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百年老銀行轉型有多難?新光銀行前身是誠泰商銀與聯信商銀,誠泰更早期還叫做台北艋舺信用合作社。若從1918年至今,新光銀累積不少老客戶,但這也正是他們的問題,客戶年齡層偏大,改變更不易。不過新光吳家二代吳欣儒,正慢慢導入創新元素改變保守氛圍。
編按:吳欣儒擔任新誠投資的法人代表,進入金控董事會;現為新光金副總經理,也任新光銀行董事。
延伸閱讀:老金控的數位轉型路,新光副總吳欣儒:歡迎新創團隊來找我
Q:新光銀的轉型思考中,是否有新創業者的角色?
A:其實第一次新創業者合作,是我主動去洽談的。2016年我參加了Appworks的Demo Day,看到台上的ShopBack在講現金回饋模式,當下覺得很有意思,所以很快就談好合作。我認為「新創公司能讓金融業有新的產業模式」,但金融業、銀行本身還是有很高的信任感,兩者可以互補。
Q:聽說你本身也是新創服務愛用者,未來有投資計畫嗎?
A:因為工作關係,我比較少有時間購物,所以家中的生鮮蔬果我會用honestbee代買,生活必需品上電商網站挑,如果去全球城市旅遊,則會選擇搭Uber。其實只要有不錯的新服務我都會想嘗試,不過目前新光並沒有打算主動投資新創公司,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這樣太慢了。我反而希望對FinTech有興趣的新創團隊可以直接來找我聊合作!
Q:新光銀行的數位金融特色為何?老客戶該怎麼辦?
A:許多年紀大的長輩,不太會用手機App或行動網銀,所以我們的數位金融發展得兼顧銀髮族,不能為了數位而數位。因此我們推出了可以手寫單據的電子寫字台,甚至在示範分行外裝設互動遊戲,這些都是新嘗試。新光金控從2015年成立數位金融小組後,銀行、人壽、證券主管都和資訊部門一起開會,並以「消費」、「繳費」、「理財」三種型態為開發目標。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