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5月中,觀察到疫情升溫跡象,GoSky團隊就開始著手準備重新啟動遠端工作的準備。5月18日起我們開始了Work From Home(以下簡稱 WFH)的遠端工作形式。而在8月16日WFH即將滿三個月的這天,我們提早回到了熟悉的GoSky Space,開始新的2+3每週進辦公室2天、遠端辦公3天的混合工作型態。
2019年底COVID-19疫情爆發後,迫使許多企業開始進行遠端工作的模式。社群、媒體、學術機構,皆對於遠端工作型態是否影響工作績效、如何進行遠端工作等議題有許多的討論與研究。而GoSky,以最終結果來看,這三個月的WFH型態,在績效表現、目標達成、組織擴展上,則是有正面的成果。對比去年同期,我們在總體績效方面成長了140%!
在逆境中成長,我們做足了準備
GoSky團隊並非首次啟動WFM的遠端工作型態,在疫情爆發初期,團隊就實施過為期一個月的遠端工作型態。並在回歸辦公室後,針對各團隊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與思考解決方案。同時,以隨時再次啟動遠端工作型態作為預設,在團隊溝通、績效表現追蹤、工作流程上進行調整與準備。所幸在政府與民眾努力下,疫情在短時間內獲得控制,也讓團隊有更充足的時間進行準備。
今年5月中,疫情再次爆發。GoSky在政府宣佈三級警戒前,提早開始了遠端工作的型態,期望減少團隊夥伴在通勤過程中受到感染或影響。而這次的遠端工作時間,比我們預計的還長,團隊也面臨隨之而來的挑戰。以下,將分為兩個面向分享GoSky團隊在遠端工作期間遇到的挑戰與解決方案。
遠端工作,績效表現如何追蹤?
公司、團隊是否能夠成長的根本之一就是績效表現,遠端工作是否會影響績效表現,除了是社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也是許多老闆們關心的重點議題。
一、Data Talks
在GoSky,「Data Talks」除了是公司文化指標之外,也是根基於每位GoSkyer DNA中的重要元素。我們建構了從行銷到業務端的完整數據追蹤流程,客戶是從哪個渠道、哪個廣告進入填單;獲取每一個名單的成本、每一個有價值名單需要多少成本;從名單獲取到成交需要多少時間等流程,我們建立了相當完整的自動化數據儀表板。我們運用歷史數據,從目標往回推算,每個渠道需要規劃多少預算,進行數據分析並針對行銷預算及成果進行精準地測量及分配。
二、數據追蹤之外,質化也是關注重點
除了數據目標追蹤外,團隊在WFH前就透過每日的Stand up meeting、工作匯報、1 on 1以及每週團隊週會,分享各項任務上的進度,定期同步團隊夥伴工作任務進程,遇到哪些困難,並且共同討論出解決方案。而公司層級,我們則是透過每個月定期的OKR Townhall對齊跨部門的目標進程、前進方向、協作範圍等項目,讓團隊夥伴能夠有效地了解不同部門的夥伴現在在進行哪些項目,未來會有哪些項目的發生。
遠端的狀況下,如何增進團隊凝聚力
WFH雖然省去了通勤的時間與成本,在工作時間運用上更加彈性。但團隊夥伴無法實際見面,少了中午一起吃飯、休息時一起聊天的時間,時間一長夥伴間的難免會有些疏離。同時,在這段WFH期間,有許多新夥伴加入,如何讓新成員快速融入團隊,並維繫原本團隊間的凝聚力,是我們遇到的挑戰。GoSky每個部門增進凝聚力的方式都不太相同,在訪談完不同部門的夥伴之後,歸納出以下幾個我們在WFH期間增進團隊凝聚力的方法:
一、團隊共學,在學習的同時增進感情
Keep Learning也是GoSky夥伴的必要特質之一。除了自主學習之外,在原本線下辦公的階段,GoSky也時常邀請外界專業講師舉辦Workshop讓團隊共同學習。而WFH階段則是將Workshop搬到線上進行,在線上學習之外,也固定保留交流時間,讓團隊夥伴彼此交流心得,除了讓知識更有效被吸收,更能透過觀點交換,提升團隊凝聚力。除了Workshop之外,定期舉辦讀書會也是GoSky增加團隊凝聚力的有效方法。透過分享閱讀心得,創造夥伴們彼此討論的空間,同時也準備一些特殊議題在讀書會時讓大家一起腦力激盪增進交流。
二、不能一起吃午餐,但可以一起線上吃飯!
WFH最具挑戰性的議題就是工作與生活間的切換。沒有「實體」休息、下班的動作,很容易一不小心就陷入工作的泥沼中。為了讓團隊夥伴有適度的休息時間,團隊也規劃了一起午餐的時間,邀請夥伴一起在線上會議室「用餐」,分享 WFH期間的趣事、遇到的困難或是近期學習的新技能。甚至,我們在線上玩起午餐桌遊,在吃午餐的同時,透過線上桌遊平台,一起玩狼人殺,讓大家除了工作燒腦之外,也能轉換一下心情,適時放鬆也增進團隊情誼。
三、Gather Town 讓同事就像坐在你旁邊!
原本在辦公室裡,頭往旁邊一轉或是走個兩三步,就能找到同事詢問、討論工作。但是調整為遠端工作後,「找人討論」變得沒有那麼簡單。在擔心打擾到夥伴的前提下,若要開啟討論,必須先使用訊息詢問,再透過Slack新功能Huddle討論。如果對方當下無法回覆,或沒有接收到訊息,就有可能造成工作的延遲。因此,GoSky建立了屬於自己的Gather Town,讓大家能夠透過線上工具,拉近彼此的距離。
做足準備,在逆境中不斷成長
在第一次遠端工作結束後,GoSky各團隊即著手各項遠端工作效率優化的準備,並在線下辦公時,就開始建立「習慣」。因此在切換為長時間的全遠端工作型態,在績效表現上,對比同期,總體成長了140%。證明了若是在平時即準備好面對變化,在變化來臨時,GoSky依舊能夠持續成長。
為何選擇回歸與2+3混合型工作型態?
今年8月初,疫情有明顯趨緩的跡象。團隊開始著手研究未來的工作型態。在經過調查各團隊偏好的工作型態、整合外部對於遠端工作型態的研究與分析,並且訪談過每一位GoSky夥伴後,團隊得出以下結論:
遠端工作比較能夠專心在任務上 ,但是50%的同仁認同在團隊凝聚上,真的比較難進行。雖然疫情趨緩,但仍擔心通勤暴露在染疫的風險中。經過多方考量,做足了防疫準備,並為同仁加保防疫保險後,我們開始了 進辦公室2天,遠端工作3天的混合型工作模式 ,在8月16日這天,團隊準備了暖心早餐與簡單的互動活動,讓好久不見的大家與第一次見面的新夥伴,能夠快速地熱絡起來,一起繼續往目標前進。
本文轉載自GoSky社群,作者:GoSky創辦人張聿瑋,原文標題:Back To Office!GoSky 在 WFH的模式下持續成長140%!為何最終選擇 2+3混合模式?

現任 GoSky 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洞察互聯網趨勢並著眼聊天機器人,於 2018 年創立 GoSky 。在台北、多倫多設有據點,大型客戶包含 Mercedes-Benz、VOGUE、Lazada、老賴茶棧。堅信 Chatbot 就是下一個 App,致力與開發者和產業夥伴建置 Bot App 全球生態系; 引領團隊整合訊息技術、程序化廣告、網路行銷規劃、受眾數據分析開創「對話式商務」,為全球品牌銜接新一代數位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