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加入 Y Combinator,Founderkit 創辦人:創業是我這輩子經歷過的最難事情

36氪 2017-03-26
加入 Y Combinator,Founderkit 創辦人:創業是我這輩子經歷過的最難事情
36氪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為了讓新創公司能避開可以避免的錯誤,Ryan Mickle與幾名共同創辦人創辦了Founderkit。最近,Ryan Mickle刊文談到了創業的艱難,介紹了Founderkit的創辦過程以及經歷的一些困難,包括錯誤。

事實上,創業是我這輩子經歷過的最難事情。

我還記得我們當時加入Y Combinator的經歷,現在回想起來猶如昨日。當時,Y Combinator迅速崛起,地位有如學術界中的哈佛,領導者是Y Combinator創辦人Paul Graham。

我的共同創辦人Ed和我為了面試精心準備,花了24小時不斷質問對方,Ed我和彼此向對方發問,我們還透過Skype向Y Combinator的校友徵詢意見,比如Rod Ebrahimi、Nacho Thayer和Joseph Walla。

面試來臨了,11位Y Combinator合夥人審查我們,我後來向Ed描述說,當時感覺自己好像被100輛汽車碾壓。事後我們在大腦中不斷重播面試過程,我們心煩意亂,用啤酒麻醉自己,直到當天晚些時候收到結果,心中的石頭才算落了地。

假若我們的面試沒有成功,比起收到電話那當下的糗態,也許這樣用酒精麻醉自己,並不算是壞事。所以當Paul Graham打電話過來的時候,

我只能說:「Paul Graham嗎?你們真的想向我們投資嗎?真的嗎?」

當天,Ed和我收到了一份很棒的禮物,我們可以進入一個企業家社群,他們在那裡支援我們,不管事情有多難,不管我們要面對什麼問題,他們都會幫我們,我們不是孤軍奮戰。

不論你是創辦第一家、第二家還是第十家創業公司,錯誤都會讓你笑,也會讓你哭。你會浪費幾個月或者幾年時間,甚至還會浪費大量的金錢,這些浪費是你一生都不曾經歷過的。如果你現在不願意接受,以後你會接受的,相信我。

當Ian Hunter(Founderkit CTO)和我決定合作時,我們想將「望遠鏡」交給創辦人,讓創辦人可以看到地平線,避免錯誤,或者說我們要幫助創辦人抓住一切機會盡可能讓決策更聰明。

用Parse開發FOBO可能是我們在創業時做出的最後悔決定。Parse是朋友經營的項目,他將服務放在我們這裡處理;這點在某些時候的確給我們帶來了痛苦。

編按:Parse是由YC孵化出來的、專為行動App提供後臺服務的雲端計算平臺。為開發者包辦繁瑣的後臺服務,只需專注於具體的開發工作。

我們開除了第一位會計員,因為即便他將帳冊做得很漂亮,但是處理起來很慢,進度時常落後。在使用Zaarly時,與PoundPay合作是一個錯誤,這點現在Ian Hunter也承認了。Zaarly應該使用其它支付處理系統。在做這些決策時,我們聽取了大家的建議,包括朋友、VC、聰明人的建議,這些建議存在偏見,有些甚至可能來自錯誤的人。

編按:Zaarly創造了一個基於定位而滿足個人需求的平臺,能讓用戶外包任務和跑腿差事。

當我們做決策時,創辦人會徵詢大家的意見。具體問誰對結果影響很大。一般來說,大家都會提供自己的解決方案,即使有些人並不是很精通創業,他們還是會給出自己的意見。

加入Y Combinator之後,創辦人會透過郵寄清單徵詢意見。即使到了此時,同樣的問題還是會不斷重複,就像刷新記錄一樣,比如使用哪個商業銀行、哪個會計師、哪個通訊電子郵件服務、哪個薪酬服務系統、什麼伺服器。

我將這點告訴了Ian,兩人於是決定開發一套更智慧的系統。我們要向正確的人問問題,問的資訊必須盡可能少(因為最適合的提問目標恰恰是最忙的),我們必須要獲得新創創辦人真正可以信任的資料,並且提供給他們。

事實上,第一個版本的Founderkit是從試算表開始的。在幾個小時內,我們制定了框架,我們認為自己應該用可擴展的方法與其它創辦人分享資料,哪怕只有10個貢獻者。

於是Founderkit就這樣誕生了。首先,我們邀請Y Combinator創辦人試用。因為我們是從試算表起步的,在這之前已經獲得一些工具建議,也的確讓創辦人認同加入的這些新工具及功能。

接下我們面臨另一個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如果有人不是真的想開發一些東西,他們可以用這個問題作為藉口,但是這個問題無法阻擋真正想開發產品的人。沒過多久,Y Combinator讓所有新的新創創辦人使用Founderkit,事實上,每一位活躍的創辦人基本上都會依賴Founderkit的建議。

你可能會說:「不是有其它網站也在做這件事嗎?」

的確。每一次當我們向不同創辦人展示自己的產品,向他們提供建議,他們就會發現產品增加了一些新服務,這些服務是根據建議增加的。透過這種方法,我們節省了許多時間和金錢。其它服務做不到。

等等。這篇文章到底是講Founderkit的創業故事,還是講創業很難?都講。

在正式推出之前,Founderkit已經擁有大約1000名Y Combinator創辦人貢獻者(founder contributors)。過去幾周裡,Slow Ventures、First Round、Social Capital、Upside Partnership和Fuel Capital都加入了Founderkit,還有一些機構等待加入。

在創業之路上,我們祝你一帆風順。我們之所以沒有選擇某條道路,主要是因為它太容易,我們之所以選擇某條道路,主要是因為只有這條道路有意義。所以好好的選擇你眼前有的這幾條道路吧!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現在就加入「創業小聚 Line@-數位創新與創業的社群平台!
你的參與讓觀點更多元、新創資料更加完整「 創業社群交流平台 MeetHub

本文授權自《36氪》,編譯作者:小兵手
編譯文章:Starting a startup is fucking hard
原文標題:Founderkit 的創業故事:創業真的很難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