,和負責到底的父親。
而在真實世界裡最接近人們對於鋼鐵人幻想的馬斯克,其實跟東尼.史塔克相去甚遠。今年特斯拉扭虧為盈,股價大漲,或許馬斯克是時候該逆轉自己的公眾形象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創業邦,作者:光譜杜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