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能創辦人劉峻誠於清大孫運璿科技講座暢談生成式AI,現場展示離線私有化/個人化 GPT 方案

受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孫運璿科技講座邀請,耐能智慧創辦人劉峻誠博士在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發表了主題為「生成式AI的發展與應用」的演講,旨在與高校師生共同探討這一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和實際應用案例。
劉峻誠博士首先介紹了生成式AI的基本概念及耐能的發展歷程。他指出,生成式AI是一種模擬人類思維過程的人工智慧技術,透過大量數據的訓練和學習,可以自動生成具有一定創造性和實用性的內容。近年來特別是像GPT這樣的模型,已經在許多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包括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語音識別等。在未來生成式AI有望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例如醫療診斷、藝術創作、教育、心理諮詢等。耐能自行研發的人工智慧系統晶片KL720,成功打入美國處理器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的產品線,並於2023年上半年進駐新竹科學園區的新竹生醫產業及育成中心,成為竹科第一家專以研發人工智慧晶片為主的公司。劉峻誠博士也在本次演講中展示最新的研發Kneron GPT 機型,個人化、稀有化,將AI融入我們生活中,寫詩、寫歌、寫專業程式都問不倒。
耐能作為一家常年深耕於端側AI的先行者,早已在生成式AI佈局。所研發的輕量級晶片為最早期支持Transformer模型的晶片,劉峻誠博士現場還與廣大師生們實際演示了Kneron GPT,並透過具體的案例解釋了生成式AI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例如,智慧家居系統可以通過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實現自動控制家電、智慧安防等功能。自動駕駛汽車則利用電腦視覺和機器學習技術,實現安全、高效的道路行駛。而AI輔助教育則通過個性化推薦和學習路徑規劃,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知識,引發現場諸多熱烈討論。
在與同學們的交流中,劉博士表示:生成式AI可以在終端設備上實現快速回應和高效處理,因為可以在本地進行計算和生成結果,而不需要依賴遠端伺服器,進而避免了網路延遲和數據安全問題。此外,在終端設備上使用生成式AI,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和成本,因為可以在本地進行計算和生成結果,而不需要大量的數據傳輸和遠程計算,延長了終端設備的使用時間和降低了維護成本。
活動最後,劉峻誠博士表達了他對生成式AI發展的信心並對在場聽眾及表示感謝。他表示:「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展,生成式AI將會更加智慧化、個性化、普及化。它將不再只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是每個人都可以使用的一種工具和平台。作為一家人工智慧公司,我們有責任推動AI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同時,我們也有責任確保技術的合法使用。」
他呼籲大家共同關注和支持生成式AI的發展和應用,同時遵守道德和法律規範。以實現人工智慧技術的可持續發展並為人類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奮鬥。耐能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生成式AI將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並在終端設備上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優勢,可以為終端設備帶來更加智慧化、高效、安全和經濟的用戶體驗。林哲群院長也與大家分享,下學期開始耐能智慧團隊將在科管院開課及舉辦AI寒假營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