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一萬小時努力比不過別人五小時?忽略這點,再努力都只是在原地踏步

36氪/aiko 2018-08-28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相信你肯定聽過「一萬小時定律」吧?這一定律說的是如果你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那就需要 10000 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周工作五天,那麼你至少需要五年的時間,這就是一萬小時定律。但事實是否果真如此呢?JotForm 創辦人Aytekin Tank 在本文中對這一定律進行了駁斥,他指出這並不會讓你成為專家,刻意練習(一種專注、一致並且以目標為導向的訓練,它重質量而不是數量)才是關鍵所在。

人類正在不斷超越自我。現在的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更聰明、更強大,並且更具情感智慧和藝術天賦。環顧當下的任何職業你就會發現,無論是從音樂到數學還是到追蹤跑步等各個領域,以前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現在都已成為現實。那這種持續不斷而又大幅度的成就提升到底是什麼促成的呢?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嗎?不,你要知道並沒有所謂的一大批非常有才華的人集中出生這種事情。

精通的力量

成為你所在專業技能的大師級人物需要多長時間?所謂「才能」是你生下來就有的,類似「天賦」的東西,還是你通過後天學習才獲得的東西?那些精通某項技能的人與我們其他這些普通人之間有什麼不同?

幾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最近,他們有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這些「精英人才」或者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專業人士」,其實都存在一些共同之處。而這共同之處並不是所謂的一萬小時定律。

揭穿「一萬小時定律」的真相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在 2008 年出版的《異類:不一樣的成功啟示錄》(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一書中,將一萬小時看作是一個「神奇數字」,因為他提出這是一個人想要在一項技能上達到專家水平所需要投入的時間。在這一書中,他引用比爾蓋茲和披頭四樂隊作為例證,因為這些都是廣為人知地投入了大量時間來提高他們專業技能的人物。

格拉德威爾提出的這一觀點理論基於來源於 K. Anders Ericsson 博士的研究,這位心理學教授率先開創了「巔峰表現」方面的研究。但 Ericsson 並不完全贊同格拉德威爾的結論,事實上,他對這一觀點的評論是:

「……將人類的付出看的普遍化,並且簡單化……這表明,任何人只要在特定領域累積足夠時長的練習都將自動成為專家和冠軍級人物。」

Ericsson 的觀點是,並不是僅僅投入數千小時,或者一萬小時的學習和練習時間就能成為一名專家。要想知道一名技藝精湛的小提琴演奏家或者是一名奧林匹克運動員為何能達到與眾不同的程度,就必須知道他與普通人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對於這些時間的利用不同。

他們在這些時間進行的是「刻意練習」。刻意練習是一種專注、一致並且以目標為導向的訓練,它重質量而不是數量。這些人知道並不是所有的練習達到的都是相同的效果。

shutterstock_write notes_418959274.jpg
江山並非代代有人才出,Ericsson 認為「刻意練習」是做任何事的核心 Rawpixel.com via Shutterstock

不要高估天才的力量

人們好像通常會認為,天才就是生下來就具備某項才能。但 Ericsson 認為,遺傳學的作用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強大。以莫扎特為例,幾乎任何人都會認為他是一位音樂天才,但據 Ericsson 表示:
「如果你將莫扎特在不同年齡段演奏的音樂作品與現在鈴木教育體系下接受訓練的同年齡兒童分別進行比較,你會發現他並沒有那麼的出眾。事實上,你會發現他的表現相對來說算是平常水平了。」

Ericsson 指出莫扎特並不是因為生來就有的音樂天賦才能達到如此高的音樂造詣,而是因為他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漫長而又艱苦的相關練習。

認為一個人的能力受到其遺傳基因先天條件的限制這種想法,只不過是想表示「我不行」罷了。

說到這裡,你還認為之所以自己沒能成為下一個史蒂夫·喬布斯的唯一原因就是我們沒有他那樣的天賦嗎?並不完全是這樣。有大量證據表明,工作記憶(認知心理學提出的有關人腦中儲存訊息的活動方式)是可以遺傳的,並且兒童所具備的這一認知能力對於他們成年後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

但無論一個人的遺傳能力有多強,如果沒有後天的努力,沒有多年來刻意的練習,那就無法達到很高的專業水準。

只是常規、重複練習還遠遠不夠

通常,重複性的練習有助於我們達到中等水平的成功。在實現最初一段時間技藝上的突飛猛進之後,你就會發展自己開始停滯不前,進入職業高原階段,然後就不再有更高的提升。這是因為當你在某項技能上達到中等平均水平之後,你的能力就不再處於一種可進階狀態,而是開始維持現狀。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多年來重複的一些技能,例如烹飪、駕駛或者鍛煉,卻並沒有讓我們達到專業水準。因為我們只是在維持這些技能,但並沒有在此基礎上繼續進階。

對於我們生活中大多數情況來說,基本的技能水平就已經足夠。但如果我們想要真正做到最好,達到脫穎而出的專業水平,那我們就必須克服自滿情緒,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持續提升自我的人永遠不會滿足於順其自然、隨波逐流的狀態。他們會不斷分解自己已有的技能,然後將他們重新組合到一起來創造出更好、更高水平的技能。他們絕不會讓自己陷入停滯不前的局面,而是會在自己能力的邊緣處繼續推進練習,然後跨越這一邊緣界限,不斷突破自我。

shutterstock_599941709_man_stairs.jpg
不斷持續提升自我的人不會容忍自己停滯不前,將已有的技能重複拆解組合,他們會不斷努力,讓自己創造出新的可能、繼續往前。 shutterstock

五小時準則

身兼作家與企業家雙重身份的 Michael Simmons 提出了一個觀點,與 Ericsson 的調查不謀而合。Simmons 將其稱為「五小時準則」:每週五個工作日,每個工作日一小時,用這一周五小時的時間進行高度集中的學習。

正是這種持續不斷、高強度的努力和投入才成就了那些有著高成就的專業人士,才將他們與我們這些普通人區別開來。班傑明·富蘭克林一直遵循著嚴格的每日安排時間表,並留出時間進行專注的學習、反思和閱讀。他會對自己的進步進行追蹤,並不斷制定一個個小目標。西奧多·羅斯福每天會用幾個小時的時間來進行高強度的學習,這一習慣自他從大學時期開始,一直到他擔任美國總統時還一直堅持。埃隆·馬斯克對於終身學習以及自我提升的堅強信念可以說是廣為人知,並且他經常會一天讀兩本書。

相比一萬小時定律,五小時準則聽上去是不是更容易操作一些?

刻意練習成就完美

展現你已有的技能會讓你感到滿足和舒適,但這不會實現你技能的進一步提升。同樣,刻意練習就不只是簡單的重複訓練。刻意練習具有一定的結構性、具有預先計劃性、具有一定的策略性。

刻意練習就意味著你不能只是盲目、漫不經心的練習,你必須做到高度投入。你要知道自己是在當下能力所無法達到的邊界地區試探和徘徊。這種感覺應該不太舒服,但這一過程就像是拉伸一根橡皮筋一樣,你也是在不斷拓展自己的外圍界限。這其中可能會面臨各種壓力,也需要你一直保持做出改變的動力。

如果你並非清晰而又堅定地想要提升某一項技能,那你很有可能就會保持原地不動。換言之,如果你昨天取得了某項成就,那你今天所做的就不只是保持這項成就這麼簡單。

不進則退,有進步才有成長。

刻意練習四步曲

無論你是想提升哪一種技能,這一過程肯定並不總是有趣或者說令人愉悅的。從我用 12 年的時間創建起 JotForm 的經歷就足以證明。在這過程中,我一直琢磨我的產品,對自我感到厭倦,並且對處理應接不暇的各種問題也感到厭倦。讓我不斷堅持下去的是想到我投入在這其中的時間,會讓我的產品,讓我達到一個更好、更高的層次。

通過傾聽自己內心的這種反抗,而不是一味的抗擊,我才能夠在無需任何外部資金支持的情況下將 JotForm 的用戶數量積累至近 400 萬。以下是我就刻意練習所給出的四個建議步驟:

1、設定小目標

你需要不斷通過實現具體的小目標,獲得內心的成就感來保持不斷前進的動力。注意,這裡所說的是具體的小目標,像「讓自己變得更好」這樣籠統而含糊不清的目標無法讓你更加有針對性的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太過崇高的目標又會讓人感到畏懼,可能會讓你偏離正常的軌道。

具體應該是怎樣的小目標?符合正確的進步方向、小而簡單、明確清晰並且可實現的目標。這樣的目標是進行刻意練習的基礎,它們會結合你目前所具有的知識,推動你不斷突破當下知識邊界,一點一滴,促成有意義的改變。其實也就是將你的長期目標、提煉分解成為一系列具體的小目標模組。

  • 長期目標:成為專業長跑運動員
  • 中期目標:參加 2019 年的馬拉松比賽
  • 實現目標的小步驟:每週增加五分鐘的跑步訓練時間

  • 確定自己想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變,然後將其記錄下來,製作一份備忘清單(checklist)。將目標分解成為一個個具體的步驟能夠促使你採取行動,一旦有了一個清晰的目標實現體系之後,其它一切也會很快到位。
list note shutterstock
將目標分解成一個個步驟並且逐一實踐,會讓你更清楚自己的目標以及現階段該努力的方向。 ShutterStock

2、保持連貫性

長期、持續不間斷的努力往往會令你感到有些痛苦,或者身心沮喪,但這正是重點所在。刻意練習的過程並不一定總是讓你感到愉悅,你需要犧牲一些短期的樂趣才能收穫長期的成功。

這種有點掙扎的狀態其實可以用來描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數事情。以我為例,每當有人問我是怎麼在沒有任何外部資金支持的情況下將 JotForm 發展成為一家擁有 110 名員工的公司時,他們希望從我這聽到的其實是一個充滿激情或者鼓舞人心的故事。

但事實並非如此,我並非對構建表格充滿熱情,我也並不是在追隨自己的夢想。在過去 12 年的時間裡,我只是每天都堅持,每天都投入無聊的工作之中,在這過程中,我也見證了無數的競爭者不斷地加入或者離開我們這一市場。顯然,這一過程並不總是趣味橫生,尤其是當你試圖在一個充滿競爭的行業中創建起自己的新創企業時。要知道,甚至 Google Forms 也加入了這一市場,成為了我們所要面臨的最強大的競爭對手之一。

但這也會不斷推動你克服挫敗感,從而實現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只有刻意練習才能讓你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依然堅持下去,不被周遭世界所干擾。

刻意練習之所以有效就在於它持續不間斷的規律性。因此,你需要每天都拿出一定的時間來進行刻意練習,並不惜一切代價保證這段時間落實到位。很快,行動會成為習慣,你就不必再費力做出任何決定,這就是它的魔力所在。

3、追蹤和評估

無論你是想在哪個領域取得進步,你都需要先確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從而找到對應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你每週會發布多少個故事?
每週跑多少英里?

有條理性,每天都追蹤自己的進步。與此同時,很重要的一點是尋求定期反饋:包括現有專家和同行以及自我評估。他們給出的誠實的反饋可以讓你看到自己實際的進展情況。

寫下自己的問題,記錄下相應的解決方案,追蹤和評估,不斷重複這一過程。

4、休整

刻意練習需要你保持全神貫注,需要你投入 1000% 的注意力。也正是因為如此,刻意練習往往只能持續很短的時間。專家建議最佳的刻意練習時間和頻率為每天一小時,每週三至五天。刻意練習時間連續達到兩小時之後,效果就會大大降低。所以無論你一開始感覺多麼想一氣呵成延長刻意練習的時間,都要保持時間的簡短,這樣才能盡量延續這種美好的感覺。設置鬧鈴提醒,嚴格遵循到時間就結束的做法。

relax break shutterstock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ShutterStock

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你需要休整,需要養精蓄銳。讓自己保持高度專注是一項非常艱苦的心理訓練,如果你給自己合適的時間休整,那你只會感受到因此所帶來的好處,無論是從生理還是心理角度來說都是這樣。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36氪》,作者:aiko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