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扛下壓力和孤獨有什麼稀奇──那些在微信上創業的女人

PingWest品玩/dulili 2019-03-15
扛下壓力和孤獨有什麼稀奇──那些在微信上創業的女人
品玩PINGWEST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過去8年時間裡,微信這款串連起中國超過10億用戶的產品,帶動了一個全新生態的誕生。有不少人選擇在微信上進行創業,實現小個體的大夢想。根據微信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僅在2018年,微信就帶動了2235萬個就業職缺。這個小程式,2018年累計創造的商業價值達5000 億元。

在這些數字背後,是一個個獨立個體的創業故事。他們姿態不一,形態各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苦惱和艱難。

現在,創業並不是一場只屬於男性的遊戲。創業這個看似男性色彩濃重的戰場,正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湧入。只要上了賽場,無論男女都不能輕易下場。

對女性創業者來說,扛住這些壓力和孤獨並沒有什麼稀奇的,她們甚至要扛下更多的不解,和來自家庭的壓力。即使如此,她們依舊充滿勇氣和力量,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shutterstock_577568860_woman_write_goal_light.jpg
「創業」不應被性別所限制,無論男女,創業帶來的壓力和孤獨都十分沉重。 shutterstock

微信創業的最開始

秦昱瑩是微信公眾號《概率論》的創辦人,她1996年出生,今年23歲,到現在已經創業3年了。她所經營的公眾號《概率論》,現在有300多萬粉絲,受眾主要以90後為主,要幫助他們達成連接,讓他們產生交流。為此,團隊做了大概150 次的社交試驗,想去驗證人和人之間情感新的碰撞可能性。

過去秦昱瑩曾想過創業,但如果不是微信,秦昱瑩不會那麼快開始這個計劃。

她最初的計劃是,畢業後先找一家公司學習管理和組織架構,再慢慢找適合自己的方向。但順著自己經營的微信公眾號粉絲的上漲和項目的趨勢走向,秦昱瑩被推到創業的位置上。

現在的她帶領著20 多人的團隊,一年365 天,一天24 個小時,為創業忙得團團轉。現在就連跟朋友聊天的時候,都會想對話裡出現的靈感能不能用在項目上。

還在學校的時候,秦昱瑩就是個特別能折騰的人,經常跟朋友、同學聚在一起做線下活動。一場線下活動,從構思主題到場地搭建,再到舉辦活動,要花費整個團隊一個月的時間,秦昱瑩告訴我,這樣的一場活動的覆蓋率也就200 多人,「線下活動試錯成本太高,試錯效率太低,它是不適合小型個體,更不適合早期雛形企業的方式。」,後來他們就轉去做了微信公眾號和各類線上社群。

「概率論」原創的社交實驗「一周CP」,第一期就吸引來了近1萬人參與,直到現在,每期項目的參與人數都維持在近10 萬人,幾乎每篇微信推播閱讀量都近100 萬。前幾個月在95 後朋友圈裡引爆的「心跳實驗」,48 小時內訪問量就過了3000 萬。幾乎沒有一個線下活動能夠達到這些數字。

對秦昱瑩來說,創業最大的壓力,來自於創業者有沒有想清楚。「以前只要做,做了再想清楚,現在就是你得想清楚再做,因為你要降低成本。」而微信恰好給了她這樣的契機,「不需要花很大成本去開發,就可以驗證你的想法。」

秦昱瑩.jpeg
《概率論》創辦人秦昱瑩 品玩PINGWEST

線下轉線上的興奮之處: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

李蕾做了十多年的電視節目主持人。2016 年,她決定離開傳統媒體,透過微信公眾號創業。對李蕾來說,公眾號創業最令人興奮的地方,就是終於能夠知道看自己的節目的人是誰,他們在想什麼。自己能夠跟他們產生連。

在傳統媒體時期的李蕾,根本不知道誰在鏡頭外看自己的節目,也不知道這些人在想什麼。「收視率1.8 代表一個數據,你不會喜歡一個數據,你會更喜歡有血有肉的人,而你不知道這1.8 的人過得是怎麼樣的生活。」

相比收視率,李蕾更喜歡一個個小個體的連接。以前製作內容的人,和收看內容的人不能交流,但是現在可以交流了。「我知道他們在想什麼,他們喜歡什麼,他們為什麼難過,他們可以找到我。」

李蕾在公眾號上放了一首給女兒寫的詩,在之後的一場線下活動裡,有個粉絲就過來跟李蕾交流,也會有粉絲半夜在後台留言,李蕾就知道他們現在還沒睡,失眠了。

世界上有那麼多不同的人,你能理解每個人的不容易,這在過去傳統媒體時代,這是很難得的。」李蕾說。

李蕾.jpg
李蕾 品玩PINGWEST

活下去,才能找到路

現金流,直接影響一個新創公司能否生存下去

2016 年到2017 年7、8 月份,全職創業近兩年的於小戈一直沒有找到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作為《時尚芭莎》前執行主編,在時尚媒體工作了12年的她,經營著微信公眾號《於小戈》,為粉絲提供有關美的專業化解決方案。

正因她曾在《時尚芭莎》擔任過新媒體總經理,對於傳統媒體的廣告營收方式的核心商業價值,並不認同。但公司沒有找到代替廣告,又能維持公司生存的盈利模式,這個問題一直困擾她。

作為一個傳統媒體人,她很堅持公司的價值,是為用戶創造的價值,而不是為廣告主創造的價值。任何決策做與不做,並不取決於盈利,而是是否能為粉絲創造價值,解決真實的剛需痛點,獲取更深的信任。

然而,夢想是需要有人來買單的,在燒了投資人上千萬之後,她的理想顯得蒼白而任性。

2016年,她的團隊做了一款名為iSNOB的小眾精品消費媒體App,在App Store收費生活類排行榜連續41天下載量第一。然而,這款因為過於美好而被用戶私藏、不捨分享的App,很快被證明失敗了。

2017年,她又做了一款消費經驗分享社區,iDS大眼睛APP,一批高黏性用戶每天在其中分享歐美最流行的sous vide食譜、遊艇氣壓計、訂製巴拿馬草帽。在現實生活中因為太挑剔而交不到朋友的講究人,在大眼睛感受到小眾品味的狂歡。

有一天突然有個女孩打電話給她說:「我是你的忠粉,我們是一群在不同國家因大眼睛成為好友的女生,我們希望永遠不要讓別人知道世界上還有這樣秘密部落,所以一人籌了1千萬給大眼睛,希望能用8 千萬確保大眼睛不大眼睛永遠不要融資。」

聽了這樣的話,她的心涼涼的,這款APP 做到70 萬用戶時,就被戰略性放棄了,光是技術人員的成本每年近千萬,對於新創公司來說,是巨大的壓力,更何況是一家完全沒有收入的公司。

帳上只剩下1200多萬,「(錢)燒完了,大家就可以各回各家了。」於小戈說。

當時微信小程式團隊一直在推薦於小戈嘗試下小程式,但她一來對電商很抵觸,二來看不懂小程式的模式,始終沒有下決心。

她身邊的很多朋友都在勸她:「既然那麼多歐美小眾品牌的創辦人都是你的好友,而我們又發愁中國買不到這些品牌,為什麼你就不願意透過微信把全球發燒貨帶進中國呢?」她仍然倔強地搖頭。思慮了整整6個月,直到好友蘑菇街的創辦人陳琪理性地跟她分析了形勢,解讀了小程式的戰略意義,她才決心all in小程式。

17年的8月,於小戈上線小程式了。小程式上只有一款商品,沒有用訂閱號去推廣,也沒有動用流量資源。即使這樣,這一款產品在周日的一天半時間裡陸續賣出了200多萬。從8月到11月份,3個月時間裡,於小戈團隊的小程式單月流水已經過千萬了。半年後,大眼睛買買買商店成為了越來越多歐美小眾品牌試水中國的第一站。香緹卡首次登陸中國大陸,選擇和她獨家首發,凌晨上線8分鐘300多萬秒空。

小程式的勢能,給於小戈的觸動很大。對她這樣一個從媒體人轉型為CEO的互聯網創業家來說,文化差異太大,她把創業比喻成沒有起落架,直接硬著陸的飛機,

這對於人性,對於習慣,對我們的工作方式是巨大的擦傷。」然而,創業,最美妙的部分,也恰恰是在於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

於小戈.jpeg
於小戈 品玩PINGWEST

創業人必須走過的陣痛──忙碌

女性創業者要面對的,還要家庭事業的兩難。作為單身母親的李蕾,幾乎每天都在做「事業或家庭」的選擇。

早上她要出門,女兒突發高燒吐在自己的身上,這個時候就必須要做選擇,是留下來照顧她,把她送到醫院去看醫生,還是說把她留給阿姨,自己去開會?出差的時候,女兒會突然淚流滿面地說「媽媽,你永遠不要上班好不好?」那又該怎麼辦?

「這個時候我當然希望一切都那麼完美,所有的事情都能如我所願,但這種事從來沒有發生過。」李蕾說,她能做的,就是認真地告訴女兒,自己除了是她的媽媽,還有很多事要完成,要去做自己覺得很有趣的事。

大部分同齡人還過著吃喝玩樂的輕鬆生活,但是作為創業者,秦昱瑩再也沒辦法把生活和工作徹底分開

今年過年,正好碰上團隊發布新的社交測試。從大年三十到初四,團隊都沒有休息過。「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就是可以關掉手機什麼也不管,躺個十天半個月這種,好像沒有這樣子的一些時刻」,秦昱瑩說。

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盧璐從沒想過創業。她在法國留學,在法國工作,丈夫是法國人。2010 年隨著先生回國後,一直在兼職教人學法語。按照她原來的計劃,等過幾年丈夫回法國,自己也會回到法國繼續工作,但微信公眾號的出現,「打亂」了她的計劃。

現在她是個女性創業者,帶領著11 個人的團隊,為60 多萬粉絲提供內容。她經營的微信公眾號《盧璐說》,定位是中產階級女性的精緻生活。

微信公眾號的確給了盧璐很多的可能性,她可以實現個人價值,影響到很多人,同時因為自媒體人工作的特殊性,她可以最大限度的協調家庭和工作。「如果你去公司打工,公司是不可能允許你一直在家裡工作的。」

團隊11個人,幾乎都不在同個城市,有的在上海,也有在廣州、北京、重慶、河南……同事們在不同的微信工作群交流,只要明確分工和時間節點,他們就可以完成工作。

現在這個狀態,是盧璐想要的生活。透過微信公眾號創業,她實現了自己的個人價值,而且在家裡工作能自由地安排時間,可以跟自己兩個孩子一起成長。她舉了個例子,孩子放學回家,她能陪他們聊十幾分鐘,等他們去學習的時候,自己就繼續工作了。「這無論對我跟孩子都有很安心的事,他們就是知道我就在這。」

盧璐.jpeg
盧璐 品玩PINFWEST

一個女性的成功該是什麼樣子的?

於小戈認為,應該是她能有說不的自由,不被社會主流價值觀所綁架。以她的方式改變世界,哪怕一點點

秦昱瑩認為,能夠找到自己,然後能夠堅持自己想要走的路,並且給其他人帶來一些價值,這個就是成功

李蕾認為,最大的成功就是活得很有意思、很豐富

這些女性充滿勇氣和力量,他們抓住了機遇,並且堅強地抵抗去創業上的孤獨和焦慮。這些在微信上創業的女人,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本文轉載授權自《PingWest品玩》,作者:dulili

延伸閱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