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頂著臺大電機博士與交大電機碩士亮麗學位的張騰文與陳思瑋,畢業後在工研院服研發替代役,前後待過雲端中心與服務科技中心,以雲端及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等技術為主要研究範圍,累積不少研發實力。
張騰文回憶,當時雖然知道這些新興技術是未來趨勢,但因為兩人都沒有實務經驗,只能不斷摸索,從錯誤中學習。直到遇到宅妝創辦人李鐘彬,雙方深談後發現VR應用在不動產、設計及家具產業大有可為,同時對於利用嶄新技術協助臺灣產業升級理念不謀而合,因此展開合作計畫。
運用VR與AR技術,解決房仲與家具業者的「痛點」
宅妝原本是間傳統室內設計公司,在張騰文與陳思瑋兩位生力軍加入後,逐漸從實體朝著數位虛擬方向轉型,之後更找來交大資工所畢業的陳毅承負責多媒體視覺設計,並在2014年將公司改名為iStaging(數位宅妝),將VR與AR技術導入房仲與居家設計領域。
「VR、AR不只是技術,可為傳統產業帶來不一樣的革新機會!」數位宅妝技術長張騰文語帶興奮地表示,他們當初花了很多時間研究什麼是業者最需要解決的「痛點」,結果發現家具業者最怕就是多餘庫存,消費者逛家具店時,現場能展示出來的可能還不到1%,高達99%都堆在倉庫中無法陳列,而房仲業者則苦於時空條件的限制,好比說美國東岸客人想看西岸的房子,就相當不方便。
為此,數位宅妝首創結合AR、VR及2D轉3D技術,跟房仲業者合作推出虛擬實境看屋服務,讓地產建商可利用雲端平臺向消費者介紹房產資訊,將傳統房產銷售升級至電子商務,並開發出採用創新科技虛實空間整合概念的APP,提供家具商與設計師線上虛擬展示空間,使用者可透過該款應用程式,輕鬆瀏覽各種風格裝潢及來自全球各地的家具,身歷其境感受3D居家空間,找到喜歡的設計風格。
「我們的商業模式可說是『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數位宅妝研發總監陳思瑋巧妙地比喻,房地產建商、仲介、家具及室內設計師為同一個產業生態鏈,數位宅妝的技術媒合了這個需求,提供建商建案賞屋、房仲看屋,和提供家具業者及設計師以VR與AR方式擺設室內家具等為核心服務,讓相互依存的四方可以在技術平臺上共享資源,目前國內已有七成的房仲業者與數位宅妝合作,並已在美、法、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皆設有據點,與當地代理商與品牌商合作。
貼近使用者需求,從B2B跨足B2C市場
除了受到業界肯定,數位宅妝也多次榮獲國際獎項,但看似風光的背後也經歷不少挫折,張騰文提及,VR、AR是很先進的領域,他們初期太專注在技術上,卻忽略了使用者體驗,例如曾經製作出一個展示預售屋的應用系統,示範給代銷業者看時,由於對方無法適應戴上頭盔的暈眩感,因而拒絕提案;也曾設計出需要定位圖等物件輔助的AR,也因為必須在現設置場景,相當耗費時間而作罷。
客戶的實際回饋,驅使數位宅妝不斷朝著貼近使用者需求改進,終於成功開發出不需要使用定位圖就能運作的AR技術,甚至進一步發現到市場上相當缺乏內容,因而推出「VR Cam」APP,讓一般消費者也可以自己創造VR內容,也開啟數位宅妝從B2B跨足B2C市場的契機。
一連串出色表現,讓外界看到這間新創公司的技術潛力無窮,除了國發基金、美商中經合集團基金陸續注資,更被「亞洲‧矽谷」計畫選為扶植團隊之一。數位宅妝從房產、設計及家具產業出發,下一步會開始應用在旅遊、教育等不同領域,同時將從內容平臺升級成開發整合套件,提供更多產業使用。
找到志同道合創業夥伴,經營保持彈性
挺過創業期間的風雨飄搖,這幾位七年級生對於新創團隊經營也頗有想法。張騰文認為,「新創一開始要專注在某個領域,不要覺得技術好就想用在所有地方,會分散力道,同時產品服務最好能以全球市場為主。」陳毅承提醒,保持經營彈性很重要,創業經常會遇到「現在這樣做很對,但沒多久就發現馬上得改,」這時,要有壯士斷腕的魄力,不能固守在原地。
「創業不可能單打獨鬥,身邊一定要有值得一同奮戰的團隊,若沒有並肩作戰的夥伴,很難撐下去。」陳思瑋提及,歡迎全台優秀青年人才加入數位宅妝,一起為臺灣科技未來打拚。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TYC 青年創世代 NO.8》,作者:唐祖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