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用PS5、Xbox玩遊戲,許多人也會買支遊戲手把,接上電腦暢玩3A大作,這個習慣有可能被改變嗎?
英國新創TG0想要挑戰既有規則:讓整隻手把都可以是觸控的介面。更進一步來說,他們是讓所有產品的「表面」都擁有感測能力,遊戲手把只是一個案例,車用、醫療,甚至是運動產業,都有施力的空間。
這背後的魔法來自TG0的創新材料,TG0以利用靜電感應原理研發出具有彈性的感測材料,取代現有的硬殼塑膠以及各式感測器和電子零件,不僅讓手把輕量化、降低成本,也讓遊玩可以更快速與直覺。而這個創新材料,其實出自台灣人之手。
200萬投資拯救一間新創,團隊進入中國市場
TG0的誕生,其實是從TG0執行長孔明的一個畢業專案開始發想的。孔明在準備畢業專案的期間,認識了當時在倫敦帝國學院就讀電腦科學博士的郭留成,也就是後來TG0的技術長,兩人一起投入材質感測的研究,在專案結束後,他們的想法在學校獲得很好的反饋,也讓他們有了下一步創業的想法。
但創業的過程並不像他們籌備畢業專案時順利,首先面對到的就是找不到客戶的問題。不少客戶認為,他們的服務還不夠成熟,因此不願意與他們合作。孔明為了挽救TG0,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在各種展場或活動中向投資人展示他們的服務,最終在一次展會上遇見一位英國天使投資人,才成功獲得5萬英鎊(約新台幣200萬元)的投資資金,讓TG0正式營運起來。
林珈弘則是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CA)學習創新工程學的時候認識TG0這個團隊,「一開始給自己在國外讀書的時間是5年,加入TG0後,覺得何不再給自己5年呢?說不定之後我也能將這些知識和技術帶回台灣做些不一樣的事。」林珈弘表示,工程設計應該不只是解決產品本身的設計,更重要的應該是讓產品其中的機械有更多可以設計和創造的空間,因為這股機械設計的熱情,林珈弘在英國留下,並在2016年正式加入TG0。
具有彈性的導電材料,利用靜電感應生成的演算法
「我們的目標就是讓產品的表面,擁有感應器的效果。」林珈弘表示,過去的感測通常都是將電子感測器或是印刷電路板放到產品裡,產品也會礙於感測器而侷限設計。
但TG0的感測材料不同,因為富有彈性,因此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產品所需,調整產品的設計。
林珈弘解釋,TG0所設計的材料是使用具備導電性質的感測材料,當時林珈弘測試了各種材質的導電效果和訊號穩定度,才找出最終這個導電穩定、感測效果明顯以及類似於矽膠的材質做為他們的無電子感測器,這樣的材質因為具有彈性,因此可以運用在各種產品上,同時產品在設計建模時,可以有更多變化,不用像過去需要考量感測器的大小或位置,導致設計的想法被侷限,這也是TG0想為產品設計師做到的事之一。
除了感測器彈性度較高以外,TG0所設計的晶片,主要是根據物理反應的靜電感應原理為主要的分析方式,透過他們的演算法分析使用者觸碰到產品時的電容量和導電訊號。
整個流程的原理,是使用者在觸碰到產品表面時,會產生靜電感應,手指會讓材質表面的濕度或是壓力產生改變,而他們的演算法就會根據這些外部變因以及技術運算,監測這時候的電子訊號反應,讓感測器中的晶片判斷使用者的手指是不小心觸碰到的,還是真的要按下這個指令,這也是TG0的晶片最主要的know-how。
客製化感測方案,從電玩到醫療擴大業務領域
TG0自2015年創辦後,以B2B的商業模式與客戶合作,林珈弘表示,他們的服務不只是提供感測材質的技術,同時也會與客戶討論他們的產品需求、如何設計產品以及產品的感測方式,幫助客戶找到最適合他們的感測方案。
而TG0目前的客戶領域多廣,包括汽車、VR控制器和電玩領域,其中與一間線上遊戲Zwift合作設計出遊戲把手Zwift play,讓遊戲者在體驗他們的線上腳踏車遊戲時,能夠使用Zwift play把手,享受更舒適的遊戲體驗。除了目前的客戶以外,林珈弘也表示,TG0未來也會開拓醫療和音樂產業方面的客戶,並且更著重於TG0的行銷,招募更多的行銷人員,讓TG0的服務和技術提供給更多有需要的公司。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TG0
成立時間:2015
產品名稱:無電子感測器、電容式感測
官方網站

本性向陽生長,個性是像天秤座的射手座,慢熟的E型人,憂鬱或快樂的時候都喜歡寫字、看海還有喝酒,最自在的時刻是和動植物說話。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