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成癮狀況除了對個人造成影響,大眾往往忽視了背後的「苦主」——企業。
SUD,全名為物質使用障礙症(Substance Use Sisorder)為一種精神疾患診斷,描述個人雖然在會產生重大傷害和不良後果的狀況下,仍持續使用物質的狀況,常見例子為酒精成癮、煙草成癮、吸毒成癮等。
根據美國全國藥物使用和健康調查 (NSDUH),勞動人口中有4成都有SUD的困擾。而企業不僅要承擔治療費用,更要忍受生產力下降所帶來的損失。
虛擬診所Pelago正看準了這個痛點,選擇專注於為企業提供解決方案,並成功以獨特的商業模式和創新療法,協助企業解決物質成癮問題,更締造了100%客戶留存率。
Pelago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認知行為療法:從「心」開始的療程
Pelago是家虛擬診所,透過整合醫師、執照護理師和酒精諮詢師等專業醫護團隊、藥物和醫療設備,提供全方位的戒斷方案。Pelago的目標是透過遠距醫療幫助使用者減少、停止或學習管理藥物濫用問題,提供經臨床驗證有效的治療服務。
為了量身打造客製化的戒斷計畫,使用者在註冊會先填寫問卷、設定戒除目標日期,並與Pelago的諮詢師進行電話諮詢。諮詢過程中,醫療團隊會深入了解使用者的成癮狀況、戒斷目標以及個人需求,以便量身打造最合適的戒斷計畫。
諮詢後,Pelago會將使用者所需的醫療設備,例如呼氣式酒精檢測儀,直接寄送到家,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監測酒精含量,並將數據上傳至Pelago應用程式,讓醫療團隊可以遠程追蹤進度,提供必要的協助。
「Pelago的關鍵差異,在於能解決多種物質成癮問題。」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Yusuf Sherwani強調,透過結合認知行為療法(CBT)和藥物輔助治療(MAT)兩種方式,處理煙草、酒精、大麻和鴉片類這4大類物質的使用障礙。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Pelago透過兩種療法,針對使用者不同需求,設計不同的服務:
認知行為療法(CBT) :為了幫助使用者改變思維模式、糾正不健康行為,該療程提供了多元的線上服務,包含與醫療團隊進行線上會議、與輔導員隨時通訊、進行一對一諮詢等。此外,平台也會推送Podcast、體能訓練等客製化內容,並設計模擬情境互動練習,幫助使用者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抵抗誘惑。
藥物輔助治療(MAT) :針對在戒斷過程中需要藥物輔助的使用者,Pelago也與藥廠合作推出Pelago RX平台,提供診斷和處方寄送服務,例如針對酒精成癮者寄送納曲酮,並為煙草成癮患者提供尼古丁替代療法所需的口香糖和貼片。
100%風險換來的100%信任
除了獨特的療法,其實Pelago的成功背後,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創新的商業模式,他們不僅專注於成癮者的康復,還將目標鎖定在雇用這些成癮者的企業。
「為什麼企業應該關注這個問題?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真正的商業挑戰。」Sherwani表示,企業非常關注醫療索賠中占比高的項目,而SUD正是醫療支出5大項目之一,與糖尿病、肌肉骨骼護理和心理健康並列。
全球藥物濫用治療市場規模龐大,預計在2030年將翻倍成長至267億美元(約新台幣8,554億元),這樣的商機吸引了眾多新創投入,其中多數選擇以B2C模式搶攻市場,例如提供行為治療應用程式的Pear、虛擬藥物治療診所Bicycle Health。
然而,Pelago卻選擇了B2B2C這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並採用100%風險收費模式,將投資回報率成功提升3倍。
「我們會事先估價和設立績效指標,這些指標包括戒菸成功率、戒酒或鴉片類藥物戒斷天數、用戶參與度及整體滿意度。」Sherwani解釋,Pelago每年進行績效評估,只有當達到預定的目標,客戶才需要付費。
而Pelago承擔起100%風險收費,也造就了100%的客戶保留率。
2023年,Pelago的營收增長了287%,目前已與超過150家大型企業合作,包括MetLife、Phillips和GE Appliances,服務覆蓋數10萬名員工,平均每位會員可為雇主節省超過99,000美元(約新台幣316萬元)的醫療費用。
以被《Forbes》評選為10大醫療保健設備和服務公司的財富500強客戶為例,該公司因員工酗酒問題每年支付的醫療費用最少33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元),為了改善員工生活並降低醫療成本,該公司與Pelago合作推出了虛擬酒精戒斷計劃。
對此,Pelago透過電子郵件、社群貼文和公司內部通訊向員工推廣該計劃,並為酒精成癮的員工提供遠程監控設備與醫療團隊支持,結合CBT和MAT療法。結果顯示,7成參與者在60天內成功減少飲酒頻率,75%降低了酒精成癮的風險。
改穿西裝的「醫生們」
Pelago的創辦團隊包括執行長Yusuf Sherwani、營運長Maroof Ahmed和產品負責人Sarim Siddiqui,3人都在倫敦帝國學院醫學院相識。除了醫學學士學位與外科學士學位外,他們還分別獲得了醫療保健管理及管理學的學位。
Ahmed在醫學院最後1年,因為叔叔因為吸菸成癮過世,這段經歷讓他決定投入研究SUD。這也促使他們3人於2017年創建了遊戲化的CBT應用程式Quit Genius(Pelago的前身),專注於幫助吸菸者戒菸,並成功幫助超過6萬人戒菸,也讓CBT成為Pelago日後的核心治療技術。
今(2024)年3月,Pelago籌集了5,800萬美元(約新台幣18億元)的C輪募資,累計募資總額達到1.51億美元(約新台幣48億元)。本輪募資由現有投資者Atomico領投,Kinnevik AB、Octopus Ventures和Y Combinator等其他先前投資者也參與其中,新投資者包括Octopus Ventures和GreyMatter Capital。
Pelago未來將繼續專注於藥物使用管理,並計劃擴展到更多的雇主和健康計劃,尤其是針對青少年藥物濫用問題,希望能幫助更多人擺脫成癮的困擾。
數位醫療市場回暖,亞馬遜加入戰場
Pelago的快速成長,反映出數位醫療和虛擬診所市場的蓬勃發展。但其實去(2023)年數位醫療市場經歷了波動,大零售商如Walmart和Walgreens短暫進入這個領域後又快速退出,不過,2024年第1季度的結果顯示出了一些復甦跡象。
CB Insights報告顯示,美國數位醫療領域的募資額在2024年的Q1達到了27億美元(約新台幣871億元),比上季度高8億美元(約新台幣256億元)。
根據虛擬診所採用研究,疫情間美國消費者使用虛擬診所的比例從2019年的11%上升至2020年5月的46%。這顯示虛擬診所已成為接受醫療的可行選擇。
亞馬遜、Walmart和CVS Health等零售巨頭也推動了虛擬診所的成長,例如Amazon Clinic就不僅讓病人與醫師能進行線上討論,同時也與藥商合作提供處方藥物。
儘管虛擬診所看似觸手可及,顧問公司Mercer指出,弱勢群體和農村地區的醫療服務獲取仍然是個難題,而新創也必須設計出更適合不同需求的福利生態系統,提升護理的可及性。
這也正是Pelago的優勢所在,透過精準的客戶選擇和商業模式,讓其覆蓋率變得更高。
數位醫療和虛擬診所市場雖然面臨挑戰,但仍在穩步發展。隨著科技與市場需求的持續推動,虛擬醫療將在未來的醫療生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參考資料:《Behavioral Health Business》、《TechCrunch》1、2、《Forbes》、《Mercer》1、2、《Fierce Healthcare》、《MobiHealthNews》、《Hayat Life》、Kinnevik、Pelago

MBTI變了3次但鐵打的I人、咖啡重度患者。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