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募資達一億美金也沒用!美「會計科技」新創 ScaleFactor宣布停業,遭控技術作假、服務不實

募資達一億美金也沒用!美「會計科技」新創 ScaleFactor宣布停業,遭控技術作假、服務不實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德州新創 ScaleFactor 為專門提供小型企業會計和金融服務的平台,於 6 月下旬宣布將暫停大部分業務

ScaleFactor 最初成立於2014年,初創前三年,它以高效的價格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強大的財務和會計諮詢服務,因而迅速發展。

該公司的首款產品於2017年底推出,是一款簿記編排程式,以 QuickBooksXero 為企業主提高管理帳款的效率。而後ScaleFactor 創辦人兼 CEO Kurt Rathmann 告訴他的主要投資人,公司已經研發出具開創性的 AI 工具,協助企業做帳務管理;然而實際上是由人力完成任務。

會計師工作可以被取代嗎?「會計科技」的需求與可行性

由於「會計」工作繁瑣,且外包價格昂貴,在小型企業裡,容易成為引發問題的禍根。ScaleFactor 宣稱他們提供了一個神奇的解決方案:運用 AI 技術開發的工具代替會計師,甚至功能更多元。ScaleFactor 承諾客戶,只需支付為數不多的費用,即可使用記帳、帳單分類、及處理稅務等功能。面對客戶的質疑,ScaleFactor 表示自身擁有來自創投的 1 億美元,客戶可以安心使用。此外,ScaleFactor 網站宣稱:「夜晚是屬於家庭的,不應拿來處理財務問題。」

然而部分新創公司的負責人和咖啡廳老闆表示,他們對於聘用 ScaleFactor 的決定表示遺憾,因為沒有得到相應的服務。根據前員工說法,數十名 ScaleFactor 的會計師並沒有使用其 AI 工具製作財務報表,而是從 ScaleFactor 的奧斯汀總部以及菲律賓的外包辦事處,完成大部分工作。部分客戶更表示,收到的財務報表錯誤連連,讓他們被迫重新雇用會計師,抑或是自行收拾這個爛攤子。

在 Rathmann 宣布 ScaleFactor 要結束營運前,這一切問題都不為人所知。

疫情只是 ScaleFactor 的擋箭牌?體質不正的公司難以跨過危機

Rathmann 於6月23日接受《富比世》採訪時,指責疫情讓 ScaleFactor 700萬美元的年度經常性收入減少近一半,因為小型企業需求下降。ScaleFactor 預計資遣約100名員工,並給予3個月的遣散費;此外,針對投資人部分,將以現金返還。自疫情大爆發以來,同樣的結局不斷在新創公司間重複上演。

《富比世》發現,疫情可能是敲響一切問題的喪鐘,但 ScaleFactor 早就敗絮其中。科技類的新創公司通常信奉「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的精神,藉以吸引創投青睞,並盡力達到投資者期望。然而,根據15位 ScaleFactor 前員工及主管的採訪,ScaleFcator 採取激進式的銷售策略,並將追求獲益作為首要目標,而非全心投入開發承諾的工具。當客戶逐漸流失時,主管們急於掩蓋實際損失。

於此同時,知名創投公司包含舊金山的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Canaan Partners of Menlo Park,紐約的 Coatue Management 都繼續針對 ScaleFcator 的服務提供資金,推動開發 ScaleFactor 宣稱可以取代會計師的產品。

一位 ScaleFcator 前會計師表示,ScaleFactor 作為一間協助記帳的公司,根本就是虛有其表、金玉其外。他和其他接受《富比世》採訪的前員工一樣,要求匿名露出,因為他們在公司內都簽署保密協議,擔心出面揭露會遭到公司報復。

「會計科技」是否可行?客戶渴望的是人,而不是計算機!

ScaleFactor 曾承諾,要透過五個主要的自動化工具,包含簿記、財務預測、帳單支付、結稅、薪資管理來數位化會計處理的過程。客戶只需繳交相關文書資料、收據以及登錄資訊即可。

針對核心簿記工具,ScaleFcator 告訴客戶將由 AI 完成所有業務,但事實上,該技術存在漏洞,因其無法準確地針對交易進行分類。根據內部員工說法,ScaleFcator 雇用了一間位於菲律賓的境外公司The Outsourced Accountant,擁有完整的簿記和會計師團隊,協助手動糾正客戶的帳簿錯誤。即便如此,成效仍不彰,時常出錯造成客戶困擾。

曾出面指控 ScaleFcator 的客戶在4月取消合約時表示, ScaleFcator 誤將其公司一筆17,000美元的帳記成電商的貸方項目,事隔6個月才發現,由於可回收期限已到期,她無法回收這筆帳款。Reinders 說:「當初和 ScaleFactor 簽約前,我們公司的賬款紀錄是非常清楚的。」

最終,Kurt Rathmann 於5月時,向《富比世》解釋,客戶渴望的是人,而不是計算機。 Rathmann 說:「曾經,我們以為 ScaleFcator 可以自動化小型企業的會計業務」 隨後也向員工表示感謝,說明雖然遇到大挫折,目前 ScaleFactor 沒辦法繼續營運,但未來不排除以其他形式重新開始。


參考資料:
1. ScaleFactor Raised $100 Million In A Year Then Blamed Covid-19 For Its Demise. Employees Say It Had Much Bigger Problems.
2. ScaleFactor is shutting down after coronavirus craters sales
3. ScaleFactor Announces Suspension of Operations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李宜萱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李宜萱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