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全家、必勝客都買單,探店大聲公用「素人抓寶」模式讓社群行銷加速90倍

全家、必勝客都買單,探店大聲公用「素人抓寶」模式讓社群行銷加速90倍
蔡仁譯攝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新品上市只剩一週,行銷素材卻還卡在無數次的私訊溝通、合約審核與漫長等待中。這是當前品牌行銷人員的共同夢魘。在社群流量紅利見頂的時代,傳統網紅行銷的冗長、昂貴與低效,正扼殺著品牌的創意與預算。

但如果,一場行銷活動能從發想到完成,濃縮在短短幾天之內?

「市面上很多平台只做媒合,但真正耗時的是後續的溝通、審稿、付款。」Tell It Now!的營運長與共同創辦人陳昕睿如此說。如今,來自趨勢科技、技術背景出身的他,正用一款名為「Tell It Now!探店大聲公」的App為這個痛點提供解答。

這個將創作者經濟與線下商家巧妙結合的MarTech平台,用地圖解任務的方式,在短短一年內吸引超過一萬名創作者,憑藉獨特的素人尋寶模式,成功讓全家便利商店、必勝客等大型品牌買單續約。

目前,團隊正啟動種子輪募資,劍指競爭激烈的日本與美國市場。自稱技術宅的陳昕睿,是如何從零開始,一步步教育市場、打破粉絲數迷思,並打造出這個讓品牌甘願付費的行銷軍火庫?

顛覆3個月傳統流程!Tell It Now!如何在短期間內完成行銷活動?

一個傳統的網紅行銷流程,從尋找人選、溝通報價,到最終的合約與付款,耗費三到六個月是常態。「對於像必勝客這樣每月都有新品上市的品牌來說,這種速度根本跟不上市場節奏。」陳昕睿說。而團隊之所以能將流程縮短,關鍵在於拿掉了兩大最耗時的瓶頸:「事前溝通議價」與「來回審稿」。

首先,平台透過「地圖任務」解決了尋找與溝通的難題。採用地圖介面,陳昕睿說,這是為了創造在地化的即時媒合,創作者能立刻發現周遭的合作機會,店家也能精準觸及所在區域的客群,這大幅降低了雙方媒合所需的時間與精力。

「我們最開始的意象,就是覺得我們是『創作者的寶可夢』。」陳昕睿笑說,「他們每天打開App就可以去『抓寶』,我中午不知道吃什麼,看一下附近有沒有什麼探店任務。」

創作者打開App,會看到一個地圖介面,附近的合作店家會像補給站一樣亮起橘色光點。點進去會顯示店家出給創作者的任務內容,完成後可拿到的獎金或互惠餐點皆一目了然,縮短媒合跟製作的時間。

TellitNow
「舉例來說,這個店家要拍一則Reels,我提供一千元獎金。創作者可以看店家想主打新品還是季節活動,有興趣就報名。」陳昕睿解釋,創作者甚至可以主動向店家提出報價,解決了過往價格不透明的問題。 TellitNow

這種真實感跟遊戲化的體驗,是他們能夠迅速拓展市場的關鍵。Tell It Now!平台主打擁有200粉絲就能接案的素人網紅,強調他們更貼近真實消費者視角,更大膽地拿掉了事前審稿。「不審稿,是想要讓這個口碑更真實一點,你一開始審稿,就會變成是你品牌潤飾過的內容。」陳昕睿說,他們透過清晰的任務規範來確保品質,創作者完成後直接發布,再回到平台提交連結。

TellitNow
透過清晰的任務規範來確保品質,創作者完成後直接發布,再回到平台提交連結進行事後審核,目前有上萬創作者加入Tell It Now!。 TellitNow

事實證明,這種策略是成功的。「我們常常看到有爆紅的影片,一個只有五千粉的創作者,也能拍出幾十萬流量的影片。很多創作者也回饋,因為持續在我們平台上接任務、穩定產出內容,他的粉絲數也增加了好幾千。」這些成功案例,逐漸打破了市場的刻板印象,並成功敲開了必勝客、全家等產業巨頭,以及上千個中小型品牌的大門。

目前,Tell It Now!採取的是SaaS訂閱制,主要向品牌與店家收費。品牌方透過支付月費或年費,來使用平台上所有發布任務、管理素材的工具。而對於創作者端,平台基本上是免費使用的,就是為了降低創作者的參與門檻。

從技術人到行銷顛覆者:一場醞釀三年的創業實驗

陳昕睿與另位創辦人的創業旅程,始於技術人對效率的執著。「我們發現,許多中小型街邊店明明很需要社群曝光,卻沒有一個真正好用、不複雜的工具。」陳昕睿回憶道,這個創業念頭在他們心中醞釀了許久。「但我們一開始這個念頭,到真的下定決心要做,大概拖了兩三年,中間還遇到疫情,是因為疫情結束以後,才突然想要不要認真把這個當一個題目來做。」

對於從未經歷過從0到1的陳昕睿而言,這是一個充滿未知的挑戰。「我當初創業只是覺得沒有試過,很好奇這個過程到底要怎麼起來,因為我完全no idea到底要怎麼踏出這一步。」正是這份好奇心,驅動著這兩位背景同為產品開發與使用者體驗的技術人,踏上了顛覆行銷產業的旅程。

他們的第一個產品MVP (最小可行性產品),瞄準了最需要曝光的中小型街邊店。然而,市場很快給了他們一堂震撼教育。「小店家雖然很需要(行銷),但或許沒有痛到非有這件事情不可。」陳昕睿直言,對深受缺工之苦的店家而言,營運生存的壓力遠大於行銷曝光的需求。這個發現,促使團隊在去年底毅然決然地轉向,將目標客群轉向行銷需求更為剛性的連鎖品牌。

TellitNow
對於從未經歷過從0到1的陳昕睿而言,這是一個充滿未知的挑戰。「我當初創業只是覺得沒有試過,很好奇這個過程到底要怎麼起來,因為我完全no idea到底要怎麼踏出這一步。」 TellitNow

但要說服資源豐沛的大品牌並不容易。「他們內部雖然有行銷人員,但要做的事情更多,每個人都分身乏術。」陳昕睿說,因此他們的切入點正是減少整個行銷流程的時間,其真正的護城河,在於對網紅行銷本質的重新定義。

「市面上許多平台,強調的都只是網紅的『名單』。」陳昕睿分析,「但這並沒有解決品牌真正的問題。因為一般的平台大多只停留在媒合,品牌主最終可能只收到一個IG貼文連結。但內容本身,平台是沒有掌握的。」

他們不只媒合,而是把網紅產出的所有素材內容,連同即時數據變化,都完整地抓取到系統後台。如此一來,品牌主的所有合作素材,都能被一覽無遺地集中管理。

「對我們而言,媒合只是產出UGC(使用者生成內容)的第一步。我們最終想做的,是幫助品牌實現素材的循環再利用。」陳昕睿強調,品牌找網紅的真正目的,並非單次曝光,而是希望獲得授權,將這些真實的素材應用在官網、電視牆廣告等更多元的管道上。

為此,平台也提供品牌方一套一條龍的服務:除了透過AI輔助品牌,快速將素人素材調整成符合品牌調性的內容外,更將授權流程直接整合進來,協助品牌一手包辦從素材誕生到後續應用的整個生命週期,讓每一次的行銷投入,都能轉化為可持續累積的內容資產。

從大型科技公司的UX設計師,到事必躬親的新創共同創辦人,陳昕睿坦言這是場個人蛻變。「以前我可以專注在專業就好,但現在我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學習財務、法務這些過去不曾接觸的知識。」這次的親身實踐,也徹底顛覆了她過去的認知。「以前在新創裡面當顧問,可以講很多方法論,但自己創業以後,就發現這真的是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這場旅程,讓她意識到許多事必須親身實踐,才能得到真實的回饋。而這種「快速試錯、快速學習」的文化,已經內化為團隊的DNA。

陳昕睿就分享了一個令人莞爾的挫折經驗。為了加速媒合,團隊曾推出一個店家逾時未選,系統自動配對的功能。「結果我們就被店家罵了,『為什麼我都沒選你就幫我選?』」陳昕睿說,這次直接的用戶反饋,讓他們深刻體會到即便追求效率,也不能剝奪店家最終的選擇權。「我們就是不斷地從這些嘗試與回饋中,快速做出調整,這是我們團隊最大的優勢。」

啟動種子輪募資計畫出海,劍指日本、美國市場

在台灣成功驗證了商業模式後,Tell It Now!已做好邁向下一階段的準備,而清晰的商業目標與成績,也為他們獲得了886studio加速器Ikigai的投資。目前,公司正啟動種子輪募資,預計於2026年第一季完成。

「台灣只是我們的起點,」陳昕睿表示,「這筆資金,將主要用於出海準備,以及商業開發團隊的擴充。」他們的首要目標,鎖定在日本與美國這兩個高度成熟的市場。

陳昕睿分析,美國市場競爭激烈,但線下服務的MarTech平台相對稀缺,這是一個潛在的切入點;而日本市場雖然極度重視關係,決策時間長,但台灣品牌在日本的接受度高,先從服務在日的台灣店家下手,是一條可行的路徑。目前,團隊已開始與兩地的潛在夥伴進行接觸。

「我們希望能找到具備策略性資源的投資人。」陳昕睿解釋,「如果投資人本身在日本或美國擁有餐飲、美業的豐沛人脈,對我們的幫助會非常大。」

下一步,Tell It Now!將聚焦於「自動化推薦」與「AI輔助創作」。他們希望在明年,就能實現AI根據品牌風格自動推薦最適合的創作者,並同時向創作者推薦最符合其調性的品牌任務。

此外,團隊也將開發AI工具,輔助創作者產出更符合品牌規範的內容,進一步提升媒合效率。至於品牌端,目前他們正積極開發AI品牌工作室,未來能透過AI學習品牌風格,將大量素人素材一鍵轉化為高品質的廣告資產。

創業快問快答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客戶(店家或品牌)最常提出的質疑,集中在「粉絲數迷思」上。當我們推薦粉絲數只有幾千的創作者時,他們會覺得『這OK 嗎?這行嗎?』」團隊的回應策略並非直接反駁,而是從三個層面溝通素人網紅的真實價值,分別為強調內容品質與素材價值,並提供品牌方真實的成功案例,引導品牌思考行銷的最終目的其實是帶客轉換,而真實、誠懇的內容,往往比高粉絲數的網紅更具轉換的潛力。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出海,主要鎖定日本與美國。為此,團隊目前最缺乏的資源有兩大塊,公司正啟動新一輪募資,及正尋找具備海外鏈結的策略性資源。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從專才到全才的跨越、實踐勝於空談,唯有親身去嘗試、去測試,從市場的真實回饋中,才能找到真正有效的路徑。最後是保持樂觀與韌性,整個創業過程充滿了未知與困難,但樂觀的心態是關鍵。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與用戶維持緊密且真實的關係、根據用戶回饋,快速迭代產品、果斷的策略轉向(Pivot)。

團隊資訊

產品名稱:Tell It Now!探店大聲公
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賴冠伶 創業小聚採訪編輯 賴冠伶

遊走在人文與科技之間,雖然是個J人,但卻熱愛各種跳出框架、叛逆的人事物。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lauren.lai@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