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Meet Taipei 創新創業嘉年華於20日早上舉辦「國際沙龍(Global Salon)」,邀請兩位同駭客出身的矽谷創業家兼投資人吳怡佳 Susan Wu 以及 Backend Capital 合夥人 Dave Fontenot ,分別從自身角度分享他們對於矽谷創業生態的觀察,隨後由台灣新創團隊進行 Demo Pitch。
一般而言,駭客指的是技術高端的程式設計師;但對吳怡佳而言, 駭客是個概念,意指找到問題並跳脫框架思考,在現有規範下建立新秩序的人 。
吳怡佳打趣地說:「川普也是一位出色的社會工程師。」即便川普行事的意圖不可知,但他很擅長破解現有規範,締造新秩序。再者,社會運動「Black Lives Matter」事實上也是針對現有權力秩序進行拆解的運動,也能被定義為駭客思維的體現。
Dave Fontenot 贊同吳怡佳提出的駭客概念。此外,Dave 在參觀展會時發現,新創團隊鮮少主動介紹自身產品和理念;然而,在矽谷若有相似的活動,新創團隊則是會積極上前搭話,吸引路人的注意。對矽谷團隊而言,每一次的曝光都可能成為成功轉換的機會,因此無論來人是誰都會熱情展現自己。
承接上述問題,Dave 接著點出 「講好故事」的重要性 。他表示,多數現場新創團隊缺乏將概念產品化的能力,雖然產品技術應用十分創新厲害,但若無法用吸引人的故事包裝,難以將團隊好的概念傳遞給消費者,十分可惜。此外,講好故事也包含現場參展團隊的攤位佈置,雖鉅細靡遺的解釋技術知識,但多數資訊量過大,且忽略核心問題在於「解決了什麼消費者的問題?」難以讓聽者產生連結。
吳怡佳接著補充說,科技和技術是沒有感情的,但人們在消費時,必須接收到一定的情感波動才會有進一步動作,所以團隊應轉換現有展現技術的心態,花更多心力在著墨溝通技巧上,告訴消費者「產品或服務將如何改變他們的生活?」
由於吳怡佳的女兒在台灣求學,她也觀察到台灣教育和矽谷生態的差異處。台灣的教育鼓勵學生尊崇規範,若學生不服從,可能會遭遇麻煩或是拿到不好的成績。服從進一步的體現則是,唯有循規蹈矩才能找到工作。但吳怡佳表示,若以駭客概念應用在服從上,應從現有規範找到問題點或突破口,建立新的規範,而非一味服從體制。
最後,兩位講者皆提到台灣防疫成功的優勢,Dave 表示,新創團隊不需急於遠赴矽谷尋求機會,而是應將矽谷的思維和駭客的概念應用在團隊上,包含在現有規範的問題中找到利基點,以及向消費者「講好故事」的技巧。而吳怡佳認為,許多台灣的孵化器和加速器都由政府資助,但新創非常需要獨立的生態運作。她也非常鼓勵台灣新創多往國際市場發展:「這都需要更強而有力的教育系統,來支持新商業抓住出海的機會。」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