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Foursquare:矽谷創業金童的輾轉求生記

極客公園/沈知涵 2019-04-01
Foursquare:矽谷創業金童的輾轉求生記
Dennis Crowley on Flickr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2009 年,鄧尼斯.克勞利(Dennis Crowley)與納文.塞爾瓦杜萊(Naveen Selvadurai)用六周時間寫完程式,帶著「定位簽到」應用程式 Foursquare 在西南偏南上首秀。在最初版本的 Foursquare 上,用戶可以與好友分享彼此的位置資訊,追蹤彼此的去向。

Foursquare應用程式.jpg
Foursquare應用程式。 極客公園

定位打卡成風潮

那年這還是個非常新奇的功能,兩位創辦人和 Foursquare 也因此一炮而紅,一度被看作是在西南偏南上走紅的「下一個推特」。

接受 Fast Company 採訪時,克勞利回憶道,「Foursquare 發佈之前,我感到非常不安。因為 Foursquare 1.0 有點像徽章領取+城市指南的遊戲,有很多東西混雜在一起。我們以為用戶會覺得這種想法很愚蠢,沒想到用戶卻很喜歡。Foursquare 比我們預期好很多。」

當時,用戶「愛死了」這款用手機進行定位簽到的應用程式。創立不到一年時間,Foursquare 的用戶數就達到了 100 萬。到了 2011 年 6 月,用戶數量突破 1000 萬。截止 2011 年,根據 Foursquare 官方的消息,美國以外地區的簽到已經達到了 3.58 億人次

投資者為 Foursquare 描繪了更大的想像空間。Foursquare 發佈六個月後,就拿到了第一筆融資。2010 年 6月,Foursquare 拿到 2000 萬美元的 B 輪融資。克勞利頭戴王冠登上《連線》雜誌英國版封面,標題赫然寫著 The New King of Social Media(社交媒體的新王),那是 Foursquare 最風光的時候。廣告主看上了這種能夠精準定位使用者個人興趣愛好的產品,一夜之間,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的簽到模式被競相模仿。

Foursquare創辦人.jpg
克勞利登上《連線》雜誌英國版封面。 極客公園

不過,Foursquare 很快就迎來了使用者成長瓶頸期。2013 年,Foursquare 用戶達到 3000 萬。但是之後,用戶數量沒有明顯的成長,3000 萬用戶每天簽到的次數只有 500 萬次。2012 年,Foursquare 全年營收只有 200 萬美元,每季度都不及市場和公司預期。Foursquare 希望將位置資料轉化成真金白銀的美好設想並沒有實現。

簽到功能遇瓶頸,轉做定位技術

2012 年,克勞利對 Foursquare 功能進行完善,除了簽到功能,更加強調作為工具應用程式的目的地搜尋和發現功能。

但是這種試圖囊括一切的「大雜燴」卻讓用戶越來越迷惑,這究竟是一款徽章領取的遊戲應用程式,還是一款向 Yelp 看齊的當地生活搜尋應用程式?

Business Insider 之前報導,克勞利曾經把 Foursquare 視為一把功能俱全的「瑞士軍刀」,但是他後來意識到,缺乏對產品功能的專注,實際上害了 Foursquare

「由於 Instagram、Twitter 和 Snapchat 等社交產品越來越受歡迎,Foursquare 的簽到功能對人們來說越來越沒有吸引力。」克勞利接受 Fast Company 採訪時說道,「但是仍然有許多人想使用搜尋,也有許多人想使用簽到。所以我們把這款產品分開,每個產品都有明確的目的。」

2014年,Swarm 作為擁有獨立簽到功能的應用程式被拆分出來,Foursquare 則是專注在當地生活服務上。克勞利也在採訪中表示,「其實,Foursquare 想做的從來不是一個更好的簽到按鈕。」

因為長時間地陷入用戶成長緩慢和盈利前景不明朗的困境,Foursquare 拉低了投資者的信心。2018 年 10月,Foursquare F 輪融資 3300 萬美元。上一筆融資也是在三年前,2016 年 Foursquare 拿到融資 4500 萬美元,估值 3 億美元,而在這四年之前,2012 年 Foursquare 估值曾高達 7.6 億美元。

不過,克勞利稱在過去的五年,公司清楚認識到了一點,不能將未來完全押注到面向 C 端使用者的廣告商業模式。相反,公司必須建立面向企業和品牌的,以授權位置資料、工具和技術為基礎的營收模式

Foursquare 開闢了另一條商業化途徑。客戶應用程式嵌入 Foursquare 所研發的開放介面(Pilgrim SDK),即便在使用者沒有簽到的情況下,也能感知手機進出某個場所,更好地理解使用者的位置資料。根據 2016 年上任的 CEO 傑夫•格盧克(Jeff Glueck)在 2018 年年初提供的資料,Foursquare 旗下的開發者工具,包括 Pilgrim SDK 和 Places API,為 125000 位開發者提供了定位技術。Pinpoint 廣告推薦體系現在覆蓋了 AdAge100 超過一半以上的廣告主。2017年,Foursquare 連續第三年實現營收成長 50% 及以上。

重視資料使用倫理

十年之後,美國奧斯丁,克勞利帶著 Foursquare 重新回到了西南偏南的舞臺。

這一次,Foursquare 有了一個新功能——Hypertrending(即時熱力圖)。在新版的 Foursquare 上,用戶可以即時查看人們在城市中的分佈情況,比如每個點代表不同的地方,每個點的大小對應每個地方的人數,每種顏色代表不同類型的地方。跟著 Foursquare 的熱力圖走,你知道哪裡聚集了最多的人,知道哪裡有最熱鬧的活動和派對。

Foursquare Hypertrending功能.png
Foursquare的Hypertrending功能。 極客公園

說得明白一點,這是一項搜集使用者位置資料的功能。在矽谷巨頭們對隱私資料敏感避諱的當下,Foursquare 「興風作浪」。但 Foursquare 也沒有把自己當作一個「特例」,克勞利說,「我們知道 Hypertrending 這項新功能會引起爭議。」所以,新功能的使用也限制在西南偏南活動期間的奧斯丁地區。

在介紹基於 Pilgrim 技術開發的熱力圖功能時,克勞利沒有向開發者展示這項新功能有什麼技術上的升級,也沒有談及今後的產品發佈計畫。因為位置資料的敏感程度,克勞利只是把新功能的短暫發佈當作與用戶建立信任的嘗試。「我們希望得到用戶對 Hypertrending 的想法和回饋,因為它涉及到圍繞科技公司要具備的透明度、成熟領導力、道德行為方面更廣泛的探討。」

資料隱私成為橫亙在科技公司前面的路障。對於已經做了十年位置資料生意的 Foursquare 來說,獲取用戶信任更是它往後發展的重要一步。

克勞利說,Foursquare 在把資料提供給合作夥伴之前,會對資料匿名、集中。在使用者協議上,Foursquare 會將用戶條款講得清楚明白。在 Foursquare 內部,有一些資料被稱之為 hidden category(隱藏類別資料),比如化療中心、離婚律師事務所等,Foursquare 不會把這些違背道德觀念的資料用來交易。

對於自己鞭長莫及的合作夥伴,Foursquare 成立了一個道德委員會,對合作公司審查,瞭解追蹤的資料最終用向何處。克勞利說,最終的目標是讓使用者決定資料是如何使用的,什麼資料被用來做什麼,什麼資料是合乎道德的。這也是測試 Hypertrending 的目的。

十年之間,Foursquare 經歷了團隊分崩離析、盈利困難、估值縮水等「內憂外患」,但是 Foursquare 的技術卻變得「無處不在」。「很多用戶會說,我不再使用 Foursquare 的應用程式了。」格盧克說,「但是用戶在 Twitter 上進行地點簽到,在 Snapchat 上使用 Geofilters(基於地理位置的濾鏡),或者是使用 Tinder Places,都是在使用基於 Foursquare 技術的服務。」

從 To C 的簽到應用程式,到 To B 的定位服務提供者,「我們仍然在做一些突破極限的事情」,克勞利在部落格中寫道。

本文授權轉載自《極客公園》,作者:沈知涵

延伸閱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