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a Seelig是史丹佛神經科學博士,曾在兩家知名大企業(Booz Allen Hamilton諮詢公司以及Compaq電腦公司)任職。另外,Tina還曾經創辦了一家多媒體公司Book Browser,協助顧客在書店尋找書籍。
除了以上的身分,她也在史丹佛大學教《創新X創意X創業》課程,課堂中使用許多創意的方式協助學生思考成長,在累積許多實際的創意課程之後,她將這些實例寫成一本書《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人提升創新思維的能力。
1、不同角度看待擁有資源,多大難關都能解決
5美元變成650美元,這群學生將有限資源做最大發揮
某堂課中,Tina設計了一項作業,作業內容是她將班上所有人分為14個小組,提供每組一個裝有5美元現金的信封,並設法在一星期內用信封裡面的現金賺到最多錢,最後在以3min簡報呈現計畫所有內容並與其他組別排名。
其中一組以代訂服務作為作業內容,幫助那些想吃熱門餐廳但又不想花時間排隊的人,他們先向餐廳預訂座位,然後等到用餐時間接近時,再將這些預訂座位販售給客人。也有團隊免費幫學生檢查自行車輪胎,若要充氣則需要支付1美元。
最後拿下這項作業的冠軍小組用幾乎0成本的方式將最初的5美元變成650美元,與其他組不一樣的是他們對於手上掌握的資源有不同看法,他們認為最寶貴的資源不是5美元,而是最後在課堂上跟全班報告的那3分鐘。所以他們將這3分鐘賣給一個想要來招募人才的公司,讓這家公司付費到史丹佛大學課堂播放自家招募的廣告。
打破框架、顛覆假設,這個女生用一箱啤酒幫自己搬家
還有一次的作業內容則是一位年輕女生要搬家,但自己沒車,她環顧四周發現牆角有一箱啤酒。她透過社區的網路公布欄提出用這箱啤酒換一次搭便車的機會,最後,她順利以一箱啤酒換取一次便車機會,成功完成搬家。原是搬運「負擔」的啤酒瞬間變成解決搬家問題的「資產」,這就是一個創新的解決方法。
從上述案例,我們可以學習用不同角度看待自己的資產,然後從中挖掘創意的點子。生活其實到處充滿機會, 無論問題規模多大都可以用創意方式來解決,問題在於你怎麼去運用手上的資源 。瞭解自己握有的資源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你需要嘗試打破既定的框架,顛覆假設,才能找到創新的解決方法。
2、善用團隊與他人的幫助,解決陷入自我框架問題
要跳脫思考框架其實不簡單,因為平常我們習慣把自己侷限在既定的思考模式中。不過Tina在史丹佛課堂上教同學將爛點子變好點子的做法,值得大家參考。
首先,Tina請每個小組分別針對某個主題提出「最棒」和「最爛」的想法,然後寫在兩張紙條交給她。Tina拿到這些紙條後會將寫著最棒想法的那張撕掉,然後把最爛想法的紙條隨機交還給各小組,並請他們設法將最爛想法變成好想法。
像是有一組學生拿到「在南極賣比基尼」的爛想法,他們想到的解決方法是在南極舉辦瘦身旅行,然後在旅行結束最後一天讓參加者有機會穿上比基尼秀身材。另外,也有學生拿到「賣蟑螂壽司」的爛想法,而他們最後的構想是開一家叫「蟑螂」的餐廳,並採用各種有營養但是打破傳統的食材(像是炸蟋蟀)做出各式奇怪的壽司,把目標放在想冒險嘗鮮的顧客身上。
Tina也舉出企業實例,成功將最初的爛點子變成全球熱賣商品的故事。3M便利貼最初其實是一款「低黏性」膠水,1968年在公司內部推廣時,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爛發明。1974年某一天,剛好3M公司的員工到教堂唱詩歌,他發現這款低黏性膠水可以成功將容易從書中掉落的書籤固定。3M公司後來花6年時間重新設計,最後成功變成今天暢銷全球的3M便利貼。
3、「失敗履歷表」—檢討自己的失敗,重新振作
創新的方法往往失敗機率較高,失敗並不可恥,因為它會成為你接下來成長的豐富養分。
為了讓學生可以從失敗中學到更深刻的教訓,Tina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寫一份「失敗履歷表」,描述他們從失敗中學到的教訓。
Tina也為自己寫了一份失敗履歷表,其中有一項是描寫她和叔叔的故事,當時因為Tina的叔叔在紐約過世,她一開始想要回去參加喪禮,但因為人在加州,後來沒去,成為她一生的遺憾,而這件事也讓Tina學到「要聽從自己直覺」這個教訓。
另一個故事,Michael Dearing最初是在迪士尼上班,後來跑出來自己創業做零售生意,結果失敗。之後他跑去eBay上班,發現eBay網站上有一種功能,顧客只要多付2毛5美元的小錢,就能在他們的商品清單上附加照片,但是卻沒什麼人使用這項功能。
由於Dearing的零售創業經驗,他認為要面對零售商的話要用數據才能成功說服他們,因此,他花了一些時間去分析這項服務效益,並用數字告訴顧客只要有照片的商品,大部分賣的比較快而且價格也賣的比較好。結果顧客紛紛跑來用這項功能,成功為eBay帶來3億美元的年營收。如果Dearing過去沒有做零售生意這個經驗,也許他就不會找到eBay這項被忽略的網站功能。
也許失敗最初是痛苦的,但若能好好檢視失敗並且進一步改進,在未來人生中一定能成為某個時刻的救命養分!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現在就加入「創業小聚 Line@-數位創新與創業的社群平台!」
你的參與讓觀點更多元、新創資料更加完整「 創業社群交流平台 MeetHub 」
本文授權自《創新拿鐵》,作者:Lance
延伸閱讀
創新帶領百年老店前進,看IBM、P&G怎麼用破壞性創新延續企業生命
創業失敗算什麼?失敗博物館即將開幕,這裡有Apple、Sony都不願回首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