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軟體數位平台也能從高雄出發,六角學院、蜂電綠能與PULO如何找到利基市場?

軟體數位平台也能從高雄出發,六角學院、蜂電綠能與PULO如何找到利基市場?
攝影/曾令懷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台北擁有全台最多元、豐富的創業資源,從南部出發的新創有著什麼樣的挑戰、又是如何看見契機,並運用自身優勢打入市場?

第4場大南方創業小聚邀請六角學院、蜂電綠能與PULO裝潢平台,一同分享他們在不同領域中,如何看見市場上所存在的痛點與機會,以及各自所經歷的創業過程。

線下活動場場爆滿,六角學院看見高雄「學寫程式」需求

因應現代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培養斜槓技能似乎成為必備的生存籌碼。針對想學習第二專長的在職人士,六角學院提供前端程式線上課程,透過影音觀賞或直播互動,手把手教導如何寫好程式。

共同創辦人王志誠表示,六角學院是社群起家,起初會定期在高雄舉辦前端開發線下交流活動,當時幾乎場場爆滿、反應相當熱烈,開始有其他縣市爭相邀約,但由於往返南北的成本太高,才決定嘗試開辦線上課程。他提到,原先只是想試試水溫,沒想到課程馬上賣光,才讓他們發覺程式開發線上教學的龐大需求。

同樣都是以前端開發為核心,但「做社群」與「做課程」是兩回事,如何提供更有效的學習環境,是王志誠在創業後持續思考的課題。

他分享,六角舉辦課程的最大優勢在於「從自身經驗出發」,王志誠本身就是從視覺設計師轉換到工程師領域,因此他更熟悉跨領域學習的路上會有哪些困難。他發現透過圖像解釋的直播方式,能讓沒有程式基礎的學員更好理解觀念。除此之外,他還善用初期做社群的經驗,透過開辦Discord頻道,讓學員能以共學交流的方式加強學習效果。

至於哪些人適合斜槓學程式?王志誠說,自己當視覺設計師和前端工程師時,思維方式完全不同,只要本身不排斥寫程式,都能試著接觸看看前端開發,「六角學院將持續協助對寫程式抱有好奇的人,讓他們獲得業界所需的能力。」

第4場大南方創業小聚
王志誠本身就是從設計師跨領域學習寫程式的案例。 攝影/曾令懷
延伸閱讀:科技教育新創經驗談:未來不一定要專業人才,是需要解決問題的創意

抗衡共享行動電源大牌,蜂電綠能串連在地商家、強調使用體驗

「大概在2017年吧,中國突然冒出一整批的共享產品,連路邊的共享椅子都有,我就在觀察到底有哪些能活下去?」蜂電綠能創辦人陳奎翔回憶,創業之前在中國電子業工作時,碰上當地共享經濟蓬勃發展,最終他留意到的產品,是自己都忍不住依賴的共享行動電源。

手機要開會、寄信、講電話,有時還要用它分享網路熱點⋯⋯經常工作往返各地的陳奎翔,身上常常得帶3、4個行動電源才能安心,因此當中國的共享行動電源上路,他也成為重度使用者。而在2019年台灣的電子支付相關法規完備後,他看準這項產品打入台灣市場的潛力,著手規劃符合台灣人使用習慣的共享行動電源。

不過產品出爐前,香港企業ChargeSpot率先在北部各個連鎖商店設點,提供起租賃行動電源服務。但這並沒有打擊陳奎翔的志氣,他認為共享產品沒有忠誠度問題,所以ChargeSpot不會壟斷市場,甚至還先幫使用者養成使用共享行動電源的習慣。陳奎翔要做的事情,是想辦法做出市場區隔。

第4場大南方創業小聚
陳奎翔規劃推出蜂電綠能之際,遇到香港行動電源共享品牌ChargeSpot進入台灣北部設點。 攝影/曾令懷

他決定從還沒有人開墾的地方拓展版圖,選在高雄創立蜂電綠能,並採取3項拓點策略對抗現有品牌:

  1. 開發智慧化電池壓低電費,最低化擺放機台的所需成本;
  2. 不和ChargeSpot一樣與連鎖店合作,蜂電瞄準高雄在地店家,與個別商家談妥互惠方式,而非給店家放置機台的費用;
  3. 藉由甲地乙還功能串連高雄商圈,讓各個店家之間做到引入流量、共享客源。

陳奎翔補充,蜂電綠能另一個產品特色是不需要另外下載App,「假如你手機只剩2%,想借來充電還要下載、註冊、認證⋯⋯2%哪做得了這麼多事?」因此蜂電與LINE和電信合作,只要掃碼後直接在Line上操作就能完成租借。

延伸閱讀:不把租金當成主要收入來源,蜂電綠能瞄準共享行動電源的新商業模式

目前,蜂電綠能已在高雄、屏東等地設置超過200個租借站點,未來則計畫往場域行銷的方向發展,開發更多與當地商家合作的數位商業模式。

打造安心裝潢交易環境,PULO媒合適配的裝修師傅與屋主

PULO是配對裝潢服務與裝修需求的媒合平台,主攻台灣小資裝潢市場,同時協助品牌規模不大、需要累積作品的新銳裝潢設計師,以及預算不高、但希望裝修成果有所保障的屋主。

PULO營運長陳美合提到,長期以來台灣的裝潢生態並不安全,很多設計師習慣用「藝名」接案,不僅交易過程不夠透明,屋主也常遇到師傅不願花時間討論,導致最後花了大錢卻得到不想要的成品。

因此,PULO講求資訊公開,平台上所有設計師的經歷、真實姓名、證照等都會標記清楚,且每筆案子從丈量、看場、動工到完工,都會由PULO協助監督,確認每個階段的進度都符合屋主期待。

談到PULO從2015年成立至今,如何在留住舊客的同時也吸引新客?陳美合分享,早期宣傳主要透過社群媒體投放廣告,但其實裝潢市場很注重口碑風評,因此在漸漸累積用戶後,客拉客成為平台另一個重要的曝光管道。

這讓PULO在優化服務上,開始更加重視平台的評價功能,不同於Google評論是所有人都能隨意留言,PULO會確保所有評價都是屋主本人對裝潢成果的合理反饋,杜絕帶有惡意或過度美化的評論,建立對供需雙方都友好的交易風氣之餘,也藉由評價的累積帶動其他客戶使用PULO進行交易的意願。

第4場大南方創業小聚
陳美合強調,PULO平台除了協助媒合之外,另一項主要的服務是想為有裝潢需求的屋主打造安心交易的環境。 攝影/曾令懷

至於不少傢具品牌也陸續開始提供裝潢設計服務,陳美合表示,PULO的強項是不僅僅提供媒合,而是已經發展出成熟的檢核機制,例如審查設計師的技術證照、監工表現等,這是比他牌更具競爭力的地方,再加上前述提到裝潢生態注重口碑的特性,她認為面對其他品牌推出裝潢服務時,已經有一定成績的PULO仍擁有優勢。

延伸閱讀:臨時找不到師傅?PULO找師傅幫你即時媒合專業裝潢師傅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王品力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王品力

摩羯座,喜歡看海、喜歡沒有雲的天空,偶爾烘焙、偶爾寫字。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