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新加坡新創Chitose微藻生質燃料助攻交通脫碳,完成16億元募資

新加坡新創Chitose微藻生質燃料助攻交通脫碳,完成16億元募資
Chitose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交通運輸脫碳帶動生質燃料需求大增,新加坡生技新創Chitose Bio Evolution看準這股趨勢,開發出微藻培養技術,提供更永續的生質燃料替代方案,吸引多家日本大型企業投資,近日更宣布獲得約4,9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13億元)資金,將用於擴展馬來西亞砂拉越州的微藻生質燃料生產基地,並加強技術研發,推動從研發走向量產。

從生技轉戰永續燃料,Chitose獲資生堂、三井住友注資

成立於2011年的Chitose,最初專注於醫學細胞研究,並為日本多家大型製藥公司提供技術服務。憑藉其生物技術優勢,Chitose業務逐步拓展至農業與微藻培養領域,發展出可供應永續航空燃料、化妝品及塗料的微藻生質燃料。

Chitose的技術實力早在2023年便獲得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青睞,獲得4億美元(約新台幣131億元)的綠色創新基金(Green Innovation)計畫補助。

本月10日,Chitose宣布再成功募得73億日圓(約4,900萬美元),投資方包括日本化妝品巨頭資生堂(Shiseido)、三井住友銀行(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瑞穗銀行(Mizuho Bank)及創投公司Jafco Asia等。

Chitose募得73億日圓
Chitose本月10月宣布成功募得73億日圓,資金將投入擴大馬來西亞生產基地。 Chitose

捕捉煤電廠廢氣產油,微藻技術顛覆傳統生質燃料

Chitose的技術為何受到多家企業與創投看好?成功脫穎而出的關鍵,在於Chitose以更永續的方式生產生質燃料。

與傳統以農作物製造生質燃料不同,微藻可在可控環境中培養,不會引發森林砍伐等環境問題。Chitose的生產基地由一排排特殊槽體組成,設置於露天場地。微藻透過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同時吸收從鄰近火力發電廠廢氣中捕捉到的二氧化碳,轉化為可提煉燃料的脂質,進一步製成生質燃料。

雖然生物燃料在燃燒時也會釋放二氧化碳,但理論上可達成碳中和,因為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吸收了等量的二氧化碳。Chitose執行長藤田朋宏(Tomohiro Fujita)指出,「這與化石燃料形成對比,化石燃料釋放的是儲存了數百萬年的碳,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

微藻技術顛覆傳統生質燃料
相較於傳統農作物生質燃料,微藻能在受控環境中培養,避免森林砍伐等環境衝擊。 Chitose

重金擴大馬來西亞生產基地,目標2027年登陸納斯達克

馬來西亞擁有廣闊土地與充足日照,成為Chitose發展微藻生質燃料的理想據點。該公司已在砂拉越設立占地5萬平方公尺的試驗生產基地,並自2023年起展開大規模試驗,目前每年可生產350公噸微藻生質原料。

Chitose最新獲得的資金將用於推動微藻生質燃料的商業化與量產。藤田朋宏表示,公司計劃在未來2年內於砂拉越新建一座占地1平方公里的工廠,目標在2030年前將總生產規模擴大至20平方公里。同時,Chitose也將持續尋求全球投資者支持,朝2027年在納斯達克(NASDAQ)上市的目標邁進。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預估,至2050年,生質燃料將滿足16%的交通能源需求,其中船舶與航空領域的比例分別將增至21%和45%。隨著電動車逐步取代燃油車,生質燃料的發展將從公路運輸轉向海運與航空,成為助力航空、海運這些難減排部門脫碳的重要途徑。

資料來源:日經亞洲CHITOSE(1)、CHITOSE(2)、tnglobal

本文授權轉載自《Reccessary》,作者:許祖菱,原文標題:捕捉廢氣變綠金!新加坡新創Chitose的微藻生質燃料,如何顛覆永續燃油生產模式

TAGS: # 永續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Reccessary》許祖菱 《Reccessary》許祖菱

RECCESSARY是亞太地區第一家致力於提供深度東南亞綠電與碳權市場發展趨勢資訊的國際媒體平台。其名稱源自於「Renewable Energy and Carbon Awareness is Necessary」的理念,旨在透過中立角度與多元觀點,讓綠電與減碳意識成為企業永續發展的基礎。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