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縮短骨折手術時間,睿谷科技研發「骨頭用水泥」有什麼不一樣?

縮短骨折手術時間,睿谷科技研發「骨頭用水泥」有什麼不一樣?
侯俊偉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我不喜歡朝九晚五這種規律的生活。」睿谷科技執行長柯嘉泠分享,他的人格特質讓他清楚的明白,固定模式會讓他感到束縛,推動他走上創業路。

柯嘉泠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專攻口腔衛生學,在研究所期間專注於生醫材料的研究,並開發出一種創新型骨科修復材料。

這款材料主要應用於骨折修復,適合用於高齡長者的骨質疏鬆患者,能有效填補骨折處,提供穩定的支撐,有助於骨折部位的癒合,並且減少了手術複雜性。柯嘉泠還在學期間,這項技術在臨床應用中獲得了醫師們的青睞——材料凝結時間更少、而且還能以更小的針頭操作,增加不少手術的便利性,這讓柯嘉泠看到了商業化的潛力,也是睿谷科技成立的契機。

與市面上不同的是獨家技術讓骨水泥不容易被沖散

高齡長輩骨折後,常因骨質疏鬆、骨密度低,導致骨折部位難以穩定愈合,醫生通常會將骨水泥注入骨折處以固定結構,幫助穩定骨頭並促進癒合。

然而,市面上的許多材料在操作中面臨著「硬化緩慢」的問題,這是因為骨水泥的粉末和液體混合後,需要時間生成晶體,使顆粒間的連結變得穩固。

「這個過程通常需要約一小時。」柯嘉泠說明,如果在晶體形成之前就注入骨折處,材料容易被血水沖散,進而降低修復效果,增加手術難度。

針對這些問題,睿谷科技開發的「鈣磷骨水泥」重新設計了材料硬化的方式,「我們的粉末表面已經預先附有奈米晶種,相當於半成品,這樣在注入後能迅速生成晶體,使材料快速硬化。類似建房子的水泥,可以立即支撐骨折部位。」柯嘉泠解釋,這樣的技術大幅縮短了等待硬化的時間,也減少了醫師操作的複雜性,確保材料在注入後不易被血水沖開。

與市場上的競品相比,除了縮短硬化時間之外,睿谷的產品支持直徑僅1mm的極細針頭注射,適合微創手術,相較於傳統4mm針頭,不僅大幅縮小傷口,還提升了手術精準度,因此獲得了許多臨床醫師的青睞。

鈣磷骨水泥產品外觀照.png
睿谷科技專利產品「鈣磷骨水泥」。 睿谷科技

然而,將技術推向市場與過往的研究經驗截然不同,這種角色的轉變對柯嘉泠來說,意味著巨大的挑戰。

從研究員變成CEO,團隊專業分工是關鍵

「在實驗室,我只需專注在實驗結果,但成為CEO後,我要考慮的不僅是技術,還有資源的有效分配、團隊營運以及成本控制。」柯嘉泠指出,這樣的轉變要求他具備更全面的商業思維,確保每一項資源都能發揮最大效益,讓技術順利進入市場。

「我們團隊人數不多,但大家各司其職,這讓我們能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達到最大的運作效益。」柯嘉泠表示,睿谷科技雖然只有7名成員,但每個人都負責不同的領域,從技術開發、品質管控到行銷和財務,每個環節都有適合的成員負責,這種精準的分工與資源管理,正是睿谷科技能夠推動技術進入市場的關鍵。

睿谷科技創業午餐會
睿谷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柯嘉泠分享身紋實驗室領導者與辦公室領導者差異。 侯俊偉攝影

除了人員專業分工外,產品也是

睿谷科技選擇的商業模式是將產品賣給經銷商,而非直接賣給醫院。

「醫療器材的銷售不同於一般產品,醫生和醫院需要的是長期合作的信賴夥伴,這正是經銷商的專長。」柯嘉泠表示,與經銷商合作能讓產品獲得更專業的推廣,讓醫生能得到更好的服務,同時也使公司能將更多精力集中在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上。

柯嘉泠認為即使產品優秀,售後服務仍然是至關重要。「我們的產品最終還是依賴經銷商來維繫與醫生的關係。他們與醫生長期合作,建立了深厚的信任,這是我們短期內無法替代的。」讓經銷商處理銷售和醫院的日常溝通,不僅能減輕公司的資源壓力,還能確保醫生獲得更專業且持續的服務。

此外,在產品推廣和市場驗證方面,睿谷科技採取了「從台灣為起點」的策略。

「我們先在台灣驗證產品的臨床效果,這讓我們能快速獲得市場反饋,並積累成功案例,作為進軍國際市場的基礎。」柯嘉泠解釋,台灣醫療技術水平高、環境成熟,是產品市場化和驗證的理想地點,目前產品也已經通過TFDA認證,接下來計畫將技術推廣至東南亞、日本等國際市場,逐步擴展業務,實現全球佈局。

創業快問快答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A:不要輕易放棄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A:資金、人才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A:找到好夥伴、遇到天使投資人、不會放棄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睿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8
產品名稱:realbone陶瓷新骨材
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詹蕙瑜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詹蕙瑜

喜歡喝飲料的話多人類。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