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模型測驗平台LMArena完成1億美元種子輪募資,由a16z和UC Investments(加州大學所管理的投資基金)領投,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Felicis Ventures和Kleiner Perkins等創投跟投。
根據《彭博》報導,本輪募資後LMArena的估值達到6億美元,不過LMArena並未正式回應估值數字。
值得注意的是,LMArena僅僅成立4個月而已,而它的前身僅僅是一項校園內的專案「Chatbot Arena」,一個讓使用者為模型評分的工具,每個月卻能吸引100萬名瀏覽者。
猶如AI擂台大賽的盲測工具,所有大模型都要通過的試煉?
Chatbot Arena成立於2023年,已是AI世界的一個標竿。
Chatbot Arena就好像一個「盲測AI擂台賽」,他們與OpenAI、Google和Anthropic等公司合作,讓社群為這些大語言模型評分、比較和投票,看哪個模型最被看好、受人喜愛。
根據記者實測,目前這個平台仍然能免費使用,只要在對話框輸入指令(繁體中文也可以),兩個未知模型便會生成結果,按下投票後就會知道哪個模型是你喜歡的。
截至截稿為止,榜首是Google的Gemini 2.5 Pro,OpenAI的GPT-4o 、o3和Gemini 2.5 Flash則並列第二,而馬斯克的Grok 3、Anthropic的Claude 3 Opus,也曾在2024年分別攻佔過榜首。
「人人都有發言權」,成為爆紅關鍵
Chatbot Arena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腦科學博士課程的應屆畢業生Anastasios Angelopoulos和Wei-Lin Chiang發起。Wei-Lin Chiang畢業於台灣大學資工碩士,他們在Sky Computing Lab開發出開源語言學習模型Vicuña,為了和市面上的各大模型比較優劣,Chatbot Arena就此誕生,也一炮而紅。
「社群可以決定他們喜歡哪些模型,每個人都有發言權,」LMAren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Anastasios Angelopoulos在《UC Berkeley News》的採訪中說,「這有點維基百科的味道。」
Anastasios Angelopoulos認為,Chatbot Arena的成功是因為「讓人們選擇自己喜愛的東西」的機制,包含由使用者自己輸入指令而不是使用預設指令,還有盲測的趣味性等等。Anastasios Angelopoulos表示,評比模型的工具上百種,Chatbot Arena可能也不是最好的,但是是最貼近使用者的。
每月百萬流量不堪負荷,創業成為唯一出路
另一個成功的關鍵,或許是對開源的堅持。
每月百萬流量對團隊來說是不小的負荷,LMArena共同創辦人暨董事長、同時也是Databricks共同創辦人的Ion Stoica說,即使作為一個研究專案,Chatbot Arena每年也要花費數百萬美元,而管理運作上也超出「專案」的規模,因此他們決定成立公司LMArena,為這項工具找到商業化的可能性,儘管目前團隊還沒有明確的商業模式。
不過每月百萬流量、累積進行400多個模型評估、投出超過300萬張選票,或許是各大創投看好他們潛力的原因。本輪領投的a16z合夥人Anjney Midha表示,AI的未來取決於可靠信和信任,LMArena正在建立透明且由使用者主導的工具。
UC Investments投資長Jagdeep Singh Bachher則表示,很高興看到學校研究室的成果投入到商用上,支持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大學實驗室的創新,就等於是讓學校可以回饋社會,並推進技術發展。
本輪資金,LMArena將用於產品開發,希望在速度、反應以及評估上做到更好,也希望將使用者的喜好數據反饋給大型語言模型公司們,以推進模型的開發,而這或許會是LMArena未來的商業模式。
本文初稿由AI生成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