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低頭滑著一支支的短影音,不過看的不是廢片,而是Revyze上的教育短片——可能是法國在一戰中的歷史脈絡,也可能是繁雜的數學公式解析。
被譽為「教育界TikTok」的法國教育新創Revyze,結合短影音特色和語言學習軟體Duolingo的遊戲化形式,提供國、高中生簡單易懂的知識影片,吸引超過100萬名用戶。
然而,他們在美國市場卻踢到鐵板,被迫重新調整產品策略。Revyze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教育市場中脫穎而出?又將如何在美國市場的挫敗中找到新的方向,再次證明自己的實力?
Revyze = 教育TikTok + 法國版Duolingo?
Revyze發現隨著影片長度縮減,學生的專注力也下降。已經無法接受時間過長的影片,會自然淘汰掉傳統影音平台上的內容,故推出簡短而資訊密集度高的短影音。
如此一來,不僅讓繁忙的學生趁課餘或是閒暇時間學習,也不會因為內容過於龐雜而退縮。
他們讓使用者自行上傳短影音,將複雜的概念簡化至1分鐘內的動態視覺化形式,因此被稱為「教育界的TikTok」。裡面的知識包含法國中學的各個學科,如歷史、哲學、地理和數學等,也包含中學升級考(註)所需的知識或是備考訣竅。
- 註:法國學制依序為小學(5年)、初級中學(4年)以及高級中學(3年)。在初中第三年,學生須參加初中畢業證書(Diplôme National du Brevet,DNB)考試,該成績會影響將來就讀的高中或高職。
Revyz參照教育界的Duolingo,將學習變成一場趣味十足的遊戲。Revyze最大的特色是獨創的「學習膠囊」,將文學流派、冷戰時期的東歐、物理的質量單元等單一主題的知識,濃縮成一個個精華膠囊,讓學習不再枯燥乏味。
每個學習膠囊都包含了數量不等的短影音、小測驗和摘要表,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步調和喜好,自由探索各個領域的知識,除了透過遊戲化的「連續打卡」機制,強化學習動機,更藉由縮短影片時間和個人化的學習節奏,提升學習成效。
師生成為內容創作者,Revyze如何保障原生內容品質?
Revyze的影音皆是使用者原創,除了學生以外,也有學校教師會透過這個平台製作簡化版課程。不過在內容自創的平台,難免有品質控管的問題。針對這點,Revyze則透過查證、創作者變現計畫以及社群回饋等形式確保內容正確性。
他們會與教育工作者及AI合作,在使用者發布內容前驗證。此外,也有社群審查協助。由於是社群主導的平台,他們多透過學生和老師的回饋,了解哪些資訊不精準或恰當。這樣即可完善教育產品,除了正確性外,更確保訊息滿足學生的需求。
不僅如此,Revyze也針對內容創作者設置獎勵機制,用戶每次用代幣購買「學習膠囊」後創作者可以得到部分收益。此外,Revyze也會與表現最佳的前5%的創作者合作,共同打造更完善的學習體驗。
根據《Tech Crunch》的報導,在Revyze上已經有超過2,000名創作者,分享了近4萬支影片與測驗,更吸引了1.5億次的觀看次數。他們目前有100萬名用戶,且在今年6月登上法國蘋果App Store的第一名寶座。在考試前,有約1/3的法國國中生正在使用這項服務。以一個成立僅2年的公司來說,這是十分亮眼的成績。
超過1.5億次的影片觀看次數,Revyze落地美國遇到哪些挫敗?
Revyze創辦人Guillaume Perrot、Anatole Blanc和Florent Sciberras雖然都不是教育領域出身,不過他們都觀察到新世代的教育方式已經改變,也觀察到法國的學習資源分配不均,因此於2022年創立Revyze。
在法國市場取得初步成功後,Revyze懷抱著雄心壯志踏上美國市場,卻意外踢到鐵板。原以為可以複製成功經驗,但美國市場的挑戰遠超乎他們預期。
首先,Revyze採用類似TikTok的短影音形式,卻未考量到美國對TikTok的審查疑慮和數據隱私的擔憂,再加上美國教育科技市場競爭激烈,使得Revyze舉步維艱。更雪上加霜的是,他們忽略了美國和法國學制的差異,平台所提供的SAT備考內容無法滿足當地需求,難以吸引長期用戶。
對此,Guillaume Perrot坦言,團隊在產品在內容方面確實準備不足,必須重新設計產品才能再次進軍美國市場。
儘管遭遇挫折,Revyze在近期仍獲得Speedinvest和Moonfire領投的550萬歐元(約新台幣1.9億元)種子輪融資,多家知名創投和Duolingo的產品總監Nickey Skarstad也參與其中,Revyze計劃利用這筆資金再次挑戰美國市場,站穩腳步。
資料來源:《Tech Crunch》、《Vestbee》、《TFN》、《Everend》、《aVenture》

真相是時間的女兒。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