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WFH之後溝通反而效率下降?日本專家:在數位時代,我們更需要一張紙的會議資料

feature picture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隨著各種數位通訊軟體與數位工具的誕生,現代人們似乎愈來愈少準備書面會議資料,遠距工作後尤其如此;然而,是否也因為商務溝通更加數位化、通訊軟體讓溝通更簡單便利,以及遠距工作的常態化,導致人們的「思緒整理的能力」退化了呢?

商務通訊軟體的便與不便

computer-keyboard-technology-high-blue-button-9140
pxhere

電子郵件大約於一九九○年代後期開始普及。其後二十年,亦即也二○一○年代後期,「商務通訊軟體」開始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或許你的公司也正在使用 Slack、Chatwork 或 Teams 等通訊軟體。本書執筆當下是二○一九年底,這段期間我有許多機會在各界商務人士集結的場合上開講。我常常利用登台機會詢問:「請問有多少人在利用商務通訊軟體辦公?」結果約有四成的人舉手。

商務通訊軟體很早就盛行於科技業、新創企業等產業,若你也在相關產業工作,可能會覺得「才四成啊?」但根據我的調查,最近三年商務通訊軟體的普及速度加快了。也許再過幾年就會超過五成,甚至八成了。

我認為目前正處於過渡階段,不過可能也會有讀者好奇:「商務通訊軟體是什麼?」在此簡單說明一下。

商務通訊軟體是比電子郵件更簡單,可以透過文字與對方如同對話般交談的溝通工具。因為不需要「承蒙關照、主旨」等電子郵件特有的拘謹格式,所以溝通上更有效率。

此外,不只是文字,也能輕易交流聲音或影像,使得提案、報告、連絡或討論等的選擇性比以往更多元。再加上是數位空間,與實際面對面交談不同,更容易留下記錄,避免「有沒有說的爭議」,亦能不費力地與想看的人分享對話內容,使用上非常方便。

shutterstock_365846192_communication.jpg
商務通訊軟體在科技及新創企業中行之有年。 Rawpixel.com via shutterstock

但正因為有了這新選項,難免讓一些人產生下面想法:

「我本來就覺得製作資料跟寫郵件既辛苦又麻煩。有這些時間不如馬上用通訊軟體討論、隨時交換簡便的對話,這樣工作起來有效率多了。

以前這些事非得直接見面才能辦到,但現在不論時間或地點,只要有通訊軟體就能輕鬆搞定了。既然方便到這種地步,今後用通訊軟體工作就夠了。」

因為這種認知,陸續有一些企業決定導入商務通訊軟體。我詢問有相關經驗的學員,感覺上他們與同事之間的溝通比以前更熱絡了。不過,他們也反應自己越來越少有機會寫信或製作文件。

大家一開始都會利用通訊軟體共享資料,後來漸漸有人提出:「這些內容有必要做成文件檔案嗎?」「用手機看很不方便,我們視訊通話講重點就好」。這些反應背後透露出強烈「不耐煩」感,所以對方或許本來就沒意願打開分享在通訊軟體上的檔案,有這種想法的人似乎不在少數,所以整合性的文件越來越少見。你的公司也有發生類似情況嗎?

遠距工作的影響

最後的第三點是離場工作的情況增加。其實離場工作,還有許多類似的說法,如「遠距工作」、「在家工作」、「多元工作模式」等。因此,你只要以最吻合自身狀況的說法來理解即可。

總之,遠距工作就是在家上班或無固定辦公場所,不論身在日本或世界各地。你還能在各種時間、場所或形態,與他人透過網路進行商務溝通。有人說這種工作模式在今後將變得理所當然。

那麼在這種時空環境下,製作紙一張簡報有什麼樣的意義呢?想必有人會說「就算只要整理成一張資料,還是很麻煩」。

work from home
Unsplash

我之前與在家工作的學員聊天時,很訝異對方表示家裡沒有印表機。

他說現在與同事討論都是利用 ZOOM (一種線上會議軟體)來進行,所以開遠距會議時,越來越沒意願事先製作資料,再把所有人的資料印出來、拿在手上邊看邊討論。由於不製作資料的狀況持續了半年左右,而且也沒什麼特別的不便之處,最後就把印表機放上拍賣網站賣掉了。

「工作形式更加數位化」「商務通訊軟體普及」以及「遠距工作增加」,就是無紙化趨勢帶來的影響。

總歸來說,有越來越多人以「全程數位化」的方式來進行商務溝通,認為這才是順應未來的工作模式。當然,由於目前還是過渡期,所以你可能因為身處的工作環境不同,還沒什麼感覺,不過這是時代趨勢,希望你先做好心理準備。

(作者按:本書付梓之際,全球爆發了新冠肺炎疫情,許多企業因而導入遠距工作模式。不過因為欠缺評估的時間,倉促行事下造成混亂的例子屢見不鮮。本書預定二○二○年四月發行,雖然不清楚屆時的局勢,但對於陷入混亂的企業而言,書中提出的見解應該會有所幫助,希望能助各位一臂之力。)

「紙一張」簡報術是解方

行文至此,說不定有些人會略感不安。本來是想學會「紙一張簡報術」才讀的,現在卻告訴我文件式商務溝通已經過時了,後面內容沒問題吧?

別擔心,我最終的結論依然是用「紙一張」來簡報是必備的技術!因為最大的好處就是下面四個字:

思考整理

為什麼我堅信「紙一張」簡報對是這個時代的必備技巧?它和「思考整理」又有什麼關聯?請讓我為你解答這些疑問,繼續往下讀吧!

a paper
在無紙化的時代,「紙一張」簡報術讓人在便利的數位通訊下重新找回精煉思考的能力。 Unsplash

我從事在職教育課程時,常向學員推廣「紙一張」的整理技巧。因此,我也收過一些很負面的意見,像是「現在已經沒人用紙本文件做簡報了吧?」

另外,也有人對我說:「紙一張的資料製作和簡報技巧不是過時了嗎?」以下是我的見解。

正因為「無紙化」時代來臨,才少不了「紙一張」整理技巧!

不論我如何力挽狂瀾,數位溝通今後只加速發展,滲透所有層面。放棄紙本資料的「無紙化」時代已然到來。然而,是否也因為商務溝通更加數位化、通訊軟體讓溝通更簡單便利或遠距工作常態化,而導致人們的「某種能力」退化了呢?

關於這一點,毫不誇張地說,我十年前就感到憂心,進而促使我在二○一五年出版《在 TOYOTA 學到的「紙一張」整理術》一書。

這裡說的「某種能力」就是指「思考精煉力」。

前言中提到,我在豐田上班時候幾乎天天都要製作簡報、推動工作用的紙一張資料。雖然將資料歸納整理成紙一張看似很容易,但在我養成這個習慣之前吃了不少苦頭。當時的我只能先從模仿前輩的資料開始,不過老實說也只是依樣畫葫蘆。所以每次呈給主管,都是滿篇紅字地退回。來來回回好幾百次,我才終於順利將資料整理成紙一張,並搞懂該問什麼樣的問題。

shutterstock_149611868_man_confused_question.jpg
本書作者認為,凡事探問事物的「本質」就對了。 shutterstock

只要探問事物的「本質」就對了。

「這個業務是為了什麼進行的?」
「現在發生的問題,它背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最有效果並且符合現實?」

多虧了非把資料歸納成紙一張的制約,我自然養成探問本質的習慣。我能整理出想法並重新改寫,然後反覆思索,琢磨出更適切的文字,而這個過程中我的思緒會更加清晰,精簡字句的結果結果,資料頁數也跟著減少了。

最終目的就是「紙一張」。

當初為了學會這種思考模式及基本功我經常加班,養成習慣後我還是會為了整理案件用資料而加班到深夜。換作是今天肯定會有人要我趕快下班,但不要單看表面就做判斷。

對我來說,這個過程不是只有製作資料,當我歸納整理內容的同時,也是利用紙一張這個工具精煉自己的工作。

事實上,因為二十幾歲時有磨鍊自己的思考能力,才能成就如今的我,這也是我一輩子的資產。在獨立創業的七年間我的公司一直持續成長,並且出版了六本著作,這些都是拜我在豐田式紙一張培養的「精煉思考力」所賜。

正因為精煉想法,才能將資料歸納成「紙一張」。

正因為精煉想法,上台簡報時才能簡單扼要。

精煉過的言語,才更具說服力。

因此,我做簡報時被人吐槽的機會變少了,就算被吐槽,也因為想法有徹底精煉過,所以不論被問到什麼都能臨機應變。交手幾次後,對方出於安心和信賴感,也就不再需要進行第二、三次的追加簡報。最終我還能用最短時間量產簡報,當你跟我一樣學會紙一張簡報術後也能辦到。

通訊軟體使溝通品質下降

前面提到幾次勞動改革這個辭彙,以我的認知來說,可以扼要地用下面這句話來表達:勞動改革的核心就是「精煉思考力」。

不懂得精煉想法,即使再努力縮短時間、提高產出,也只會做出辭不達意、內容薄弱的成果,導致增加工作量。更別說今後的商務溝通會因為朝無紙化和數位化邁進,以致於製作資料的機會越來越少。

communication app
通訊軟體過於方便反而讓人失去耐心。 Unsplash

如今一般人都認為應該捨棄透過製作資料「淬鍊思緒」後再溝通的模式,改用商務通訊軟體進行簡便、快速的溝通才是好做法。然而,欠缺精煉思考力的人在工作模式「全程數位化」之下會發生什麼狀況?我有一位主管職的學員,幾年前就開始使用商務通訊軟體,他曾說過一段很具代表性的看法:

「使用商務通訊軟體之後,溝通品質反而下降了。部屬往往想也不想就馬上開視窗進行報告、連絡和商量。因為我們公司幾年前就放寬在家辦公的限制,所以不論人在哪裡都能找到人,躲都躲不掉。我希望部屬至少先稍微想一下後再開口。很多時候不是我無法了解部屬想表達什
麼,而是部屬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如果還要一一確認,實在很浪費時間,毫無工作效率可言。」

從前面內容中,相信大家應該都能理解為何這位主管說出這種評論。

因為使用通訊軟體的員工沒有「先整頓想法再工作的習慣」,所以他們的工作方式就變成「一天光是耗在通訊軟體上就沒了」。加上沒有自己深入思索的習慣,一有問題立刻「向外尋求」解答,就像用手機上網找答案一樣只會依賴他人。

這個時代可以輕易求解的管道變多了,故訊息也很泛濫。因此,「習慣先梳理想法後再工作」的人不會隨便向旁人尋求答案,商量時用的語句和頻率也力求精簡,以免占用別人寶貴的時間。唯有做到這種程度,才算實現勞動改革目的的數位化工作模式。根本就在於一個人是否具備「精煉思考的能力」。

「全程數位化」的先決條件

online presentation
未來遠距工作或成常態,線上進行會議報告也是必須適應的模式,如何「先思考」再進一步數位化也是一大議題。 Unsplash

主張「通訊軟體能提升職場溝通產出」的人都會強調這項優點,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離開豐田後我沒有立刻創業,而是先在 GLOBIS 商學院服務了一段時間。這是一間以工商管理碩士課程 (MBA) 為經營項目的公司,那裡集結了許多優秀的專家。

任職期間我覺得與豐田最大的差別,就是那裡「很少準備資料」。即使是討論或開會也一樣,大家都各自用筆電確認郵件內的議題,大多會在現場視情況使用白板討論。

不過,工作仍能順利進行的理由,就在於所有員工都「習慣先仔細思考後再工作」。

即使沒將資料印成一張紙,也能在腦內精煉想法。所以就算開會過程中卡住,也因為與會者都擅長思考,只要當下寫在白板上整理一下就解決了。

假如組織中每個人具備優秀的思考能力,數位工具才能有效發揮作用。唯有「所處環境中有許多無紙也能實行高度精煉思考的人」才得以實現「更進一步的數位化」。

回過頭來看,你的職場又如何呢?你的同事都是「習慣先深思後再工作」的人嗎?除非職涯中受過徹底訓練,否則一般人很難練就只在腦中進行高度精煉想法的能力。

訓練方法其實有許多種,但平日持續製作資料、反覆開會之間,便能逐步深入了解自己負責的業務、掌握箇中精髓,對我而言這就是一種培養精煉思考力的鍛鍊。而且就算沒有紙一張的制約,大多數企業也應該將這個方法列為「基本的工作模式」。

我只希望更多人留意到提升「精煉思考力」這項基本工,隨著工作模式邁向「全程數位化」後而逐漸消失的盲點。

儘管如此,若有人因此表示:「那就別用商務通訊軟體了,今後努力多做點資料、多開點會,加班也在所不惜!」但事到如今也無法走回頭路了。

現實上製作資料的機會是日益減少,要求無紙化的快速簡報則會日益增加,為了順應變化我們必須跟著改變。本章開頭提到「工作有八成都在製作資料和開會」,為什麼我對這句話特別有共鳴呢?

因為,工作有八成是透過製作資料和開會來精煉想法。

我十分明白這點有多重要,不論是製作資料也好,開會也好,其實都是為了思索如何完成工作的手段。拉遠一點來看,這是為了再三審視、反思眼前的資訊,藉此更明確地掌握不可遺漏的重點。「製作資料和簡報」只是一種「手段」,「精煉思考」才是「目標」。

換句話說,假如能達到這個目的,採取其他任何手段都可以。

0秒說明!遠距工作!立即見效的「紙一張」簡報術: Work From Home的「無聲達標」簡報聖經
博客來

本篇節錄自《0秒說明!遠距工作!立即見效的「紙一張」簡報術: Work From Home的「無聲達標」簡報聖經》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幸福文化(合作書摘) 幸福文化(合作書摘)

不要踮著腳尖把所有的愛都給別人,幸福,就是豐富自己變的更閃亮,要為下個日常儲備隨時再戰的正能量!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