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曾經進入頂尖加速器Y Combinator(以下簡稱 YC)的黃博浩醫師,分享從YC海選到訓練過程,再到最後的DEMO DAY,為大家一一解密,傳授其中的密技和準備心態,讓你/妳成為下一個進入YC的創業家。
自己的外公因腦腫瘤病逝,讓黃博浩醫師從小就萌生當醫生的念頭,並靠著自己的努力從台大醫學系畢業成為神經外科醫師,但當他走到這一步才發現,目前的醫療還有很多空間可以改進。
秉持著這樣的信念積極爭取國外訓練、研究的機會,受到國外團隊的醫學與工程跨領域研究洗禮,再加上2014年加入YC的創業環境薰陶,讓他頓悟,這才是讓臨床不斷進步的方法!心想若能將台灣先進的科技技術應用在腦部手術上,必定能讓台灣的醫療更加進步。
贊助機票住宿,還投資12萬美金?!
你沒聽錯,就是這麼「阿莎力」!不只如此,當你/妳被 YC 相中後,還能參加為期3個月的課程,為你/妳提供創業上所有需要的訓練與幫助。
但是,要進入YC的機率可能比中樂透還低啊!YC選擇新創團隊的模式簡單而殘酷,先從成千上萬的申請名單中挑選出通過第一關的5000個合格團隊,再從通過第一關的5000個團隊從中選出400組,不囉嗦的直接免費贊助機票及住宿到YC,最後從400組挑選出100組潛力團隊,直接投資12萬美金。如此吸引人的機會讓世界各地的創業家趨之若鶩地報名參與,但能真正得到12萬美元的創業基金並進入YC的機率不到2%(這還沒加上一開始成千上萬的申請名單),也讓許多人更加好奇的問道黃醫師,究竟YC要的是什麼?如何才能夠闖到最後一關?
What is YC looking for?
YC究竟要的是什麼?黃醫師直指,YC認為最重要的4件事就是:想法(idea)、產品(product)、團隊(team)和執行力(execution) 。
「idea一定要適合startup!」黃醫師強調,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好的idea,很多團隊認為,創業過程會有很多pivot(指創業發展過程的關鍵轉折),所以一開始的idea並不重要,但大部分新創團隊能夠成功,有很大的原因是在一開始就鎖定好他們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以及辦法。
面試時需展示Product或原型(prototype),YC在選擇新創團隊的模式只有短短幾分鐘,如何將實際想法展現出來,最需要的就是要有prototype,黃醫師舉自己想要做微創開腦手術為例子,在面對評審時實際上並無法呈現開腦的過程,因此他們很快地用豆腐做出「豆腐腦」,搭配番茄醬示意為大腦中的血塊,從豆腐腦中開一個小洞放入引導管,將血塊抽出,用快速且簡單的方式引起評審關注,實際展現自己的想法,當引起評審的熱烈關注後,自己也更篤定能夠進入下一個挑戰。
團隊的重要性在於人格特質的搭配,根據CB Insights調查顯示,新創團隊因團隊成員而失敗的原因高居第三位,顯示出新創「團隊」的重要性,只要人是對的,即便idea是錯的,都有機會可以pivot!
當有了以上三點後,再來就是最後的執行力,不只是從自己做起,還必須打造出高執行力的企業文化,讓產品能夠說服人買單並不斷地精益求精。
IT’S NOT YOUR MONEY!
黃醫師回憶,進入YC聽到Gmail發明人Paul Buchheit的第一句話是:「It’s not your money!」,簡單有力的一句話所有團隊明白,12萬美金是投資人投資在你身上的錢,並不是你的錢!如何在短短三個月中有效發揮這12萬美金的資源,是每個團隊都要學習的課題。
Be Relentlessly Resourceful, Be Frugal.
在YC給的三個月期限中,不只要控制好預算,且做每一件事情都必須有完整的規劃,才能有效利用資金,即便是許多入選的優秀團隊,最後也都因資金不足而無法走到最後一步。三個月的過程除了打造具有基本功能的prototype之外,黃醫師特別提到,若要做動物試驗驗證產品,須先了解其可行性,才不會因為在美國的昂貴動物試驗費用,而讓團隊徒勞無功。
在YC的計畫來到後段時,YC會安排一系列練習pitch的機會,在Investor meetings上會有真正的投資者參加,每個團隊都有機會接受2至3位投資者的指點,讓團隊增加pitch的經驗與技巧,除此之外還有Alumni demo day,安排經過YC培訓過的傑出校友,以不同的角度給予團隊意見,讓團隊在DEMO DAY能夠有最好的表現。
在DEMO DAY時,YC會依照團隊的類型分門別類在不同天做pitch,且有400多個全球知名創投公司到場尋找適合的投資團隊,而pitch的時間只有短短的2分鐘!黃醫師談到pitch的秘訣,除了slide要字大且少之外,就是要不斷的練習練習再練習,「我自己就練習了至少70次。」黃醫師笑著說。
建立Investor database
黃醫師提醒,新創團隊要互相幫助,對每位投資人都要留下評分與反饋,並互相分享資訊,好的投資人就要互相介紹,壞的投資人就要講出來,如此才能利於新創環境的發展,最後以YC最常使用的一句話來勉勵大家:「It never gets easier, you just go faster。 創業之路很辛苦,你只能想著該如何讓自己走得更快! 」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H. Spectrum》,作者:Welly Ch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