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放棄當主管 進外商開眼界

Bnext 數位時代 2007-10-01
放棄當主管 進外商開眼界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二十年前,有一名十八歲的少年,遭逢他生命中第一次重大的失敗:聯考放榜,他發現自己全部的總分只勉強超過一百分,其中的英文甚至是零分。隔年經由重考才考上。這個屢敗屢戰的少年,如今卻是知名外商公司的專業經理人,他是日立數據系統(Hitachi Data Systems, HDS)台灣區總經理游文人。

「我向來是個搞怪的小孩,」游文人自述成長過程,分析他的叛逆源自醫生父親的嚴格管教,「我父親是個日語說得比國語好的人,他所受的日式教育法則完全應用在我身上,偏偏這激起了我的不服輸與不順從。」在往後的人生歲月裡,也許因為叛逆,造就了他「勇者無懼」的心理。
二十歲那一年,他許下這一生的願望:「我在六十歲前一定要當上總經理。」自政大資管所畢業後,他從工程師、業務員做起,沒有出國留學,卻一路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

不願一輩子寫程式
邁入社會工作後,他進入康和資訊當軟體工程師,他記得開始當軟體工程師的前幾天,環顧四周每一位前輩看起來都頗有年紀,再一一詢問過後才發現,這些「資深」軟體工程師至少都有十年以上的經驗,當下他就了解,如果這樣他就只能一輩子寫程式了,圓不了他總經理的夢。

寫程式才寫了一個月,他就主動請調到業務部門跑業務。上司問說軟體寫得好好的,為什麼一個月就要調動?游文人回答:「因為我想當總經理。」於是他從純技術走向業務。

可是跑業務的「眉角」很多,遇到挫折時不像寫程式那般,查查書、問問學長就能解決,有時候一個案子的成敗關鍵往往在「人」,而不在於技術。游文人回憶剛跑業務的時候,他為自己準備一本小冊子,每打贏一個案子,就在小冊子裡記下時間、金額、事件,並且為自己買一條領帶犒賞自己;反之,每當案子跑不下來時,他就拿起小冊子翻閱以往的「豐功偉績」,作為激勵自己的動力。

他觀察到,台灣的軟體技術其實不比世界級差,但是台灣的工程師太剛毅木訥,簡報與溝通技術表現往往只有六十分。

結果他的轉型十分順利,所以在康和資訊待滿三年,他毛遂自薦投遞一線外商公司,從惠普(HP)、戴爾(Dell)到甲骨文(Oracle),最後他選擇了甲骨文。
進入甲骨文是他轉進外商界的開始,「那時我在康和已經當到業務主管,底下已經開始帶人。」可是進入甲骨文,他自願降級,從業務專員做起,寧願放棄康和的主管頭銜,也要看見什麼叫「世界級」的公司。

**加值,放棄主管頭銜從頭學
**
後來他從甲骨文轉戰微軟,展開他外商生涯的另一個高峰。在微軟,游文人總是專門接爛攤子。記得進入台灣微軟的第六年,當時台灣微軟的總經理邱麗孟希望調他到金融製造部門協助業務。其實台灣微軟內部的人都知道那是個爛缺,是個沒人敢帶的團隊,可是游文人一口便答應。結果他花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把這個部門當年的業績達成。

問他是如何辦到的?他回答:「帶人要帶心,我從不用自己的人馬。」許多空降長官總是引起團隊的不服氣與心慌,但是游文人的管理哲學是把別人的團隊變成自己的團隊,破除「國王的人馬」謎思。

在台灣微軟十年後,他又轉戰英國電信(British Telecom, BT),生涯更上一層樓。這一年他三十八歲,成為英國電信的總經理,提前二十二年實現了他年少的夢想。

可是這個總經理的位子卻是當年香港總部急於撤走的。在他未上任前,英國電信台灣業績一直沒有起色,香港總部已有打算撤回台灣區的辦公室。但是他到任後,卻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把總部定下的營業額目標追平,讓英國電信總部刮目相看。
游文人近期轉戰日立數據系統,擔任他生涯中第二個外商公司的總經理。回顧這一路的經歷,他對年輕工程師的建議是:「要轉型就要改變自己,不改變,你一輩子都無法進入世界級的夢工廠。」

Before
20歲那一年,我許下這一生的願望,
在60歲前一定要當上總經理。

游文人
現職:HDS台灣區總經理
學歷:政大資管所
經歷:康和資訊業務部主管、甲骨文業務經理、台灣微軟行銷部副總經理、英國電信台灣區總經理

After
要轉型就要改變自己,不改變,
你一輩子都無法進入世界級的夢工廠。

**Expert
**

吳睿穎(1111人力銀行營運長)

建議工程師們
從現在開始多多走出實驗室,
培養自己溝通應酬的能力。

分紅費用化制度一實施,影響最大的恐怕是RD(Research & Develop,研發工程師)之類的工程師,因為他們底薪並不算高,每天早上8點進實驗室,晚上12點才離開,超長工作為的就是每年的高額配股,因此工程師換職務、轉行、新人難找,都可能在近期發生。

就科技人而言,他們最先會思考到的是,我不換公司換工作可以吧?原本做RD的,但做了幾年升不上去、加不了薪,於是轉做業務。我就認識許多RD轉一般業務,兩者的收入是不一樣的,RD薪水是固定的,而且調薪比率有限,說不定做了10年還沒有社會新鮮人兩倍的薪水,而且這些RD在經過3到5年的無塵環境、與機器為伍的工作型態之後,會開始想找可以跟人接觸的工作。

RD轉業務的優勢是什麼呢?最重要的是對產品的了解,熟悉客戶需求,不只會賣還會維修,現在的業務不是只要會說話就夠了,「專業」也是最基本的能力,過去當RD的人,他們的產品專業度正是最大優勢。但是相對來說,談吐交際、應對進退,可能就是RD的弱項了,我建議他們從現在開始多多走出實驗室,多聯誼、多認識人,培養自己溝通應酬的能力。

除了專業與交際能力之外,科技人計劃轉職時可著重兩個關鍵能力,那就是外語能力與危機處理能力。在台灣賣電腦產品,不是只有賣給台灣,而是要賣給全世界,外語能力是必備工具;至於危機處理能力,也可以說是抗壓力,是指面對壓力、挫折、事情發展不如預期時,不只要有判斷與執行力,個人心態上的調整也是需要磨練的。

此波變動,換產業的人也不少,所以科技人可趁此次產業薪酬的變革,調整自己的職涯規劃,並培養關鍵能力,為自己的身價加值。當真正面臨轉職決定時,可掌握「四不一沒有」的法則。「四不」就是:不要在上班時間找工作,這是職業道德;不要和老東家交惡,世界很小,總是會遇到的;不亂丟履歷表,切忌一次投遞百封履歷,到最後是哪家公司打電話來都不確定;薪水未達1.3倍不要跳槽,這是將試用期被辭退的風險計算在內;「一沒有」則是指沒有談定不要遞辭呈。(撰文=羅之盈  攝影=陳永全)

**工程師變業務3法則
**

  1. 加強人際溝通能力

    1. 加強抗壓能力
    2. 加強外語能力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